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冯士杰人物分析
电视剧《天道》由豆豆的长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改变而成,很多人把眼光瞄准了丁元英和韩楚风,希望通过学习他们的“思维”逆天改命,也学习肖亚文努力沉淀自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但是不能忽视的是绝大多数人是成不了“高人”的,我们只是平常人,可以参照的“参照物”是叶晓明、冯士杰、刘冰。
冯士杰也聪明,但是他不抖机灵,他知道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戏谑”,也知道聪明容易被聪明误,冯士杰的悟性和慧根都不行,但是他厚道,他做人有良心,会反思,更会有羞愧感和愧疚感,其实三人退股对于冯士杰自己内心的考验是最大的,因为他很清楚自己“背叛”了自己做人的原则。
冯士杰可以说是王庙村第一个走出大山的人,靠着自己的努力,实际上王庙村“小康生活”的典范,因为不仅有自己的生意,还有一辆车,与王庙村其他的单身汉来说,冯士杰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老实说冯士杰优秀是不仅想着自己,确确实实想给王庙村做些事情,找丁元英,给丁元英下套,都是为了让高人指路,指出一条改变命运的路,随着格律诗音响生意的越来越好,农民也慢慢适应市场生存观念,学会通过“代加工”参与到商品社会中去。
“冯士杰”的良知是违背契约精神,和仁义道德之后的最后一根红线,那就是王庙村的生产体系,他想要留着,想着无数格律诗诉讼输赢都破坏不了好不容易建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况且这是一个除了“种地”以外的“副业”。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冯士杰的行为保护了他的既得利益,虽然退股了,但是心并没有离开,反而期待格律诗胜诉,保留革命果实。
“冯士杰”一路走来都是靠着自己一路披荆斩棘,历经艰难险阻,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所以他很清楚改变命运有多难,不仅因为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而是不管有没有钱,都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不争而争,水善万物而不争。
冯士杰的“担当”体现在给“王庙村”留住“希望”个人得失在集体面前重要性是第二位的,也许冯士杰退股,他损失降到最低,他愿意为村民背负一些风险,因为他知道,村民一点风险承受能力都没有,况且;他作为村民的主心骨,坚决不能损坏自己在村民心中的“光辉形象”。
即使王庙村代加工赚的钱是“毛毛雨”,但是意义不在这里,而在于这是另一条改变命运的路,难道王庙村不知道这么干对身体不好吗?他们很青春,所以拼命的赚钱,仅仅只是为人生活更好一点,多赚一点钱,这样意味着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条件,给自己生活提高一个“档次”。
冯士杰的高明之处是不和聪明人比聪明,有点田忌赛马的智慧,因为他不傻,不会在关公面前耍大刀,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不和叶晓明争老大,不和刘冰争股份,因为他知道争没有用,显然他抓住王庙村扶贫的“命根子”一为了保护“有生力量”再者保护自己“既得利益”。
冯士杰能够重新爬回“井沿儿”不是因为他聪明,也不是因为他憨厚,而是他没有选择不择手段,他知道丁元英的本事是他够不到的天花板,他也知道就他严重的的钱,在丁元英这里是唾手可得的存在,在饭局上他亲眼见到丁元英指定股票让欧阳雪交易,也看到丁元英的头是不容易被别人压下来的存在。
这一点说明,叶晓明退股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叶晓明他不想得罪人,是个老好人,他很敬重林雨峰,而且确实早期因为创业阶段代理乐圣给他带来收益,本着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理念,他不认同丁元英挑起事端,也存在一个管理者最大的忌讳,就是老有人支配他的一切,这种感觉就像命运抓在别人手中,非常的不舒服,如鲠在喉。
“冯士杰”离现实最近,丁元英的高明触碰不到。冯士杰、叶晓明、刘冰式的人格在现实中一抓一大把,但是冯士杰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别抓虚无缥缈的东西,主抓安身立命之本。
冯士杰把弱势文化中强的部分找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准确地说,冯士杰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命运和王庙村同气连枝,也知道落叶归根,而且他精神的魂就在王庙村,很多人都很清楚,村子在穷,不可能饿死人,村子也是大家的“避风塘”。
退出扶贫和市场,村子是村民赖以生存的环境,几千年来,村落形成了固定的文化和风俗,这样的风俗让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我们虽然离乡十万八千里,但我们也有“乡愁”。
冯士杰的本份,老实和憨厚,让冯士杰愿意站到绝大多数王庙村村民的利益这个角度思考问题,人都很自私,这是天性,但是我们需要抗争的就是这个天性,冯士杰不自私吗?,他也自私,但是他有个度,这个度是不牺牲别人利益,尤其王庙村村民的利益,因为他知道自己有“退路”王庙村村民“无路可退”。
生活的意义在于我们寻找,冯士杰找到的意义是守护,守护别人的幸福他很幸福,他愿意替绝大多数王庙村的村民承担有限风险,也愿意成为格律诗和王庙村之间的纽带,他很清楚像王庙村的村子多如牛毛,丁元英扶贫也不仅有一个“王庙村”可扶。
我们学不来丁元英和韩楚风,学不来智玄大师和周建华,我们可以学习冯士杰、叶晓明、刘冰,我们要有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思变,学会转化思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变自己生活现状,一点一点的让生活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