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可以;合伙人,要慎选

合伙人,partner,就是站在同一个part里面的人。

喜欢把“合伙”挂嘴上的,未必会把这两个字放在心里。碰到一些人,动不动就说自己是谁的合伙人,或者又找了谁谁来合伙。似乎这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他们往外吹嘘“合伙”,往往在正春风得意,或踌躇满志的时候。一旦项目出了问题,或对方出了茬子,他们忽然就低调起来,恨不得立马撇得干干净净:没,没有的事;大家都不熟……

作为旁观者,看着听着,不免心生寒意。万一不小心成了故事里的“对方”,更是后悔也来不及。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看到“合伙”就连连摆手。一个项目,一个业务,能完全自己做主自己搞定,当然很好。等到发展起来,体量上去了,光靠一个人的本事,是不可能搞定的。这时候,就得寻求自己以外的资源。

合伙,是其中可选,而且有效的方式之一,我们不必自己关上这扇门。只不过,合伙人,要慎选。

就像战场上,同在一个战壕。胜利了,是战壕里大家伙的胜利。对面一个炮弹打过来,炸到的,也是这一整个战壕,谁也逃不了。只要战火未止,只要战壕还在,大家的生生死死利益损失,全部都拴在一起。作为一个“part”里的人,可以享受这个part里一切的好处,也得承担随之而来的风风雨雨。

首先,他要具备基本的信任度。而且这种信任度,必须是第一手。不是你信任的某个人所信任的,也不是听说这个人口碑好,所以信任。必须是第一手,必须是你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这种信任的基础是了解。有过往合作的经验,对彼此有基本的了解,才能去考虑下一步的合伙。如果从来没有亲自打过交道,对他完全陌生,那就先放一放。即使有很厉害很强大的背书,也不要松口。宁愿以其它的方式,尝试初次合作,也不要轻易提合伙。

其次,他要有足够的配合度。根据项目分工,合伙的各方都有自己负责的部分。对于其他部分的工作,要有足够的配合度。不能只盯着自己那一块,事事以自己优先。随着项目的的推进,资源配置会有不同程度的倾斜。在看上去不那么平均的时候,合伙人应以项目整体为重,全力配合。

再次,他要有一定的容忍度。容忍不同的声音,也容忍一定程度的错误。事情如果完全是自己说了算,那么就不存在容忍的问题。你说行就行,你说对就对,不需要忍耐或退让。但是多人合伙时,一个问题上,会有各种想法。合伙人的耳朵要打开,把不同的声音听进去。其他人也可能会犯错。在不触及界线的前提下,合伙人要能容忍这些错误。

信任度、配合度、容忍度,是对合伙人的基本要求。这三点具备,才可以往下谈合伙。当然,细节、分工、风险,该有的书面工作,一项也不能落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