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名家评诗】(6)
【名家评大风歌诗友会第六期作品】
北疆哨兵
刘庆霖(北京)
口令传呼换哨回,虚惊寒鸟绕林飞。
秋山才褪军衣色,白雪先沾战士眉。
英子点评——此绝善于采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刻画了坚守岗位的北疆哨兵形象。起承表现换哨场景,以物衬人,未见其人而形象自出;转结以“才褪……先沾”顺承句式突出北疆哨兵不惧严寒的精神。作者善以蒙太奇的艺术手法,从“换哨回”至“寒鸟绕林”,从“秋山褪色”到“白雪沾眉”,巧妙转换镜头,并将最后的镜头定格,从而完成了人物的塑造。
庚子夏重开夜市有感
朱秦兵(山西)
十里辉煌夜市开,人间烟火竟归来。
当时我也街头坐,一米平方把梦裁。
英子点评——此绝布局合理,以两个时间段安排结构:前两句写当前,叙述庚子夏重开夜市之所见;后两句回忆当年自己在夜市里摆摊的情形,尤以结句出彩,小空间亦是孕育人生梦想之地,足见诗人坦荡乐观的情怀与态度。唯感以“十里辉煌”形容夜市环境稍微欠妥,次句的“竟”亦可酌。
桃林疏花女
王海娜(北京)
山前平谷鸟鸣春,有女攀梯近彩云。
挑剪枝头红粉梦,疏花人是爱花人。
英子点评——此绝句式灵动有致,前三句层层递进,因果相联:首句“鸟鸣春”暗示一种希望,一个梦幻;次句由景及人,虚实结合,“彩云”语意双关,喻为桃花,亦可喻为希望和梦幻,以虚写实,美感顿出。转句道出疏花女攀梯之所为,如何挑剪?未加明说,然通过结句可推知疏花女不舍得剪去枝头桃花的心理,但为了希望的果实不得不这样修剪。结句的表现手法虽然不是独创,却能表现此时疏花女的矛盾心理,以此心理间接表现疏花女的爱花情怀,从而突出疏花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如见其人。
旅途随吟
秦晓舟(山西)
伤感总归端午时,孤征最怕惹相思。
清风若解其中意,莫在案前翻楚辞。
英子点评——羁旅诗如何表现孤独情怀?此诗在转结翻出些许新意。作者反向化用“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之句,希望清风能够善解人意,切莫乱翻引人伤感的《楚辞》,回扣首句,结构浑然。但起承的“伤感”“相思”之意多有契合之处,可精简,首句读来亦有些不顺。
书 怀
徐晓晨(徐州)
少怀清梦老仍忙,唯独难弯硬脊梁。
赚得半生何处是,诗书一架立南墙。
英子点评:创新的手法不是单一的,如若难以在立意上独出心裁,就尽可能在语言或语式上求新。这类题材的立意大都表现对诗书的痴怀,要在“老生常谈”的话题中出新着实不易。前两句着眼于诗书之梦及书生风骨,后两句道出半生所得唯有诗书一架,从而表达了对诗书的热爱。全诗语浅情深,唯觉“老仍忙”过于口语化了。
秋登故乡山
蒋继辉(徐州)
谁挥风雨帚,天地扫无尘。
妆卸山山淡,根偎叶叶亲。
一声云外雁,几度梦中人。
捧起秋泉水,澄清味更纯。
英子点评——题目是内容的高度浓缩,此律紧扣题目,描绘了秋天雨后故乡山的特点,表达了对家乡的喜爱之情,自然淳朴。起笔见作者匠心,突出天地之“无尘”;颔联进而描绘卸妆后的故乡山;颈联借景抒情,由“云外雁”勾起对“梦中人”的思念,句式灵动有致;尾联借“秋泉水”抒发对故乡由衷的热爱。秋泉之味,正是家乡之味,清纯甜美。值得商榷的是,将“风雨”比作天地的大扫帚,虽然新奇,但美感不足。
