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众人围观女子,唯有县令见此,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古代,有个身姿甚美的女子,衣衫凌乱,手臂上有几条伤痕,哭着在大街上走。身后是一个手执皮鞭的商人,正边走边破口大骂,时不时鞭打女子。众人围观,无不嬉笑,唯有县令见此兴起,发现女子并不简单。
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得从头说起。

话说,两个月前,浙西来了个书生进京赶考,在临安城内一家客栈的三楼住下。书生每次下楼,总会在二楼楼梯转角处,瞧见一个异样的房间。
这房间着一青色门帘,且门常常不关,内有一女子时不时在走动,或弹琴,或吟唱小曲。
书生由此常常稍作停留,偷偷观望。朦胧之中,只见这女子颇有姿色,华容婀娜,这一来二去,书生不免心动。
这天,书生忍不住问送茶的小童,此女是何人。
小童听此,蹙眉说道:“唉,被这女子白住半年之久了。”书生追问这是为何,小童这才一五一十地讲了女子的来由。

原来,半年前有个商人带着女子前来入住,二人住了半个月,商人前往北方活动,说是一个月后便回来,留妻子在此守住行李,等候丈夫。
可这一去,竟半年杳无音信。
起初女子用丈夫留下的盘缠度日,可后来盘缠用完,便央求店主让她先欠着,等丈夫归来再结账。
店主没有推辞,照样供吃供住。可时间一久,店主也供不起了,只得让来往有兴致的客人听女子弹琴,轮着供她吃喝。
书生本是财主之子,听此大喜,便到街上买了些酥饼,让小童送去。女子受了书生之礼,让小童代为致谢。书生雅兴大起,一连几天都供着女子吃喝。
几日后,女子买了一壶酒,几个小菜,让小童拿去道谢。书生喝了女子的酒,并斟了一杯,让小童送与女子相敬。
女子喝了一杯,书生又赠一杯,女子再喝,书生再赠,并寄言邀请道:“多谢娘子不弃,何不上楼亲饮?”
可女子却推辞了。

书生见此,只得拿出几两银子送与小童,让小童想办法把女子请上楼。
这童子果真有一手,以礼之名,拉着女子上楼了。二人对饮后,书生见女子的杯里还有余酒,便拿起来舔个不停。
女子见此,嗤嗤一笑,便下楼了。
书生耳红,见这状况有戏,便又赠了小童几两,让他撮合。自此小童每日寻机,让二人同在书生房里饮酒作乐。
这天天眉来眼去,没过五日,二人便搭上了手。
虽说如此,可这青天白日的,游人来来往往,二人不敢欢愉,书生还是没法进入那向往已久的神秘之处。
多有不便之下,书生便以楼上吵闹为由掩人耳目,搬到了女子隔壁房间。自此二人白天各住一房,晚上同宿,如同比翼之鸟,各生欢愉。

可才过了两晚,一天早上,二人尚未梳洗,正促膝而坐,突然一个大汉推门而入,大声叫道:“娘子在哪,我回来了!”
二人大惊失色,书生急忙从门边溜了出去,与大汉打了个照面。
大汉见此,也不追问,大步前进抓住女子头发,骂道:“你干的好事!”,说着挥拳便打,女子哀嚎求饶。
书生听此动静,满头大汗,急忙下了一楼,从客栈后门逃之夭夭,也顾不得行李了。
大汉一会儿追了出来,进了书生之房,把行李银两全都包了起来,叫了4个小厮前来,把东西装进箱里抬走。
这才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大汉扯了扯女子的衣服,令其披头散发,一边鞭打,一边让人抬着箱子在大街上游走。
众人围观,无不嬉笑,唯有县令见此,差人调查,发现此事并不简单。
原来,那女子、商人、小童、店主,都是一伙,在客栈设计,等来往游人往里钻,专挑富足之户下手。住此客栈之人,十之五六是富家子弟,而又十之八九中计。
书生中计后,为了消除他人疑虑,因而在街上上演了这一幕。

故事改编自《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四卷。
读完故事,其实我们也不必笑话书生,人之性若此。扪心自问,世间男子有闲有财的,又有几人能挡得住?
我看了这么多故事,唯有两种人能解此局:一是经验老道胆大心细之人,二则是正人君子。胆大心细之人,有时候能反客为主,而正人君子则从不入陷阱,别人也就没机会下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