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退潮有痕

青年学者、鉴藏家杨润徽兄最新著作《退潮有痕——黄宾虹的笔性探微与鉴赏》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由衷为其欣慰,仿佛与自己出书一样生欢喜心。兴奋之余,便回温与润徽笔墨因缘际会的点点滴滴来……
偶遇涉猎明清书画名家与新安画派系列暨黄宾虹鉴赏专题“尚敷精舍”公众号,由于这是目前比较全面系统的专题平台,由此便关注起了主持人杨润徽。润徽七十年代初生于安徽六安,字晓晖,笔名叩山,叩山问水,斋名思晋斋、晓晖山屋,双清小馆。1993年夏冥冥之中也是一种缘分,我们同时来到黄山风景区,他从淮南煤矿单位辞职,帮乡贤指画家、启蒙老师韩隐在西海山庄卖画,做了半年多南下广州,1997年北漂从事厨卫家电经销偶或去荣宝斋嘉德参拍,初涉书画收藏拍卖却成了润徽几十年后的专职和人生事业的航向。
2003年非典之后算是真正走向书画拍卖,2006年“弃电从艺”先在常州起家后在上海建立自己的拍卖公司,当正式深入书画艺术拍卖圈子才明白这个行业的严肃性和残酷性。入行初未急举牌而是静下心来临摹明清近现代名家法书,跑遍各省市博物馆观摩精品并拍照存档,可见润徽为自己后来专精艺术本体和高端拍卖做足了功课。对于全国各地拍卖出现地域性“搬砖头”,俗话“北京买广东卖”,随着互联网与交通便捷到2009年后这种“漏”无可捡了,而期间润徽无意中发现很多徽州籍明清书画家,便开始有意识收藏他们的作品并整理解析他们的笔性风格,其中对于清初“新安四家”和晚清民国的黄宾虹最为仰慕。不难预见润徽是将收藏与鉴赏结合起来作为学术专题进行宏观探道微观寻真的,从而做到“鉴藏相长、相映成晖”,与纯粹商业理念囤货待涨不可同日而语,通过书画鉴藏过程孕育了一位行业内专家学者的诞生,提升了当下书画界整体艺术品鉴的高度和格调。
与润徽兄联谊中我们也有相契的话题,我来自吕碧城故里他来自吕碧城老家。吕碧城祖籍皖南旌德,生于太原,长于安徽六安。是我国早期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也是中国女子教育先驱,吕碧城被赞誉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根据吕碧城《吕碧城集》后附录其父吕凤岐自撰年谱《石柱山农行年录》一卷《行年录·十一年乙酉》载:“于小除日(即小年、小除夕)抵六安,假寓度岁。”次年丙戌又有“甲申岁于六安之东南乡买了一小庄子,距张母桥四里许。”可鉴甲申光绪十年(1884年)吕碧城两岁就随其父全家到六安定居了。“距张母桥四里许”就是六安张店乡快到舒城地界了,因张母桥属舒城。吕凤岐是皖南旌德庙首村人,吕碧城母亲严士瑜也不是六安人,吕凤岐辞官后未在故乡旌德置业却在六安购房,可见其早有归隐六安的打算,但他辞官后为何携家定居六安原因不详。吕凤岐是清光绪三年(1877 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国史馆协修、玉牒馆纂修、山西学政,和张之洞一起创办了令德书院,即今山西大学前身;据吕凤岐《行年录·十九年癸巳》载其次女贤鈖的按语:“先君以金四百购六安城南地起屋,而藏书之长恩精舍建于宅之东边。”可知吕凤岐在“甲申岁于六安之东南乡买了一小庄子”后,又在六安城里盖了宅院和长恩精舍书屋,但长恩精舍建造三年方落成,而吕凤岐不幸于当年秋病故。《六安志》明确说吕家在城南三道巷、东邻文盛街、西邻黄大街北门宝塔,巷内有清代天主堂和民国三道巷小学,建国后改为城南小学紧靠吕家故居。吕碧城故居是一座徽派建筑,门楼大门紧闭,院内断墙破壁,但看其规模格局依然能想象当时吕家的繁荣。今逢拆迁巷陌遗迹尚存,而名人旧屋不在,再过一段岁月变迁废墟亦当荡然无存矣。吕碧城词《三姝媚·芳尘封邺架》一首末尾自注云:“先严筑有长恩精舍,藏书三万卷,遭家难,无一存者。”吕碧城女史曾说:'我家从前住在安徽六安州。当我十三岁的时候,偶然得到一卷观音白衣咒,说持诵百日,能消灾得福;其后有土匪白狼来侵扰安徽,六安被蹂躏得变成废墟。当时我家旧宅里,只有孀嫂和她的女儿翠霞,和她的女婿汪君居住著。白狼闯到宅中,把汪君杀死了,翠霞也在这时殉难。我的嫂嫂逃到上海,不久也就病死了。’”可见,吕碧城所说的“家难”,是指白狼匪难,吕家的长恩精舍书屋及藏书三万卷,也应尽毁于此难,同时也证明吕碧城十三岁前一直生活在六安。在六安的这段时光,大概是吕碧城一生中最为快乐的日子。
润徽兄告知我吕碧城家就在广城中学旁边的村庄,吕父为山西省教育厅长,当年这个广城中学前身是六安最大的私塾,她家可能和私塾有关系,但无从查证了,广城中学在民国也是很牛的国立中学,解放后没有了,现在遗址成了老百姓的房子。20多年前,润徽陪他的小外公去看过原址,他那做过甘肃省建设厅副厅长退休的小外公是那里毕业的,以前跟周南和汪道涵搞革命的,可惜的是原址城里早拆没有了。如今,吕碧城几乎没有生活过的庙首镇反而修复了吕碧城故居,遗憾的是她生活十三年的六安却没有任何行迹可寻了,本来还想特意去走访一趟。
杨润徽兄所著《退潮有痕——黄宾虹的笔性探微与鉴赏》25万字256页,选用作品200余幅,其中近90幅来自拍卖市场。历经二十多年岁月积淀和拍卖过眼,润徽对新安画派具有一定深度的系统研究,以独特锐利的观点视角从书画鉴真的角度对作品进行笔墨上的鉴赏解析,其个人也有《大音希声-弘仁的笔性探微与鉴赏》《明月清风-新安百家系列笔性探微与鉴赏》(1-10集)约2022年陆续出版问世。《退潮有痕》全书以黄宾虹作品来解析:其一、系统性整理黄宾虹各个年代的书画作品,以每10年一篇文章来分析这段时期的笔墨特征;其二、以图片来例证黄宾虹从29岁到92岁,每一年作品款识进行书法的笔性赏析;其三用作品图片来解说“五笔七墨”和“勾古画稿”的笔墨特点,以及花卉和山水作伪的笔法。本书兼具学术性与工具书的特征,是衡量黄宾虹逐年画风和书法款识的标准器;无论对于书画爱好者、喜爱黄宾虹的藏家经纪人还是研究艺术史学者而言,都是一部重要的参考书。

