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闽南人就在海外代购了?

在交通不便、通讯落后的一百多年前,闽南华侨先辈们通过“侨批”才能与亲眷保持联系,往家乡传递平安音信,托寄血汗钱物。这一周周历正面图为厦门中山路,这条街上的第一栋建筑便是专为海外华侨办理家属汇款业务的银行机构——华侨银行,其萌芽于1877年在厦门设立的“批馆”。

  3月第四周  

下南洋的华人到底有多难?一封侨批内夹的一纸诗笺中给出了解答。一个醒目的“难”字精准地概括了华人出洋打工的艰辛,上书的一首七言绝句更是写尽了对家乡的思念。

迢递客乡去路遥,

断肠暮暮复今朝。

风光梓里成虚梦,

惆怅何时始得消。

印度尼西亚陈君瑞寄给潮州侨属的侨批 ©网络

互联网时代,我们使用电话或微信等社交通讯软件,就可以与异国他乡的亲友随时随地聊天,汇款也能通过银行、支付宝等瞬间到达。但在一百年前,海外的闽南华侨要与家乡亲人联系却只能通过一封薄批实现。

19世纪下半叶,在英国、荷兰殖民统治下的南洋,因各种开发建设急需大量劳动力,为鼓励华工到来,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赠送耕地、安排住所等。这些政策吸引了不少因战乱而生活困苦的东南、华南沿海地区的民众迁居南洋谋生。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承认华工出国合法,迎来了下南洋的新高潮。据统计,鸦片战争前后移民南洋的华人高达数百万,闽南人便是其中的一支主力军。

《南洋群岛新地图》局部 ©网络

越过险恶重洋,华人安全到达了东南亚,却发现无从传递音信,赚了钱也很难寄回去,又该如何赡养国内亲眷?“侨批”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

“侨批”出现于清朝末年,这一名称来自闽南语,闽南及潮汕地区称信为“批(闽南话读作[pʰue1])”,是海外谋生的华侨寄给眷属的家书和汇款凭证的合称。民国元年前多称“番批”或“银信”,之后才改称“侨批”。国内的父老乡亲、妻子儿女收到南洋寄来的信款,都要及时回信,漳州、泉州、潮汕等地将此称为“回批”,这样侨批的流程才算结束。

侨批最初由往来于南洋的水手、商人、同乡熟人帮忙递送。据资料,乾隆年间出现了专门替人携带侨批回乡的职业投递人,这些人被叫做“水客”,潮汕称为“溜粗水”,四邑称为“巡城马”,漳州、厦门、泉州等地称为“客头”。“水客”其实就是船上的小商贩,他们从国内带去丝绸、茶叶、瓷器等到国外出售,再从国外带回香料等贩卖,以获取厚利,俗称“走水”。

“水客”时代,“水客”为华侨带钱带物的经营是一条龙服务。华侨在海外直接购物,委托“水客”带回家乡,这就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海外代购”。 1900年厦门已有邮轮行走南洋各埠,为“水客”的往返提供便利,从事“水客”职业的人数大增。清光绪年间,仅闽南数县的“客头”就有上千个。

早期侨批往往通过相熟的同乡水客带回国内,除了寄钱还可附寄物品(布匹、衣饰、食品等)©中国国家地理

“水客”侨批封中除了银元外,附寄的物品各式各样,有洋布、洋缎、椰油、玻璃瓶、鞋拖、日本扇、金玳瑁梳、大影镜、芽柄刀、正白铜汤匙、铜锁、雪文等生活用品和具有异域风格的艺术品。

迄至清末,银行、邮政局等机构尚未设立或仍不完善,代送侨批信款便先由这些“水客”办理,进而由“批郊(从事侨批递送的行郊)”代理,派人分发,从而开启了侨批业的源头。

闽南华侨的家信里都写了些什么呢?当时出洋的华人绝大多数是男子,而且大部分是为了养家糊口才远走他乡。他们长年生活在异域,对在家乡父母长辈的孝敬之情、对夫妻的思念之情、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对祖国家乡的眷恋之情,也只能通过侨批来传递,或禀报或互相倾诉或教导或抒发。

· 侨批承载着闽南华侨的情感记忆

浪迹海外的闽南华侨具有赡家传统,侨批书信里面渗透着他们与家乡眷属的一片温情。有些侨批的寄收时间是在战争时期,颇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意味,并且透露了当时的时政信息。

1940年7月,沙捞越华侨刘甫盈讲述战争致米粮短缺物价高企,言及按月汇款以解家庭困苦 ©福建侨联

据沙捞越古晋华侨刘甫盈致福建南安的侨批,信中提及受战争影响,交通阻断,船只不能通行,米粮短少,家庭生活困难等,真实地反映了上世纪40年代的战乱情况。他还在信中安慰家人共度难关,强调自己有把握按项逐月付寄,请居家放心,尽管生活困难,但务必要让小孩读书,“以免日后成于废人”。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刘甫盈十分重视教育,对于家庭生活的安排很是细致。

· 侨批记录着闽南华侨的移民轨迹

闽南地区广大民众下南洋的地域主要包括现今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等国。晋江、石狮人以南下菲律宾为主,永春人以南下新加坡、马来西亚为主。从现存的侨批资料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关于当时闽南华侨下南洋的路线,得以还原他们的行进轨迹。

