如果金融危机爆发了,我们应该怎么办?(五)

第四篇文章里的视频插入错了,并不是我想要的吃烩面的那个,但并不碍事...

也是能说明民智空前这个现象的。

总之视频里的那大爷都意识到了,这年头老百姓也得懂点经济学原理和周期,而且不能只看中国人写的书,还要看美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们写的书,这会提供不同的视角。包括降息加息、资产涨价啥的,讲的可谓头头是道~

其实相对宏观大局,我更喜欢研究微观,也就是落在上市公司本身。

不过你可以不关注宏观、不去预测、不去猜涨跌,但基本原理还是得懂滴~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如果爆发了金融危机,我们要如何应对?

答案毫无疑问:那肯定是得先活下来,再去考虑机遇不机遇的问题了...


这是一个偏策略的文章,在正式开始之前,爱姐得先做个声明啊,我说的只是个观点。

什么叫做观点呢?

观点就是基于我当下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可见它不一定是对的,全当是给大家一个参考啊。

我认为未来整体的大趋势是长期向好的,但这过程并不是坦途,就像我们前面梳理美股的13次股灾,每次过了前高之后,都会有一次大麻烦。而一次大麻烦之后,往往又意味着一次巨大的机会。

那么如何应对“危机”带来的波动呢?

在危机到来的时候,如何确保自己能活下来?

第一步:先看看自己的资产和负债,尤其是固定资产的剩余贷款年限(比如房贷、车贷)

第二步:然后看看自己收入以及预期

第三步:检查自己以及直系亲属身体状况以及潜在的未来花销

第四步:估算自己能接受的投资额度有多少

第五步:寻找机遇(这块我打算公开自己的基金持仓比例)

你会发现,从上至下五步走,其实是相当于给自己的家庭财务做了一次体检。

有多大锅下多大米,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不要当 着韭菜却想着为国护盘,富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家庭资产配置问题在未来一定成为一个潮流,无脑买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在未来,家庭资源的配置将会跟个人综合投资方式挂钩。

每代人有每代人的机会,过去几十年的机会在房市,未来的机会在资产配置,大概率在金融资产。这里的金融资产配置不仅仅是不同行业的股票持仓,也不仅仅是债券、基金、股票、黄金的品种,也可以是A股、港股、美股不同的资本市场。

很多没有投资经验和投资认知的小白们,建议只去碰最稳妥的投资,像期权、期货、数字货币更不要去碰了...谨记投资的护身符——不懂不投

股权投资在众多投资工具中,长期来看,增值效果最好最快,但同时风险也不小,不要觉得自己看懂了K线、涨跌,然后在网上学了一点股票常识就开始操作,明明是凭运气赚了点小钱,就觉得会了、行了、股神了,最后靠实力亏了大钱。

投资是一种人性、信息获取的博弈。

对市场常怀敬畏之心是每个投资者必须具备的前提。

我们在前面梳理美股和A股历史股灾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一轮牛市的前提都是一轮熊市,每一轮熊市的前提都是一轮牛市,这意味着危机同时也是机遇。

那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来了,危机的时候什么最抗跌?未来的机遇在哪里?

跌看什么?

看优质资产价值,也就是我们说的核心资产。

比如,苹果再跌也不会比小米差。

除去不合理的估值,这些资产有本身的价值。

而且美国股市比欧洲以及其他股市要抗跌的多,而且就算跌的时候美国也可以自己印钱直接买股票拖住股价。

甚至在美国股价跌的比其他国家多的时候,他自己会跳出来打一架,让其他国家跌得比他还多,甚至在世界各国资产暴跌之时,直接买下这些资产,最厉害的是,人家是国际货币,可以自己去印钱买,然后收割全世界。

如果前面的五步你都照着做了,而且已经有一定可投资的额度,那这里给出两大策略参考。

策略一,金融资产(股票基金黄金)

篇幅有限,拿基金来举例子吧,顺带公布一下自己基金配置的持仓比例。

基金目前在我的投资品种里占比将近6成。

其中占比重最大的就是被动指数型基金,占比整个基金配置的70%

宽基指数大概占据55%:

比如跟踪沪深300指数的宽基指数,买宽基指数就是赌国运嘛,这个老生常谈了,而且是长期跑赢绝大部分主动型基金的,记住是“长期跑赢”,今天你跑赢,明天他跑赢,这个是不算的,买沪深300宽基主要就是看重了稳定性,要冒险的,那会有其他基金补充。

行业指数基金大概占据15%:

爱姐在第四部分讲过,未来纵使是危机到来,也不会再想08年那种百业萧条,一定会有行业奄奄一息,也一定会有行业欣欣向荣。更多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结构性行情。

那该选择什么行业更合适呢?

这个一定要看14.5规划,一定要去看这个文件和政策,一方面我们相应国家号召嘛,另一方面我们是在举全国之力在做这个事儿啊。

那有哪些行业呢?大家认真想想,什么叫做经济内循环?什么叫做拉动内需?什么叫做碳中和?什么叫做卡脖子?你要去思考这些问题的。

除了被动指数型基金,第二大块就是主动型基金,这个占比30%。

这个系列基金我曾在过往的写基金的文章里分享过,主要选择优秀的基金经理嘛。

以公募基金为例:

中国公募基金发展二十多年以来,一共有143家公募基金机构,共计1524位基金经理,基本上TOP20%的基金公司管理着80%的钱,TOP20%的基金经理管理着80%的钱,呈现明显的“二八效应”。

优秀的基金经理怎么选,筛选逻辑很简单:业绩牛!业绩一直牛!管理大规模资金还一直牛!