对于正式出版的《黄宾虹全集》,润徽也能客观理性地说明其中仍然有几幅具有争议的作品,何况一线、二线拍卖行的拍品?可以说现今黄宾虹书画造伪的技法水准在下降,远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伪的笔墨。一是没有以前先生学者的儒雅之气,气韵里缺少岁月积累的沉淀与厚重,也多了一些西画透视写生效果;二是没有“以书入画”的书法功力,缺少运笔中“锥画沙”的狠辣之力与“屋漏痕”“月移壁”那斑驳纷披的变幻造化,伪作款识字数较少,多了容易露馅;三是没有“五笔七墨”的变化层次和信手逸笔、大象无形地从容,缺少圆涩篆籀多变用笔和水墨交融的层次。即使有以上三者皮毛,作伪者通过强化再强化锻炼画出一小幅山水,到了最后一步落款还会暴露出作伪痕迹。润徽认为黄宾虹书法成就是被后人忽视的,这期待以后有时间再说了,我以为这也是略微遗憾所在,恰恰我觉得黄宾虹山水国画是近现代大师定论且以画名传世,而他的国画正是其书法造化钟神秀的观照抑或以书入画的奠基,没有他的学者书风的格调深邃也就不成其画的突破创造,他的所有笔性均源于书法本体且正如他自己说的:我的书法胜过我的画。诚非虚言,我们解读他的国画和篆刻乃至理论鉴定本质上都离不开他的笔墨理念和书法视角。另外一个容易让人误读的是,当代草圣林散之作为他的弟子,似乎书名超越恩师黄宾虹但实质上也是青出于蓝而未必胜于蓝,只是汲取内美的支流而发扬了“以画入书”的墨色线质,同时传承渗入文人书风的卷气和禅意风度,不过老辣苍莽古拙的张力和丰厚的学人底蕴尚不及乃师豁远深湛了。包括陈子庄、李可染二位不同取径、异曲同工的黄宾虹传承者,亦然也是在“垃圾桶”里寻觅到适宜自己点位特质的闪光金矿,从而形成自我一颗永流传。虽曾被弟子援引申说黄宾虹是垃圾“桶”而非垃圾,断章取义忽略半句垃圾桶里捡宝藏,见过陆俨少为黄宾虹遗作题词堂署“精品”及其画语录中专门数百字褒赞宾翁“笔墨山水堪称新安画派绝响”,也有为黄宾虹“西溪图”题首,也见到黄宾虹仿古花卉上陆俨少题词:“黄宾老花卉苍润墨色俱佳为画道中兴   简楼同志得此可宝爱也”,能想象陆黄情结甚或有所汲取“垃圾”精华,弘一说世界上没有垃圾和不好的东西,只有放错时空的金子……陆俨少云水固然流逸独创,略微还是偏重外在形式语言和“笔墨当随时代”的应景意识创作选题,不过学术评价中黄宾虹与陆俨少都是有着相类似的境遇和都不被广泛理解的艺术家;偏偏喜欢陆俨少书法,虽个色特质画家字,没有传统书法窠臼颜值形式沿袭,无法之法天真烂漫,一直怀疑这种无意出奇的书写非左手不可为,浙江有个丁茂鲁学陆书很逼真,不知可否左手,右手很难找到这种摆脱人为“胸无成竹”“笔在意先”的感觉,犹如徐悲鸿书法均有无意于佳乃佳的妙趣,这也是黄宾虹法书和其人本重法而少趣的肃穆深沉难以得到普世青睐的因源罢?