翻阅父母旧相册
杨逸明(上海)
小房间里对孤灯,相册翻披泪不胜。
照上神情仍焕发,心中痛感总沈凝。
镜头已被阴阳隔,焦距空随岁月增。
生活往常诸细节,时时显影脑皮层。
英子点评——以大白话入诗而新意迭出,乃杨诗特色之一,此诗亦然。首联自然引入,以“泪不胜”定下情感基调;颔联突出看照片之真切感受,看到照上父母的神情仍然焕发出当年的风采,如见其人,内心的痛感更是沉甸甸的,挥之不去。颈联巧用“镜头”“焦距”之丰富含义,继续生发感慨,最为精警耐品:如今已是阴阳两隔,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越来越远。然而,“生活往常诸细节,时时显影脑皮层”,无法忘却的怀念尽在其中。作者以“显影脑皮层”的幽默寓真挚情怀,达到了“笑中含泪”的效果。幽默,不一定是给人带来笑声的,同样也会让痛楚加倍。
书怀兼唱和诗友
宋善岭(徐州)
世上炎凉已饱经,老来最喜是安宁。
才疏难有文兼武,命薄何求蓝出青。
为国为家也为己,忘忧忘我不忘形。
人生五味都尝遍,还怕谗言说与听。
英子点评——诗脉与文章线索一样重要,此律的脉络引线十分明晰,表达了自身对世间人事的感受及自我的认识。首联总起,点明“安宁”乃自身追求;颔联足见诗人谦逊之品格,亦见知足心态;颈联以互文形式呈现自我思想,“也为己”“不忘形”可见作者能够真实地面对自己;尾联总结,回扣首联,结构浑然一体。少夸饰,少雕琢,是此诗特色,抑或作者为人罢。然“饱经”与“尝遍”有些意重,且“人生五味都尝遍”这类熟语也要尽量避免。
平韵满江红·岳阳楼上
范诗银(北京)
水远天高,风吹去、芦雪荻尘。排踏过、韵声歌板,意气诗人。今夕相思忧与乐,当时绞断袖和巾。又冬阳、斜照半湖花,寒色新。 君山绿,斑竹痕。情可赋,梦招魂。剩流金缀晚,炫向三春。香草方生心一寸,长云已剪月双轮。把酒来,为我洗烟穹,倾玉樽。
英子点评——范词善以丰富的语言、娴熟的笔法和纵横的才情融注于一体,作者不仅善于根据表现内容选择恰当的词牌去写,而且合理安排结构,于岳阳楼上将所见、所感娓娓道来:上片由景开拍,呈现了一幅宏阔悠远的画面,进而由景及人,突出千古名篇《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的“忧乐”思想,“今夕相思忧与乐,当时绞断袖和巾”这一对句时空交错,思绪翩飞,再现范仲淹的政治生涯,最后以景歇拍,定位冬阳下的洞庭湖之景,为下片铺垫搭桥;过片转换视角,情景交融,尤以对句“香草方生心一寸,长云已剪月双轮”景中寓情最为耐品,含蓄地表现了范仲淹的志士节操和济世情怀,暗含无奈矣,并以“洗烟穹”作结,升华主题,表豁达人生观。流动的画面与流动的意识相互交织,意气词人之作也。
临江仙·重游西城峪村
王跃东
二十余年一瞬,重游两眼茫茫。曾经萦梦老村庄。有人来复去,没入栗在香。 欲走忽然停步,前行却又彷徨。桃源移到此山冈。清波犹可辨,再不识农房。
英子点评——此词以简淡的语言描述了重游西城峪村的所见所感,布局合理,不经意间足见作者匠心。开拍点明二十年后重游此地,并以来来去去的游人没入栗花香间接表现西城峪村之美景。过片以自我的犹豫不决之态再次侧面表现桃源般的景致。结拍看似毫不出奇,表现力偏弱,然以“再不识农房”突出此地的变化之大亦无不可。唯觉“桃源移到此山冈”过熟,能避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