福建民众沿着海丝之路移民南洋分布图 ©《泉州侨批档案——世界记忆遗产》)

据丙午年腊月初五(1907年1月18日)菲律宾华侨黄开物寄家乡锦宅社美头角(当时属泉州府同安县,今属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锦宅村)妻儿的侨批内信写有:“自去月廿三晚在厦起程,至廿四早到汕,廿五早到香,在香本月初二搭大名船前往,至初五日二点钟抵垊,水途平安。”该批信详细记载了黄开物下南洋的路线,即从锦宅经厦门、汕头、香港中转,南往马尼拉,路程12天。

左为1907年1月菲律宾寄同安锦宅侨批,右为1937年2月马来亚林茂坡寄德化丁墘乡侨批 ©福建侨联

而1937年2月马来亚林茂坡李焕月寄德化丁墘乡陈和衷先生收的侨批则记载了李焕月首次下南洋马来亚的行程,从元月初九从德化家乡出发,经永春、南安洪濑、厦门港口搭轮船,途经新加坡中转,至二月十二日到达目的地马来亚林茂,历时34天。

· 侨批凝结着闽南华侨的爱国情怀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很多往来的侨批里都流露出海外赤子的爱国情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少闽南侨批笺中印有“航空救国”,邮戳盖上“抵制日货”“救国公债”等抗日内容。

1932年11月21日菲律宾马尼拉寄往福建晋江的侨批,背面盖有“抵制日货 坚持到底 卧薪尝胆 誓雪国耻”抗日宣传戳©朝阳侨界

除此之外,闽南华侨还积极筹集资金支援祖国抗战。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怡朗报国会积极组织当地华侨筹款,拟用于购买抗战飞机,这一史实在1932年4月菲律宾怡朗杨文焕寄南安玄西侨批上得到了验证。该侨批围绕淞沪抗战,讲述了菲律宾怡朗报国会对于捐款办事十分认真,提到所筹款项“暂为买飞船(即飞机)之需”。1937年8月17日,中华民国政府电告全国发行“救国公债”,得到了海外华侨的积极响应,有闽南华侨通过侨批托国内的亲朋好友购买了“救国公债”。从这些侨批足以感受到闽南华侨的拳拳爱国心。

厦门成为通商口岸之后,参与“过番邦(下南洋)”大军的闽南人也愈来愈多。在当时,有无数如同黄开物、李焕月一样的东南沿海民众在青年时期背井离乡,通过厦门港漂洋过海到达东南亚。厦门由此成为了水客的必经之地和闽南侨批的中转中心。

至1891年12月,经厦门接收发送来自海峡、泰国、西贡、马尼拉和其他外国口岸银信业务的“批郊”就有8家,其中就有著名的新加坡“客头”郭有品的“天一批郊”,1892年改称"天一信局"。

不同时期东南亚华侨寄到厦门的侨批 ©福建侨联

随着海外交通的完善与海外移民规模的扩大,邮政、银行汇兑业的产生和发展,一些较富裕的“水客”或侨商便创办了民信局(也称“批馆”“信局”“侨信局”“批信局”“侨批局”,因时因地而异)。厦门早期水客自设的机构有黄日兴(1877年)和天一信局(1892年)。厦门民信局经营得颇成功,其特殊业务是处理来往于海峡和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汇款。据《厦门金融志》记载,1936年厦门登记营业的民信局达84家,占全省同期数量的76.36%(未领执照营业者未统计在内)。

民国华侨银行有限公司(厦门分行)汇款票据 ©华侨博物馆

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办信局倒闭风险增大,作为厦门中山路上第一栋建筑的华侨银行日益成为厦门侨批业中代收外埠票款、解付侨汇的重要机构。现今大量相关票据的留存也反映了当时华侨银行侨汇业务的鼎盛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侨批业逐渐开始纳入公营归属国家银行管理。1979年厦门侨批业全部归入中国银行,至此,国内私营侨批业终结。从最初的水客递送到侨批局再到银行接管,侨批业几番流转,经历了兴起、繁荣、衰落直至消亡的过程。而华侨银行作为其中的一环,也成为了厦门近代金融史与闽南侨批业的见证。

当周背面是一句谚语“解生得囝身,袂生得囝心”,意为子女的思想不以父母的意志为转移。扫一扫,来听听这句饱含古早智慧的闽南语谚语。

 参考文献 

[1]张行. 近代以来闽南侨批业发展史(1871-1958)[D]. 2011.

[2]吴鸿丽, WUHong-li. 近代闽南"侨批"文化中的水客[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5(5):10-14.

[3]王雪玲. 侨批——华侨侨眷的情感纽带[J]. 文物世界, 2008, 000(003):66-68.

[4]焦建华. 近代国家与市场关系的一个例证分析——以福建侨批业市场与政府邮政竞争为例[J]. 中国经济问题, 2007, 000(006):73-77.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本周话题 

你给家人好友写过书信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我们将从中精选出若干则留言

赠送 说闽周历礼盒 手绘红包套装 

百年前的厦门话和现在不一样?

他日重逢,可否再共唱一曲《爱拼才会赢》?

文稿&排版:床头白月光

周历设计:伪养狗大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