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家有滴泪屋,三年一场哭”,你知道啥叫“滴泪屋”吗

大家都知道,农村人在盖房子的时候有很多讲究,比如门和门不能相对,门和窗户不能相对,不能建在丁字路口,不能背靠水塘等,也有很多农村俗语都与盖房子有关,其中有这么一句俗语叫:“家有滴泪屋,三年一场哭”,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什么样的房子是“滴泪房”?
以前农村的房子大多都是四合院,也就是四座房子围住一个院子,这样建房子就不用建院墙了。然而这四座房子一般都是北房或者东房比较高,两边的房子稍微低一点,因为在古时,东房一般都是家里长子或者地位比较高的人居住的,所谓“东宫太子”就是这个意思。
而且以前的房子顶上都是中间有一条房脊,两边铺着瓦一直延伸到房檐边,如果两个房子一高一低还紧挨着,每到下雨的时候,雨水就会顺着高的房檐流到低房子的房顶,然后顺着低房子的瓦槽再流到地下,在低房子里就能听到屋顶上雨点滴答滴答的声音,就像眼泪掉落一样,这种房子就叫做“滴泪房”。
说白了,所谓的“滴泪屋”就是两座房子紧挨着,高处房檐上落下的雨水滴到下面的房顶上,这种声音就像人在哭泣流眼泪一样,所以才被农村人叫做“滴泪屋”。
住在“滴泪屋”里为何不好?
其实“滴泪屋”这个词语是从一句风水词中演化而来的,原词是“主伤儿女痛断肠,爹哭儿来儿哭娘”,首先抛开风水不说。大家都知道,以前人盖房子都是用土坯堆起来的,为了房子的牢固性,这种房子一般都不会太高,而“滴泪房”就更低了。
房子低的话,房子里的阳光肯定就不会太好,夏天的时候由于房顶低,屋子里就会捂得很热,而且通风不好,还容易潮湿,人在里面住久了,不仅会心情不好,产生抑郁,而且还容易生病。再加上以前的房子都比较简陋,冬季住在里面,经常见不到阳光,不仅寒冷而且对人也是不好的。
以前房顶上的瓦片都是放在泥土上面的,或许很多人没见过农村房顶怎么放瓦片,首先大梁和檩条都放好后,在上面铺一层用藤条编成的东西,就像席子一样,然后在上面放一层泥巴,最后把瓦片按顺序从下往上铺满房顶,瓦片一片压着一片,时间长了很容易掉下来。如果住在低房子里的人刚出来,就掉下一片瓦,这不是很危险吗?
当然“三年一场哭”只是一个夸张的表达方式,并不是说三年就会有事,因为古人总喜欢用“三”字来说事,因为“三”字有三横,分别代表着天地人,这也是古人喜欢这个字的原因。
“家有滴泪屋,三年一场哭”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说“滴泪屋”里住久了对人不好,如果非要在房子边上再盖一个小房子,那两个房子的屋檐最好错开,别让高处屋檐上的雨水滴落到小房子的屋顶上就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