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 || 两棵大枣树(散文诗)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两棵大枣树(散文诗)
作者:久歌 朗诵:寒暖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人们常说,中年,是个怀旧的年龄。
我也不例外。——小时候的那些事,
仍然印记在我的脑海里。
其中,我家院子里的两棵大枣树,
一直令我魂牵梦绕
离开家乡都三十多年了,
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记忆都该淡忘了,
而唯独我家院子里的那两棵大枣树,
却总是历历在目,久久不能忘怀。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我家院里的两棵大枣树,
伴随我度过了童年。
它的主干虽只有一丈多高,
但它却有两个人搂在一起那么粗壮,
那时候,听大人们说它已有五百多岁了!
明朝年间移民那阵子,
是老祖宗从山西洪洞带过来的枣树苗。
因为老了,树干里都已经是空空的了,
里边住着很多昆虫,
如蚂蚁、潮虫、纺线虫等。
每当春天到来,
两棵大枣树的树冠就会发芽,
并陆陆续续地开出小小的枣花儿,
微风过处,
给我家大院里送来缕缕馨香,
我们可以大口大口地贪婪的呼吸,
尽情地享受着这枣花的味儿道。
与此同时,
纺线虫、小蜜蜂、七彩漂虫,都来了,
它们围绕着枣花“噌噌”地不停地飞转着,
蚕食着枣花儿蕊中的蜜甜!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到了这个花开的时节,
孩子们都将破棉衣脱掉了,
穿上了补丁打补丁的粗布单料裤子,
轻了装,飞也似的寻觅着昆虫,
追逐着,嘻笑着,打闹着……
但无论如何神掏,仙耍,
亦不能伤害那两棵大枣树。
因为,我百岁的老太爷坐在大枣树下,
手里拿着拐杖棍,
每天都守护着两棵大枣树!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到了深秋,
我们更加忙得不亦乐乎了。
此时的枣子,都己成熟,
青涩的枣变成了红色的大甜枣,
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里,
若是不认真看护着大枣树,
周边孩子们都在虎视耽耽地盯着树上的大红枣,
有时老太爷打个盹儿,
孩子们就会乘机而入,
大红枣,就会跑到孩子们的手里;
有时为了抢枣儿声响大了,
把老太爷惊醒,
枣子偷不成,
反而会被追的四处逃窜;
若是赶上哪天夜里突然刮风下雨,
树上的枣子就会被风雨抽打下来,
被雨水冲到村西口的青龙河里去了!
早上,青龙河周边的村子,
大人孩子们都会顺着水流方向,
在河的两岸杂草丛中,
捡拾着冲来的大红枣儿。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到了这个收获的季节,更有趣的是:
我们上树"暴枣”时,一不小心,
皮肤就会被麻秋毛子“麻”的肿痛,
一旦被“麻”了的皮肤,几天都消不了肿,
这个麻痛的感受,
只有那个年代才能体会得到!
在这个狂野的时节,马蜂窝也很多,
此时若惊动了马蜂窝,
马蜂们会豪不客气的群起而攻之!
许多孩子都品尝过被马蜂蜇的滋味儿,
只要被马蜂蜇过的地方,
皮肤很快就会肿起来,这个痛疼劲儿,
比麻秋毛子“麻”的肿痛豪不逊色,
甚至更疼!
还好,大伯是上过几年私塾的半个郎中,
他家里经常备有消肿的灵丹妙药——蟾酥。
孩子们每当被马蜂蜇了以后,
大伯都会用井水将此药稀释,搅拌均匀,
将蟾酥药水涂在红肿的肉皮处,
十来分钟就会消炎——真是神奇的很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每年在收枣子的时候,
小朋友们都愿意跟我玩儿。
因为与我在一起玩耍,
孩子们可以来我家树下捡枣,
谁捡到了,归谁所有。
此时,我的人气也旺了,
身边天天有成群的伙伴儿围着我转,
好生气派。
仿佛这也是一个朴素乡村,
约定俗成的规矩。
那个时间,不像今天,
还知道大枣有大补的作用,
不管青的还是红的,
只知道吃饱了不饿!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当我长到了少年时候,
一年冬天,
我悄悄地听到了爷爷跟爸爸说,
两棵大枣树其中的一棵,
要被人家伐走!
顿时,我的心“疙噔”一下,
这么好的大枣树,
为什么给伐倒拉走呢?
可不是吆,
没过几天,
在另外一个村庄里生活的三伯伯,
赶着大马车来到我家院子里,
几个青壮年人,
三下五除二,便把一棵大枣树放倒,
锯巴锯巴装上马车就拉走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我望着被放倒的那棵大枣树,
脑袋“嗡嗡”作响,心里亦在流泪!
此时,我心想,太爷,爷爷,爸爸……
他们,谁也救不了这棵大枣树了!
再看看那棵幸存的大枣树,
孤零零地站在一旁,
仿佛在为那棵陪伴它几百年的大枣树哭泣着,
呜咽着……
我们这群未开化、未谙世事的孩子们,
只有默默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不敢吱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再看看爸爸的表情,
爸爸一脸的沉重!
一脸的苦涩!一脸的无奈!
我理解,爸爸从小在这里长大,
他跟这两棵大枣树可比我有感情啊!
此时的我,什么也不敢问,
什么也不敢说了!
心里只是默默地恨着伐树人,
看着载着大枣树的马车离我远去,
消失在马蹄踏起的滚滚灰尘之中……
大枣树被无情的马车拉走以后,
我家的院子里,一下就空荡了许多!
