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李秀成供词60年代才公开?专家称:若早公布,曾国藩恐遭灭族

子夜说史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的著名将领,也是在近代历史上极为有名的一位军事家,虽说出身贫苦,但是却凭借着自身的聪慧,在战场上一路摸爬滚打,凭借着一身的真本事,从一个无名的小卒成长为了一名率领众人的大将,有此真材实料,实属是令人钦佩!

李秀成出生于公元1823年,是广西梧州府藤县宁风乡五十七都长恭里新旺村人,家中向来是贫寒的,自是毫无出头之法,成日里靠着给大户人家当雇工来赚些钱糊口,虽说自家也有农业经营,但是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加上沉重的赋税,日子实在是艰难。当地的老百姓大都是如此,只可艰难度日。

李秀成的日子虽苦,但是因为自家舅舅就是那私塾的教书先生,倒也是借此良机读了些书,也识得些字,所以,也为其后来升官打下了些基础。一开始,加入“太平军”对于李秀成而言,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情,只要在军队中有出色的表现,那么,即便是出身寒门,依旧是可以有一显身手的机会,甚至是可以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在军中谋得些许职位,也算是有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公元1851年1月11日,在洪秀全的带领之下,“太平军队”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正式发起了起义,李秀成在同年八月加入队伍,自此开始了戎马之旅,后来一跃成为了洪秀全的“左膀右臂”。

“太平军”的气势着实之大,洪秀全的队伍不断地扩大,严重危机到了清朝政权的统治,当时,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曾国藩受命攻打“太平军”。在曾国藩的率领之下,湘军队伍大破“太平军”公元1864年3月份,在湘军的大肆包围之下,洪秀全及其军队被围困于南京城,形势极为地紧急,既没有外援,又没有充足的粮草,最后“太平军”的占据点也一一陷落于曾国藩之手。

公元1864年6月1日,太平军领袖洪秀全服毒而亡,但是这只是后世之人在清廷的记载中所归结出的答案。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洪秀全在当时身亡后秘不发丧,尸身一直被存于天王府中,后被曾国藩所带军队寻出,且被焚烧,挫骨扬灰 。不过,世人对于这个说法倒是颇为怀疑,直至上个世纪60年代,出自于洪秀全身边的重要人物——李秀成的供词手稿,才将当时洪秀全的真实死因揭露。

“此时大概三月将尾,四月将初之后,斯时我在东门城上,天王斯时已病甚重,四月二十一日而故”。

——李秀成供词摘录

由此可见,洪秀全当时真正的死因是因为疾病,并非是服毒。

那么,为何李秀全的手稿没有在 第一时间公之于众,而是在后世才被世人所知晓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在这一份手稿之中,有些内容 极为不适宜在当时公布,一旦公布,便会伤及其利益,而伤及的,正是曾国藩之利益。

李秀成在 自己的供词中提及,自己极为欣赏曾国藩之才能,甚至极为佩服曾国藩对满清朝堂之忠诚,还曾一度劝曾国藩自主称帝。这话一出口,那可是谋逆之大罪,谁也担当不起,曾国藩自是忠诚的,但是君心难测,加上当时把持着朝政大权的又是多疑的慈禧太后,若是被那些人瞧见了这些供词,那么曾国藩的忠君之心怕也是会被辜负了。为此,这份供词的手稿便也就“消失”了许多年,直到上个世纪才被人们发现。

曾国藩和对于自己的这位“劲敌”倒是有着三个“阶段性”的评价——

前期:狡诈百端。

后期:反复重沓,献谀乞怜,无非图延旦夕之一命。

死后:甚怜之。

由此可见,虽说这李秀成和曾国藩之间其实是有过相互欣赏的,只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终究是难以成为良友,倘若是换个时期,或许二人还能有些不好的交情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