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葬改火葬,是把人当作垃圾”,你怎么看北大教授的观点呢?

艺述史官方原创

韩国导演李沧东的小说《火与灰》中写过这么一段故事,主人公的幼子因为意外丧生,他和妻子将儿子的骨灰撒在了某一处江心。在儿子忌日时想要回到撒骨灰的地方,却发现记忆已经模糊,也没有船可以将自己送达江心。读到这一段我想起,其实韩国的丧葬文化和我国的非常相似,都是受到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要经过招魂下葬等许多程序,不过近些年,他们不仅推行火葬,而且鼓励家人不保留骨灰,于是就有了我提到的将骨灰洒向江水的画面。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这样的丧葬仪式呢?我国现行的殡葬规定也是要求实行火葬,但很多人心理上觉得,更希望回到以前,毕竟我国自古讲究“入土为安”。刚好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讨论,有一位北大教授认为应该恢复土葬,说“土葬改火葬,是把人当做垃圾来焚烧处理”,我想这个说法戳中了很多人的心窝吧?

确实,像《周礼》中就表示:“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我国古代重视的丧葬文化也被认为是和“仁”与“孝”挂钩,认为“孝子事死如生”。

其实火葬呢也并非现代的产物,意外吗?早在宋朝时期,我国就因为“地窄人多,不能遍葬,相率焚烧,名曰火葬”,在当时也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因为这种行为在古代被看做是“戮”,可以说是挫骨扬灰,因此有规定说擅自焚烧棺椁就要流放三千里,要是烧尸体,那就绞刑,之所以这么严,当然是因为火葬对于传统礼制造成了太大的冲击,因此当时火葬败给了礼制。

那直到千年后的现代社会,礼制观念已经渐渐淡泊,但是“入土为安”这种的这种传统思想却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我查到的一些国家,他们的做法是以庙宇或者骨灰放置架来安放亡者,那还有一些比较有意义的做法,比如将骨灰盒混凝土混合,制作成人工珊瑚,沉进海底,也算是对自然环境的“绿色”回馈。

那我想,其实儒家对于丧葬仪式的重视,是人们想要超越死亡的一种体现,土葬与火葬之间,也并不仅仅是风俗问题,而是随着世界观、价值观、甚至伦理观而改变的,那么我想,更现实的是在传统的丧葬文化与现实的资源和生态问题去寻找一个平衡点。最后还是问问大家,火葬和土葬,你更接受哪一个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