“烟云富贵,铁石心肠;耐此岁寒,以扬国光。”黄宾虹国画是对新安画派的一个理论和实操的总结,他继承发扬了新安画派“静格”的魅力,打破了降清300年来“死寂枯闷”的中国画局面,引导发展了现代中国画美学思想和“五笔七墨”技法论。在当前中国经济文化走向鼎盛以及向外输出的上升期,现代中国画还徘徊在迷茫路口,黄宾虹却打开了中国画另一个美学窗口,这是他对中国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性贡献!

本文作者(中)与杨润徽及徽文化博物馆胡平馆长

为了更深入了解润徽兄的鉴赏品味,也特意搜索到义乌艺术圈邀请他去做的专题讲座文案,这里附及以飨读者——
一 、从书法入绘画
从书法角度去理解鉴赏绘画会节省很多气力,看线条用墨再去看作者落款诗文加印章,几可辨别真赝。历来都有很多人甚至名家造假,如董其昌、陈继儒和张大千、吴湖帆,不过功夫不会假。现在的书画家需要赚钱也需要推广自己的风格,需要吸引粉丝,难免没有那么纯粹,而书法家相对画家又略纯粹一些。书法家一直不停临古而画家不断求新求变,这与不同艺种特质教育方式有关,还和彼此各自人品有关。书法要基本功更需才气,才气是涵养和积淀,熟读古诗知晓天文地理,对人文、历史、社会、禅哲儒释道等领域均有所涉猎。所以,书法家民间很少有,因为格局不够,你看宋四家没有一个是出于普通老百姓之家。近现代为何几乎没有大书法家,其实跟书法教育有关,一上来学楷书篆书,太过呆板约束,把你的才气都消磨没了,其实学书法,应该从草书入手(这里我以为普众可以楷行启蒙实用即可,如若有意走专业深造旨向者以草隶大篆入手效果更好)。
二 、其实有个捷径
从古至今传世留名画家则有几千位,每个画家不同时期会有相应变化,感觉十分庞大芜杂。其实有个捷径可以走,就是找一个喜欢的代表性画家入手,譬如査士标,对其深入了解,临摹其书画后再引申研究董其昌之类就会变得容易很多;还有一个捷径就是深入了解这个作者绘画风格及用墨样式等,然后找一幅作为标准件,看到相关作品跟它进行类比研究。宋元的画是两个极端,要么很大要么很小但都很精致,中国画是以小养大,画很小尺幅则放大来画,如今画家求大画而画小就画不了了。
三、新安画派其实是徽州画家群
严格来讲没有新安画派,是之后研究者人为按照地域或同类画风的笔墨写意特征归纳的,当然所有所谓的画派都是由此各自归类划分形成的学术概念便于解析而已,“新安画派”其实应该叫徽州画家群。明末吴门画派自文征明后开始下降,当时以汪士祯为首组团三百人到徽州比赛,詹景凤将寓居在外的徽州籍画家召回,加上在家的书画家连战三月余,最后吴门画派诸人大呼:“小小徽州之地,竟然孕育如此多的奇人。”譬如当时的査士标粉丝群庞大,据说徽商之家必然人人争挂,现在馆藏等存件有600余件,民间还有不少。査士标学倪瓒,少些清冷更重静格,其山水看似简单而笔墨功夫了得,笔墨格局层次分明,那时他们用墨用纸都追上层,不像现在最好的红星纸也是用石灰之类处理。黄宾虹每隔三五年都会有所变化,研究起来很辛苦,画如其人,黄宾虹在上海开了30年古玩店,一辈子都不觉得自己是个画家,他不停在调整也不断临帖,一辈子都不觉得自己的书画是成熟作品,他一直在探索中国画的改良。
四、文化的没落与复兴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徽商的发达让徽州文化进入鼎盛,但也随着徽商的没落徽州文化开始产生断层。现在的徽州人,八十年代卖书画,九十年代卖杂项,两千年卖房子,现在卖土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因着徽州木质建筑怕火,就想着购置一套当时时兴的德国产的灭火水龙头,因手头不宽裕,就从祠堂里请出唐伯虎四条屏,二千个大洋卖给上海博物馆,然后花一千五百个大洋买个水龙头。经济支持是文化最基本的根基,生存在任何时候都是最重要的。如今很多地方政府也想用文化造势,很多人也想涉足文化,但文化的复兴还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在以前,可能在寻常的县市都有文化人逍遥,而如今我们聚在这里聊一聊书画都是很奢侈的事。书还在,而能读懂书的人,不在了。
