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立忠 | 我的高考记忆

【往期回读】

丁中轶事(丁中校友必读)

在女儿高考前后

赢战高考,圆梦大学——丁中出征2019高考

“最牛县高”考前校园照让人泪奔

学生中考图被父亲晒出,看哭万人

蒋勋细说红楼梦80回合集

我的高考记忆

江苏省丁沟中学  刘立忠

作者刘立忠先生:大学学历,硕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扬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江都区名教师。历任丁沟中学团委书记、教导处副主任、教科室主任、小纪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江都区第一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现任江都区丁沟中学校长兼党总支书记。

人的一生,经历无数,若问有多少经历能经久不去,不出意外,高考定当位居前列。

对于高考,我少不了我的拙文《那年高考的感觉》中的那些记忆。张德麟校长和郭南昌副校长,一个分菜,一个打饭;班主任郭维昌,每天到宿舍叫早,每日一练,作业不过夜;还有高三下学期每周两次为住宿生加餐……时间可以使沧海变桑田,但永远带不走那份记忆,33年前的那一年的高考一直温暖着我,想必也温暖了曾和我一样是考生的那一届同学。

作者刘立忠(后排中间)与高中老师郭维昌老师夫妇(前排)在一起

后来自己成了一名高中教师,从此注定了永远与高考同行,高考成了生活中的一个部分,高考的记忆也随之不断叠加。

刚工作,教高一。现在,高一学生一进校人手一本《我的高中我做主》,就要在老师引导下对自己的学涯和职涯进行规划设计。但那时不是如此,自然高考意识还不是很强烈。我对高考真正有了深刻记忆的是在工作四年之后。

那时候的丁中一轨四个班,不是每一个年轻教师都能跟班上高三的,当时把关高三的都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1993年学校一轨有了六个班,高三教师队伍要招兵买马,我也幸运地被征召其中,成了一名高三教师。盼望已久的心愿变成了现实!学校领导信任我这么一个小同志,我也发自内心地对学校领导感恩戴德。很多时候机会就这么一次,我也不想轻易错过。这一年,我告别了平时还玩玩的篮球,整整一年没上过一次球场,家、教室、办公室,三点成了一线。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复习资料满天飞,更不可能给学生征订现成的资料。要有资料,得到大城市去买。记得葛国宏校长曾专门组织高三老师到南京新街口书店去买,一辆面包车一车人,买回来就是大家共用。每去一次,学校都要在南京犒劳一下大家,好酒好菜,不过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的。那时候用得最多的语文资料,是南师大的《语文之友》,学生人手一本。大多数讲义都是用钢板铁笔刻出来的。文印室有两位专门刻钢板的老师:沈坚和韩德耕。他们两位手刻讲义很有功夫,用一个词形容:板扎。全校那么多班级,那么多教师,靠他们两位刻实在勉为其难,要讲义就得排队。沈老师是麾村人,跟我大姑妈家是一个村,对我比较关照,偶尔还能让我插个班,因此我可以及时拿到讲义。沈老师喜欢喝点小酒,有过一两回,我就请沈老师到我老家小坐一下,弄点小酒小菜。那时没什么好酒,就是八宝春、分金亭之类的,度数不高,酒量大一点的,“八宝春尽肚撑,分金亭弄一瓶”。插班只是偶尔的事,更多的时候还是“留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更可靠。当时不少老师自己刻钢板,我也学着刻,虽然自我感觉手上还有点力量,但刻钢板靠的不单是力,还有“道”,讲究的是技巧,轻重缓急,一不小心就会把蜡纸刻通。万一刻通,洞小的可以用蓝色的修正液进行修正,洞大了只好把蜡纸作废。

