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杏花村志》对名村志编纂的借鉴

如何考证

“地方志质量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根基所在,活力所在,价值所在。”③名村志是一个村地情的综合载体,承载着一个村的历史和智慧,客观真实地记述本村历史和现状,是村志价值所在。存真求实是确保名村志质量的根本,也是编纂者的第一要务。“地方志是严肃的、科学的资料书。”④要以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精神,通过书证、物证和人证,在记述中核准每一个时间、地点、姓名、数字,防止疏漏和错误。《杏花村志》以附、按、注和自注等多种形式对文字记述进行考证。

第一,要以旧志为基础。清代考据之风盛行,治学态度严谨。“清人在研经治史中对方志进行了大量考证,对前代著述纠谬补阙,更是不胜枚举。”⑤在此历史和现实双重重视考证的大环境下,《杏花村志》可谓考证全面细致。郎遂多方收集关于杏花村的古籍文献,考据书目104种,其中方志15种、舆地书籍4种。

方志类包括《一统志》《名胜志》《池州府旧志》《池州府新志》《贵池县旧志》《贵池县新志》《饶州府志》《徽州府志》《扬州府志》《安庆府志》《齐云志》《九华山志》《齐山志》《庐山志》《庐江志》等。《杏花村志》中记述回澜庵:“在杜坞,濒湖。按:《郡邑志》皆称潜修庵,诗僧通粲尝居之。”⑥可见,郎遂参考能收集到的各种府州县志,考证回澜庵现实称呼同文献不一致的地方。“王崇在其序言中即提及宋王伯大志、明正统间叶恩志、成化间常显志、弘志间陈良器志,以及现存最早的正德何绍正志。郎遂所纂之《杏花村志》,正是在这些前代旧志的基础上考据征信而成。”

第二,要引经援史。南宋赵不悔修、罗愿纂《新安志》10卷,向来被视为精品佳志。罗愿为编纂此书,遍考前代图经、地记,“间阅前史及国典,并杂家稗说”,还“益访故老,求遗事”①。有前代近邻佳志为榜样,《杏花村志》更是后浪推前浪。

《杏花村志》前列104种考据书目中,诗文66种、方志15种、历史9种、家谱和杂记各5种、掌故2种、家教和地理各1种,历史类就有《唐书》《南唐书》《宋史》《元史》《通鉴纲目》《通鉴》《文献通考》《从亡列传》《廿一史目例异同》,可见其取材之广泛,引经援史,考证有据。如郎遂在记述方谟的《重建昭明太子殿碑记》后写到:“按:昭明庙中诰敕,旧藏于祝周氏,当方太史作记时犹存也。迨其后,周氏居不戒于火,无有矣。则记所云崇宁大观中封显灵侯加昭德公,南渡后又封英济王,加忠显,加广利,又加灵佑,详哉!其及之于文孝之称,亦第云宋加之而已,不详所始矣。吴氏《耳湿湿集》所为据马贵与《文献通考》,而书于宋封两制后也。郡守叶公顾以神所致木自建府署,而乃更募以事此者,何哉?”②

第三,要实物质证。《杏花村志》不仅重视文献考证,也重视实物质证。“凡诗文之有涉于村作者,不尽皆身历也,采其言以备稽考。”并称:“诗文所采于郡乘、碑刻,及历代名人遗集为多,余者则或搜取所征致也。怀饼以询故老,予时有之。”《杏花村志·凡例》中指出,“凡名胜、建置,以及人物、艺文,一有所得即散录注一箧,越数载不下数百纸,始贻书牛岗深处商榷定例,而后起稿;稿凡数易,而后成书”。

综观全志,可谓“确查慎采,考据详明,无缺无滥,真实可信”。《杏花村志》在杜旬鹤《和友人见题山居水阁八韵》后写到:“注:顺治间,杜坞掘地者尝得古砖,上有唐朝年号,此山居水阁即杜坞别业无疑。按:诗中第三四联必是彦之登第后后亲家居,后奉命赴京,有故人过访留宿,有赠而和之也。”③