对于土生土长于古徽州这方水土的新安画派传承者之一,自然对黄宾虹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千千结,必然也就对润徽新著《退潮有痕》有着由衷地关注和倚重。也就随着“退潮”一起品读潮起潮落云卷云舒,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除了“白宾虹”“黑宾虹”外,其实黄宾虹还有临古的宋元道统颜值担当,早期以淡墨清逸精致为主,中老年不断锤炼笔墨涵养自家面目,晚年更是留下白内障后更出尘脱俗的“半成品”速写手稿,甚至都没来得及落款与积墨宿墨破墨润色,正是这些几近绝笔的了了数笔线条建构打通了古今中外的大写意心有灵犀的生命交响,这逸笔草草的东方意象“心电图”与梵高毕加索塞尚的西方抽象异曲同工,似乎在这里我们发现艺术确切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具有着高度提炼真善美的初心原生的本相,这简单而又复杂的线条中蕴藏着人生的密码和生命的信息。
在北平的十一年,黄宾虹完成“黑宾虹”的转变后又进行“水墨丹青合体”的试验,用点染法将石色的朱砂、石青、石绿厚厚地点染到黑密的水墨之中,“丹青隐墨,墨隐丹青”,这是受西方印象派启发,将中国山水画水墨与青碧两大体系进行融合的一大创举。意外的是八十多岁的栖霞岁月竟然枯木逢春,也收到李济深书简关心他的身体和眼疾恢复状况,此时常以嫩黄青碧写意祖国各地大好河山,映射出内心从民国风起云涌步入新中国的静谧黎明的希冀曙光,这一系列青碧山水也是不容被“黑白宾虹”标签式语言所遮掩的存载,且他的青碧色彩不是渲染而是润色,色墨融冶恰如其分不显得甜媚娇嫩从俗,反而起到温润如玉的绿松石般的质感蕴涵和深情告白。
润徽认为黄宾虹的绘画理念和思想从他弱冠之年就已定局:初摹宋元明清任一名家均采用中锋运笔,摹谁不像谁至终不曾改变,这也与他二十多岁就在徽州乡下“铲地皮”做书画生意有关,早年接触徽商又在鉴藏同时研究美术史论,北平时期画坛知道他会画画的不多。黄宾虹是几百年来横空出世、包前孕后的国画大师,他的画风画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与白石“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同样今人也有说“学宾虹者,死”,这是为何?原因有三:一是从始至今没人这么一路中锋杀纸画画的,怎么想怎么画,现今有很多高考无望者改换门庭学美术有几个是自己真正喜爱画画而进美术院校?即使进了美院素描造型先来折腾几年,而后又能遇到几个真正明白中国画精髓的老师来传道授业解惑也?即使有明白的,这些老师还要拎着包背着自己的画到处跑市场抓销售自吹自擂展览卖画,哪里有时间和心思指导这些学生?二是现今教育不再是过去那种传统文化儒释道思想教育,而是普及科学知识,从开始读书人的人生修养和世界观价值观就不一样了,这种教育氛围下所产生的人生阅历、文化沉淀、思想和美术修养是与传统文人完全不一样的。三是现代人未必有像黄宾虹待自己这么狠,对绘画艺术这么勤奋专研探索的,再者还有高寿,现在画家五六十岁就健康问题不断还想成大师?我们看宾老85岁以前北平时期的作品,那是包前不孕后还没达到今天这样一代宗师的地位。故而,我们要学习黄宾虹笔墨技法就要追本溯源宋元明清画家们的笔墨特征,学黄宾虹熔古铸今为我所用,万不可离开传统来学黄宾虹笔墨,否则就一个字——“死”。