钢板

有了差强人意的第一年,从此就在高三有了立足之地:1994届,1995届,1996届。1996年暑假,学校通知继续留高三,两个班教学,兼任一个班班主任。

一年一度的高考,对十二年寒窗苦读的学生来说,是一次重要的选择;对我们老师来说,同样是一次考验。教师的水平与成就,往往是要通过所教的学生才能得以体现。每一位高三老师都想使出浑身解数,把十八般武艺全部教给学生,哪怕到了未见分晓的高考前夕,也不想放过每一个可能得分的机会。自己上高中时,曾听说姜堰溱潼中学有一位沈姓历史老师,每年高考都要押题,命中率相当高。我是不敢押题的。1996年高考前,那时是7月7、8、9三日高考,进入7月,学校安排各科老师进行考前指导。教了两年高三的我,瞬间有个念头:会不会考图画作文呢?不管三七二十一,不求有益,但肯定对学生无害。剪刀加糨糊,找来一些报纸和杂志,编了一份图画作文讲义。高考第一场结束,学生出了考场就告诉我,作文考了漫画作文。天哪!多少年没有考,居然今年考了,真是天佑神助吗?当时还真的是得意了好一阵子。现在想起来,才知道什么叫自鸣得意。当年作文题是:我更喜欢__。要求考生对两幅画进行比较鉴赏。材料提供了两幅漫画,一幅是《截错了》,另一幅是《给六指做整形手术》。那时是全市文理分科统计均分,我教的文科(也是全校的文科),高考均分居全市第一,是不是跟考前作文“押题”有关就不得而知了。本来按学校奖励办法,应该有200元奖金,不知怎的,学校没发,我也没好意思去跟领导提。暑假里学校组织高初三老师到浙江普陀山旅游,人均旅游费1000元,不去的视为自动放弃且不发旅游费。因为爱人身体不适住院治疗,我没去旅游,新学期开学后学校发给我1000元,据说是唯一的破例。这一年暑假就让我教了高三两个班,还做了班主任,真是“名利双收”。要是现在的话,肯定还会收到一张高中教育先进个人的荣誉证书。后来一次师生聚会,听说的一件事却让我心生愧疚。当年有个同学拿到试卷,看到作文题,估计是让兴奋冲昏了头脑,没有围绕题目“我更喜欢”对提供的两幅漫画进行比较,而是大写特写考前讲义上的一幅画,而后者画的是一条大鱼套着一个泳圈,仰着身子,张着嘴巴,大口大口地喘着气。结果作文砸了,全盘皆输,一个本来很有希望上本一的同学因我而耽误,我也是罪莫大焉。好在第二年这名同学如愿考上了苏州大学。

1996年高考作文图画材料

那年头有学生请老师辅导,也有老师主动为学生答疑,不过是无偿的。到了高考前,也常有亲戚朋友要我给他们孩子做考前辅导。我不想做,也不敢做,一来是因为语文最是体现“积累”功夫的学科,临时抱不了佛脚;二来是因为高考试题越来越灵活,“猜题押宝”纯属自我消遣,所谓专家猜题,也只是玩游戏,往往有始无终,即便有所谓的“猜中”,通常也是穿凿附会,就像作文,所有的题目都可以放到“人与社会”这个篮筐内,如果我说今年的作文一定考“人与社会”方面的话题,阁下你信不信呢。所以,凡是找来的一向都是委婉谢绝,我也不相信世上有能够用一两个小时就把语文辅导得高分的老师。

作者刘立忠与学生聊天

只有一次是被赶鸭子上架子的经历。一个好友请托多次,实在推辞不掉,事先约定,不叫辅导,确实也算不上辅导,我觉得叫做聊天更为恰切不过了。我结合《考试说明》的要求,跟这个孩子聊了两个小时,从试卷第一题聊到最后一题,从可能“考查的知识点”聊到“怎么答”的应对策略,做了一个全面梳理和整体建构。高三这一年复习做题,一轮,二轮,甚至三轮,知识繁杂,很容易碎片化,我们做老师的必须引领和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体性建构,既要见到树木,又要看到森林。聊天结束,我就把自己平时剪辑装订两本《扬子晚报》“繁星”“美文拔萃”两个栏目的时文美文送给了她,我叮嘱她,还有几天就高考了,可以在紧张做题的闲暇之时,看几篇美文时文权当解乏调节。那一年高考的作文话题是“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既具理性,又极富诗性,没有阅读和思考的孩子是很难下手的。当年高考有个说法,凡标星号的学科是高分,同等情况下优先录取。结果这个孩子语文和化学两门学科标有星号,这个孩子顺利被南京理工大学录取。聊天有没有启发,只有这个孩子知道,我也没追问过。

近几年,我一直跟校内语文老师说,课外名句默写要重点关注《论语》,从2013年到2017年江苏高考就没有间断过。去年高考前,我给高三学生专门整理了一张有关《论语》的名句默写讲义,结果还真的在几天后的高考中,再次考到了《论语》中的句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要求填写中间一句。这一句出自《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过去人教社的教材选过,现在江苏教材没有选用。众人皆会的不足为奇,关键的是人无我有,人不会独我会,只有做这样的事情才有其独有的价值。我在一个班练过讲过,不知道其他班学生有没当回事。世事常常就是这么微妙,要不然就听不到世人“早晓得”的叹息了。我在一中工作时,2009年在全校启动“拒绝平庸,拥有尊严教育”主题教育活动(在这里还要感谢后来几位校长没把大门口墙上的这八个字卸掉),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话题就是“拒绝平庸”。哪晓得呢?早晓得就让2011届学生从高二就写一篇作文,只写一篇《拒绝平庸》。当然,这是开玩笑。要真这样做的的话,语文就不叫语文,高考也就不是高考了。其实仔细想想,高考为人评价,褒贬不一。就我而言,高考给我压力、“让我欢喜让我忧”的同时,高考独具的魅力又值得我欣赏。多少人都在琢磨今年高考考什么,命题的一帮专家就是不想让你“撞车”,等我们看到试卷,我们就会发现一切就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意趣图

高考前夕,重拾旧事,列数这些陈芝麻烂谷子,几乎有点一发不可收了,赶紧打住。啰嗦了半天后,我现在的感受是:当时,高考是用来奋斗的;若干年过后,高考则是用来回忆的。姑妄言之,对与不对,各位不妨一哂了之。

2019年6月6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