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是宋五大名窑之一,其器底所刻数字源自一场暗算危机,高明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北宋
钧瓷中为什么花盆特别多?其外底的神秘数字又有何用意?
喜欢钧瓷的瓷友一定注意到了:北宋钧瓷的器型主要有花盆、盆托、洗、盘、炉、钵、尊等,其中尤以各式花盆、花盆托最为多见。而实际上,北宋时期的钧窑有民窑与官窑两种,即“官钧”与“民钧”。民窑以生产碗、盘、碟等日用器为主,官窑则以生产较大器型的陈设器为主,如花盆、盆托以及仿铜器造型的瓷器等。
为何钧窑要烧制这么多的花盆、盆托之类的器物?
这话还得从宋代的大Boss宋徽宗说起……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托,北宋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的第八位皇帝。不幸的是,这位皇帝对治国兴邦毫无兴趣,能力也有限,而对文化艺术却是兴致勃勃,才华横溢,是史上有名的被“皇帝”耽误了的大艺术家。
老赵在艺术上的天分不仅表现在书画领域,创造了流传后世的瘦金体书法等,在瓷器领域他也贡献颇多,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窑天青色就出自他那颗不平凡的文艺之心。而钧窑独特的窑变釉瓷也是因为他的喜好而得以传世至今。传说在宋徽宗还是小赵的时候,他就看到过色彩超级魔幻的窑变钧瓷,并为此颇为心动。待他成为宋徽宗时,他便下令在禹州(当时的钧窑所在地,现在河南禹县境内)设立了专门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的钧窑场。
成为帝王后的宋徽宗一如既往地挥霍着自己的那颗文艺心,他建宫殿、造园林,过着奢华无度的日子。史籍《汴京遗迹》中记载:“山林石壑日益高深,亭榭楼观不可胜数,四方花竹奇石,咸萃于斯,珍禽异兽无不毕有”,生动地展现了宋徽宗所设计的宫殿园林中各种奇花异石荟萃的景象。
为了配合这些园林宫殿的装饰需要,宋徽宗指定钧窑烧造了大批的花盆、花盆托以供摆设所需。并且他对进贡的钧瓷质量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只有最好的钧瓷才会被选中,而不合格的钧瓷必须全部砸碎,就地掩埋。这也是我们今天较少看到钧瓷成器的原因所在。
也正因如此,宫中旧藏中才有了较多数量的花盆以及花盆托等器物。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北宋
神秘数字
为了能够烧造好这些御用花盆等摆件,朝廷特地指派了一名杨姓督窑官亲临现场进行督管。
这一天,又到了一批钧瓷进贡的日子。杨督管带着贡瓷来到汴京并送到检验官处进行检验。杨督管在外面左等右等,始终不见贡品被放行。原来,是检验官想借此捞点油水,却不想产品无瑕可挑,杨督管又毫无行贿之意。无奈之下,检验官只好放行了。
钧窑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托,底部。图源故宫
本以为通过了检验就没事儿了,不曾想进呈到徽宗处却引得徽宗勃然大怒:神马乱七八糟的东西!大花盆配小盆托,小花盆套大盆托。来人,把那头蠢驴给我推出去斩了!
好在,有位大臣此时请求说:要不先把那头驴带进来问问怎么回事儿?杨督管被带了进来,他一看便心中明白是检验官做了手脚使了暗坏。他连忙把花盆和花盆托按原来的模样配套摆放好。徽宗一看:“嗯,不错,挺好看!”杨督管这才免于一死。
本文NO.2图: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底部。图源故宫
回去后,杨督管便想出了将配套的瓷器的外底刻上对应的数字,然后按相应数字进行摆放的办法,自此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盆与盆托不配套的混乱现象。而器物外底刻划汉字数字也成为了北宋钧瓷花盆等器物的特征之一。
据研究发现:器物外底所刻划汉字的数字从“一”到“十”都有,并且数字越大,器物尺寸越小,例:三号花盆比四号花盆大。上面两图的黄圈中分别显示有“三”和“四”字样,说明它们分别是三号和四号规格的花盆托。而所有这类器物共有10个型号,一号器型最大,十号器型最小。
来源:走遍世界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