《退潮有痕》从笔性探微、巅峰时刻、天真烂漫、五笔七墨、大象无形、辩伪神器、婀娜多姿、退潮有痕八个篇章,来翔尽阐述黄宾虹一生的笔墨特质及其艺旅的独有生涯。是的,黄宾虹其实一生就在画一张画,就是在画他毕生跬步致远的学养。他的“民学”论、“摹古—写生”观、“内美”、“浑厚华滋民族本”等一系列学术理想追求,的他的国学精神、传统知性、生命体验,完成了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中国画学革命,而学理并重,泥古不化、推陈出新的“蓄物求知”过程,正反应了集大成者的自由开放、兼容并蓄、博古通今、厚积薄发的学术思想。“黑团团里墨团团、墨团团里天地宽,”大器晚成,黑密厚重,苍而润之的画风,呈现了黄宾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大化境界。
润徽兄也在前言中从自身对书画结缘到关于徽文化与新安画派的渊源和爱慕流连,讲述了“无徽不成商、无徽不成镇”的徽商精神对于促成新安画派的重要意义,有的新安画家本身出自徽商世家有的寓居外地,如李流芳、程嘉燧寄籍嘉定,查士标寓居扬州仪征,吴山涛、奚冈寄籍杭州等等,即使到晚清徽商依然雄霸九州,正是他们带动并影响了一大批书画家的诞生和拓展,黄宾虹乃其一。黄宾虹祖籍古歙潭渡生于浙江金华,父辈以上也是徽商世家,24岁去扬州拜访亲戚何维键,何为翰林出身代理盐法道由湖北辞官退隐扬州,他拿给黄宾虹鉴赏黄公望、倪云林、王蒙等元人佳构还有众多明清精品,又将黄宾虹介绍给徽州籍两淮盐运使程尚斋,由此也让年轻的黄宾虹便成为鉴赏古书画行家奠定了基石。润徽还专门谈及黄宾虹其实并非一位默默无闻的画家,上海30年生活即和洋人做古董生意扬名海上,更出众的是其鉴定书画与古印玺水平。如今拍卖常见黄宾虹题上款作品就是当年书画藏家或政要名流索求而得。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到四川、两广、粤港纪游所作也多有出现,即使抗战时期索画依然不断;在其40岁前就有徽州学者汪福熙、篆刻家方文隽、蒙古族亲王贡桑诺尔布等向他索画。1943年傅雷为黄宾虹八十策展作品销售很好,为何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被世人重视?一是黄宾虹卖画先和买家谈笔墨情怀,若是不懂画的外行则没有资格买他作品,这一点在《黄宾虹书信集》可见他给弟子朱砚英和代理朋友鸿雁简札中叙述确切如此;二是黄宾虹成熟或完整作品不多,也不刻意迎合普众商品风俗画,一幅作品须不断积墨耗时数天甚至数月数年后旧作还要润色收拾,除浙江博物馆受捐一批无款写生手稿外流通应酬作品罕见,当然,这批看似有意无意“半成品”并不比完整成品逊色抑或某种学术程度上更有研究价值,也能印证黄宾虹为人为艺的苦旅孤诣和淡泊澄澈;三是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和政治环境不稳定有关,当然也与人文历史转折大环境背景的“笔墨当随时代”有关。改开“百花齐放”后安徽成立了“黄宾虹艺术研究会”,1985年出版了《黄宾虹画集》,早在1943年上海鉴真社就有出版《黄宾虹先生山水画册》,1961年香港“中央印务馆”出版《黄宾虹先生画集》,196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黄宾虹山水写生册页》,间接说明黄宾虹并不是一夜成名或隐没了后被挖掘出的画家,也非今日坊间流传当年黄宾虹作品没人购买无人问津的不堪或丹青难写是精神的可贵,当然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情形是真切的,哪怕今天能真正读懂领略黄宾虹的依旧寥寥,只不过源于绝笔《黄山汤口》拍卖天价的市场成熟契机和学术眼界开拓,使得大众都认识了这样一个“看似寻常最奇崛”的古怪深邃值钱的老画家。
繁华落尽见真淳,让我们一道随着有痕退潮追溯黄宾虹跨越晚清民国新中国的笔墨行旅,回顾这位真诚而执着艺术家的一世纪波澜不惊、岁月如歌的不朽芳华……
(0)