我的心,也随着那棵大枣树的消失,
失落了好些年……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后来,我曾提起过此事,
爸爸说,爷爷辈上只有亲兄弟俩个,
爷爷的弟弟只有一个男孩子,排行老三,
我们叫他三伯伯,
其父还在他未出生时即暴病而亡。
亦是个苦命的人!
出生后就随其母住外村的姥姥家。
当初兄弟分家另过时,
两棵大枣树一人一棵,
他们一家孤儿寡母,
虽然不和我们住在一起,
但分给他家的那一棵大枣树,
永远属于他们家的!
三伯伯他母亲是一位封建贞节烈性女人,
为其亡夫守寡,一守就到百年!
后来,到一九七二年。
爸爸妈妈眼看着孩子们一天比一天长大,
两间百年以上的破茅草房已住不下全家人了。
于是,爸爸妈妈决定将破茅草房拆掉翻盖新房。
因缺少木料,
爸爸不得已伐了剩下的那棵大枣树!
听木工师傅说,
枣树属于北方的红木,
所以质地非常结实,非常沉重,
用它做成炕沿,越磨越光亮,
用它做成柱脚,耐潮耐湿不易腐烂,
用它做成隼铆,房子结构非常结实。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再后来,到了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
用祖宗留下来的木料与大枣树加工的房架,
经得起了九级大地震的严竣考验,
我家周围的老旧房屋几乎都夷为平地,
而我家新盖的房子和全家人皆安然无恙!
这在旁人看来,这种天降之福,
则是我亲爱的爸爸妈妈在上辈子修来的福,
祖宗的阴德,那颗大枣树,功不可没。
现在,随着两棵大枣树灵魂的远去,
想起小时候的那些往事,虽是零碎点滴,
不成体系,但心中顿时生出许多感慨,
小时候的茅草房虽然破旧,
家境虽然贫穷,
但总觉得那时的人,
既淳朴诚信,又朴实大方;
总觉得那时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既温馨亲切,历史厚重,又素养天然;
人生无牵无挂的季节,就在那个时候!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如今,我们生活在都市里,
而城市里的每一道街,每一栋楼,
都觉得是一道道孤独而寂寞的灵魂,
看似繁华,实质空虚;
看似温雅,实际冷漠。
在这里,宛如空中楼阁,
似乎是找不到根的感觉,
缺少了安身立命的氛围、气场和家的文化,
人与人之间缺乏一种感情上的沟通与升华。
哎,城市——这里仅是人们谋生的场所,
而绝非真正意义上的具有传统文化的家啊!
每当我回忆起小时候的两棵大枣树,
总觉得我又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童年
那一刻,自己的灵魂也许真正靠了岸,回了家;
大院里的面带慈祥笑容的长辈们,
大院里的茅屋鸟巢,
人情世故,石板旧路,
乃至在大院里观赏不够的月亮、星星、银河,
它们,无时无刻不在缠迷着我,
裹挟着我,
是他们看着我,爱着我,
呵护我慢慢长大,
教导我慢慢懂事,
以致产生了人生的信念和理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又是一年的夏天,天闷热的很。
但我,仿佛又回到了儿时记忆的两棵大枣树下乘凉:
手里捧着爷爷常常诵读的、
早已破烂没了封面的,
《鲁迅全集》里的叫《孔乙己》的那页旧书,
我仍然是无心阅读其中密密麻麻的文字,
依旧是对书里的夹页画面感着兴趣,
但我最爱看最爱琢磨而产生联想的一页画面是:
一个头上留着长辫子的高个子的晚清老头,
一手捂着小碗碟里的茴香豆豆儿,
一手贪婪地往自己嘴里扔着,嚼着,低着头,
两只小眼睛,迷缝着,轻藐地,瞟视着
那几个仰着头、馋得流着口水的
等待着孔举人施舍的、身着破衣烂衫的苦娃娃,
只见他,不但不给娃娃们吃,嘴里还喃喃责怪着: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这一行字,就跃然于小说夹画的页脚上。
当时刚上小学的我,
看到孔乙己说这样的话,
真觉得他有点怪乎乎的,对他一直很好奇。
等我上了初中,
学到了鲁迅先生的文章,
才得知孔乙己是鲁迅先生笔下讽刺的一个旧体举人,
也是一个馋懒皮滑的市井之人,
他本已囊中羞涩,
舍不得茴香豆,于是,
他兜里装着的“小”暴露出来,
也是迟早的事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每当回忆起我家大院里的那两棵大枣树,
回想到在大枣树下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儿们,
想起鲁迅在《孔乙已》里描写的不得志的主人公,
还有那几个看着孔乙己吃豆豆的苦孩子们,
我都不由自主的怜悯起他们来,
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这些与己无多大关联的一连串的古怪的话题,
几十年过去了,仍令我念念不忘,记忆犹新。
仿佛从童年时期到如今,
一直都在缠着我!
文已至此,又令我想起了一件小事,
记得小学语文老师李光华先生常说过的一句话:
“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
现在回想起来,方如梦初醒,
其实老师早年说的话,就是指的我啊!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啊!往事如烟。
再回首,我家的老宅旧院,
我崇敬的慈祥而善良的前辈们,
两棵大枣树,两间茅草房,
旧时代的苦命人,
可爱的小伙伴儿们,
还有那
村西口那条流淌了千百年的青龙河 ……
都已成了我极不轻松的且永远放不下的故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朗诵嘉宾简介:寒暖:业余朗诵爱好者,全国中华魂读书教育演讲活动一等奖、人民出版社读书会-走进人民大会堂读书选拔赛十佳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