第四,多听取村民意见。尊重历史,忠于史实,是地方志流传千年的基本特征之一。编纂名村志的过程中,除了要通过书证物证进行考证外,还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研讨会、评议会、恳谈会、认证会,组织记述者和被记述者集中发表意见,广泛听取村民意见。现在绝大多数村庄都还没有建立档案,编纂村志所需相当一部分资料只能从相关人员的记忆、口述中获得,许多内容都没有准确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等信息,需要编纂者设法进行寻访与考证。

郎遂修志面临的情况比今天还要困难,但是,郎遂历经11年,约请参与考订的各州府文人学士102人,“凡夫缙绅韦布,无不咨询;巷议街谈,无不茹纳”。如果只记述不考证,其价值便大打折扣。“当其执笔者不过取旧集而缮录之,妄有所增益,数月而集成,署其端曰'某年某官鉴定’,要名焉已耳。以是为志,何以昭信而垂后耶?”④由于村志编纂的特殊性,其资料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回忆和口述历史,因年代久远,记忆模糊,加上村民文化程度低,作风粗犷,他们提供的资料在时间、地点、人物、数据等方面准确度上可能会有误差,如不考证核实,很可能以讹传讹。

如何体现特色

名村志不仅内容要全面客观、准确翔实,篇目要科学分类、合理安排,还应适当张扬个性,彰显特色。名村志出版后不能给人感觉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在内容上要尽可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编纂名村志要充分考虑名村的定位和特点,深层次挖掘本地名优特产、名胜古迹、规模产业、资源优势、人文胜迹等资料,力求编出灵气和特色,记下名村的根与魂。

首先,应图文并茂。一部好的名村志离不开图照的使用。图照形象、直观,很多事物用文字不易记述,使用图照却很容易说清楚。“《杏花村志》图文并茂,卷一有青浦画家钱又选绘《杏花村图》《小杜行春图》和杏花村十二景图,每图左又附一件古代文物工笔画图,共计26幅山水、文物工笔图画。”①村志初成,诸多名人雅士称赞尤佳。胡舜夫在征得郎遂同意后,在金陵刊刻标明贵池郎赵客纂《杏花村志》十竹斋刻本,对外发兑。

很快就有苏州人尤侗、奉天人张思奇、北直大兴人思庶等8人题诗14首,赞誉《杏花村志》,使得《杏花村志》的影响不断扩大。现在是信息社会,也是一个读图时代,图片的作用比以往更加重要。它可以较为准确地进行视觉传播,既吸引眼球、一目了然,又生动活泼、具体形象。人们可以从村志图片的不同颜色,外部结构的高低、长短、薄厚、粗细、方圆等特征了解事物面貌,从而通过现象,了解特点,抓住事物的本质。

其次,应显物尊人。记事既要见物,也要见人,历史是人创造的,事物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杏花村志》“记载了稀罕的当地文物样图。卷之一图画中提供的文物有石镜、香奁、石钟、青琅玕、贝业、玉壶冰、竹册、尊胜钟、晋钱、三台石、铜圭、泄螭菏瓶、周雷柄铎。上述文物虽难现于世或多不可考,但为后世保存了活灵活现的实物图样和一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物信息,也为我们研究当时或更早些时候杏花村的历史沿革和遗闻轶事提供了难得一见的第一手资料”②。

“志以诗为文,以词赋结记志其山水,志其人文、行业、经术及古名贤巨公、幽贞节烈之奇,冰雪风霆漂摇变幻之际,无不志也。”③《杏花村志》对户籍记载特别详细,使用明清时期的户籍资料,详细记述了郎氏族系。“凡郡邑人物,志各从其科。今村志中统名'人物’,似为包举。凡生于斯、宦于斯以及游于斯者,只论人有足传,各立小传,生平出处,约略可知。惟近代词人,仅于题咏姓氏下略著爵里。味其诗,想见其人,一吟一咏,庶几旦暮遇之。”④对此,清时褒贬不一,但这对于研究人口变动和社会发展,乃至撰修族谱,无疑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