首先,业绩牛不牛!

15%的年化收益率是一个分水岭。

管理公募基金长期能实现15%是一个很牛的表现了,巴菲特老爷子的长期年化收益率也就21%,只是因为坚持了51年,然后就成了世界顶级富豪。

如果你现在有100万,按照稳定年化15%的复利增长,10年后本息是404.56万,20年后是1636.65万,30年后是6621.18万,基本财务自由了。

其次,业绩是不是一直牛!

投资是长跑,起跑的时候,大家可能差距不大,但跑得越久,差距就大了,真正能做到人中龙凤的就那么几个人而已。

真金只有经过火炼,才能看出成色。

那么这个“一直牛”有没有时间标准呢,爱姐的时间设定是在经历了两轮残酷的牛熊轮动之后,依然业绩出色。

A股最近两轮牛市,分别是2007年和2015年,也就是说,从业13年以上,2007年之前就开始担任基金经理了。

最后,管理大规模资金还一直牛!

读过三国的都知道,刘备自己带兵,1万以内几乎无敌,但是过了1万,常常一败涂地...组织管理能力跟不上了...刘邦也是同样的问题,10万以内的兵还算顺手,超过10万以上就容易瘫痪。而兵圣韩信则不一样,多多益善,给多少,带多少,而且带得非常顺手。

管理基金和打仗相差无异,你管理一个亿和管理一百亿是完全不一样的

于是经过层层筛选,我们找到经历过两轮的牛熊周期,而且还能取得15%年化的良好业绩、并且能够管理100亿以上资金规模的优秀基金经理,共计4个。

比如从业时间最长、年化收益最高,富国天惠的“朱帅”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了,15年就管理了一只基金,媒体上是这样评价的:颜值爆表、业绩爆表、低调到尘埃里。爱姐也是佩服得不行。

其实不管是选择主动型基金还是选股票,这里都有一个共性思维

那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抄作业”。

有人问,这作业能抄吗?

当然可以啊!

A股一共4218只公司,券商出具研报的也就1000+,你去亲自翻研报研究股票,这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为什么不让这种投资人和投资机构帮助我们做选择呢,我翻了一下各大顶级投资人的持仓,其实翻来覆去就那几十家公司里做选择,咱们就把它找出来嘛,很多人呢,其实就是懒,只想吃现成的。当然了,也会有勤快的,把这些持仓找出来了,找完就想立即买进,不巧就买在高位了,再好的资产贵了也会跌啊。

那我们正确的打开方式是什么呢?

是学习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

卓越投资者每一次仓位变化可能背后都蕴含复杂的投研思辨和巨大的投研费用,大佬几十亿上百亿真金白银砸出去的肯定是深思熟虑的。

他们为什么会去投这些公司,会去做这些调仓?

可能是因为基本面,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这些公司的产品啊软件啊,咱们就是不看财报也知道这是家好公司;

可能是因为未来趋势政策导向等等...

我们一定要找到背后的逻辑,不然尽管抄了作业,也会亏掉本金。

最好是什么时候买入呢?

爱姐告诉你,好资产要在犯错误的时候买入,换句话就是被错杀的时候。

策略二、买房

房子买在哪,和很多因素有关。

但,从保值增值的角度来看,我们肯定是希望——

自己房子上涨时超过别人;下跌时也跌得少。

升值速度跑过平均。

房价越来越分化。

不仅是不同城市在分化,即使同一城市,不同地带的房价也在分化。

其实买房也是遵循着核心资产逻辑。

最靠谱的就是跟着这个城市中高收入、处于上升期的新富人群走,选城市最有潜力的地方。再一次验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抄作业的思路。

生活事业处于上升期的新富人群,往往年轻,野心勃勃,精力满满,还在打拼。

自己拼不算,让孩子也要拼。

对于上升人群来说,越来越有钱,就越更追求生活品质。

对小区环境、人文素养、物业管理水平,会要求比较高;

热爱拼孩子、拼教育,聚居区更容易招揽来优质学校入驻;

家长们也千方百计的,去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维持住优质学区的名号。

人的流动是跟着产业走的。

新富人口的居住区,往往也是本城优质、新兴产业比较密集的地方。

而新兴产业更容易诞生年轻高薪人群。

这样的区域也是政府建设的重点——规划好、配套好。

潜在的接盘人群源源不断,房子流动性进一步提升。

你看,正向飞轮就出来了。

不管是股票基金这种金融资产还是房产,都是遵循着核心价值的逻辑

经济预测是哲学问题,有时就好像我们在谈论占星术一样。

最黑暗的时候往往孕育着黎明,最光明的时候往往孕育着黑暗。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就是周期,背后是人性的轮回。

但我们可以在变化中,探索不变的东西,比如人性和周期,比如微观企业的第二曲线,比如核心价值

经过长期经验的思考,不畏波动的长线持有优质公司是性价比最高的策略,东边不亮西边亮,组合配置里兼具高成长+低市盈率,卧倒。

只要经营质量没有重大变化,估值波动并不是放弃的理由。

每个人可动用的投资额度不一样导致对股票投资的心态也不一样,虽然这一波我也回撤了不少,但这是我交易系统内的一部分,我能接受。而且乐见其跌,因为好资产更便宜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