相关推荐

  • 白宾虹”时期的山水画

    1954年黄宾虹在杭州灵隐飞来峰写生 黄宾虹早期"师古人"(前半生偏重于临古的阶段,但并非不"师造化"),且深受新安画派的影响,具有疏朗清逸的风格,世称为&qu ...

  • 行走丨岁月留痕耕莘堂

    时常听老家人提及隔壁不远的金滩也叫舟川的地方,出了个大画家汪观清,偶然也听说汪观清新安艺术馆开馆四五年了,没想,这次回老家路过不再错过,恰恰今年适逢汪老九十岁的牛年,借此沾点牛气. 今年1月27日,一 ...

  • 行走丨北川羌城掠影

    初到北川,有一种既陌生而又熟悉的感觉.因为北川新县城是一个具有羌民族特色和风情的地方, 高耸入云的羌碉,婉转悠扬的羌笛,色彩绚丽的羌绣,热情奔放的羌族舞蹈,甘洌醇香的青稞咂(zā)酒,无不显示出其独特 ...

  • 坚决整治形式主义 减轻基层负担丨过度留痕 基层干部手忙脚乱

    不久前,记者在基层采访时了解到这样一件事:某部门要求当地各村党支部书记在护林防火期间轮流值班,为防止村干部造假,要求值班当日在村委会摆出"OK"手势,并拍照上传至微信工作群,此举让 ...

  • 行走丨十里香

    洪洞县恒富大道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在县城的北面.早晨六点,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是初夏的太阳,你走出尚客优酒店大门的时候,就感觉到阳光的热度. 迎着太阳,你走在人行道上.小县城还没有完全苏醒,很少的车辆 ...

  • 行走丨初夏浅浅,绿意染心扉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光阴如水般流逝着,还正陶醉在四月的花香里,初夏的风,伴着暮春的柔柔细雨,翩然而至. 翻开五月的扉页,又一波花红在倾情绽放,玫瑰花,芍药 ...

  • 行走丨黄河龙门与韩城

    黄河陕西侧晋陕大峡谷的尽头,是历史文化名城韩城.韩城的黄河龙门与山西河津禹门口是同一处黄河峡谷. "黄河三激浪,平地一声雷" 说的就是龙门浪急,惊涛扑岸的壮观景象. 龙门的位置正是 ...

  • 行走丨历史不会忘记(组诗)

    <历史不会忘记> 岸英 岸英 伟岸之英 永福 永福 人民之福 七十多年了 一个熟悉而年轻的身影 仿佛始终未曾远离 挨饿坐牢喝过洋墨水 扛枪从军反击纳粹狼  "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民& ...

  • 行走丨中条山·五老峰

    出运城往南,就能看见中条山,犹如由东北向西南的巨龙,横卧绵亘于晋豫秦之交界处.它与黄河相依而行160余公里,占据着河谷盆地的金三角地带,为中原与西北的天然分界. 我在运城修养空闲时间,走了几处名胜古迹 ...

  • 行走丨五月,赴一场田野的盛宴

    五月,特别适合去郊外田野走一走. 嫩绿的禾苗在明媚的阳光里,拔节.生长.狗尾巴草在田埂盛放,弯曲的穗儿,在微风中跳一曲暮春的舞蹈,摇曳的身姿,婆婆娑娑.紫云英.小白菊趴在狗尾草的脚边,舒展身儿,迎风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