《白沙村志》就把家庭世系入志,既丰富了村志内容,又成为村志最大亮点之一。“如今,一个村便是一个家庭分支的居住地,或几个不同家族成员的杂居地。名村志编纂为集中记述人物,还可专设家族世系。”⑤名村志编纂在记人上要做到广泛性、代表性、科学性相统一,充分体现人的主体地位,全面反映人的主体形象,在农业生产、副业生产、非公经济等方面组织领导者,能工巧匠,乐于助人的代表人物,在外工作有成绩者,对村庄发展起重要作用和作出贡献的人物有可记之处的都要记载。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迁,也是体现特色的有力抓手。

第三,重视语言习俗。名村志编纂要准确把握村志的特点,语言和习俗都是亮点。像信仰习俗、交通习俗、农业习俗、职业习俗的承袭和演变,时代特色浓郁。语言表述最能凸显乡土风情和地域特色,名村志记述可以在坚持语体文的前提下,适当选用当地方言,包括谚语和谜语,甚至是劳动号子。“乡村社会的变迁,始终是中国历史变迁的主体内容,这不仅因为在区位结构中乡村占据绝对多数,而且因为乡村的生活模式和文化传统在更深的层次上代表了中国历史的传统。不论是编出名志,还是合格志书,无不是突出了地方特色。”①

《杏花村志》中“传奇”“杂记”颇具地方特色。如传奇收录人王尔纲的杂剧《杏村醉雨》,剧中人杜牧春日出游,在杏花盛开的村庄与牧童、舟子、酒保吟歌对话,方言浓郁,既细腻唯美,又特色鲜明。又如用谚语记述池州城内长时间只有四大姓氏时,“池谚称'郎王许戴’,谓贵池在城,历唐宋元,明初入版籍,只四姓”②。2012年出版的《白沙村志》方言土语节收本地口语音系字词1094条,注音采用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两种形式。名村志编纂中,应把握好饮食、衣着、发型、手饰、住宅、用具等生活习俗,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习俗,以及生育习俗、婚嫁习俗、做寿习俗、殡葬习俗、分家习俗等浓郁的地方特色。

第四,可适当升格。对个别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事物可以升级排列记述,这已经得到方志界普遍认同。名村志编纂可以把特色事物突破原有的层次人为升格,使其在整个篇目中凸显出来。“要鼓励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善于变革方志体例。”③名村志要突出村域要素,反映村域内自然风光、特色物产、主导产业、文化成果等。有代表性的、与众不同的重要内容,就要采用升格的办法凸现出来,让人们一看篇目就知道是这个村,而不是别的村。

《杏花村志》题咏最多,卷5至卷8为诗词歌赋,约占全志四成。其卷5为七言绝句诗;卷6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卷7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卷8为五言排律诗、七言排律诗、五言绝句诗和词赋。连同卷2“古迹、建置”中的附诗在内,共收历代各地文人雅士423人次、题诗541首,还有6人填词6首,3人作赋3篇。

诸多题咏中,诗题中含有杏花村三字的有154题,直接以杏花村三字为题的就有32首。《杏花村志》卷11传奇只收录了王尔纲的《杏村醉酒》,却给了2100字的分量。“这些正是杏花村作为历史名村的价值体现。大量记载名胜与题咏,也成为本志的最大特点。”④

《杏花村志》开编纂村志之先河,成为唯一收入《四库全书》的村志。为村存史,以志为证,既保存了记忆,留住了文化,也使得杏花村声誉鹊起,得正宗之名。每个村庄都是一部历史,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和内涵,每一个村庄的变迁,都印证着一个时代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

在日益重视文化,倡修地方志的今天,在乡村快速变化的时代,编纂名村志,全方位记录名村的历史和现状,记载根脉,记住乡愁,对《杏花村志》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 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

(原文:中国知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