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这国产新片没人能拒绝
夜宵不健康、早餐最暖胃,明天早上你打算吃什么?
早餐是一天工作的能量站,很多小伙伴就算时间来不及,也会在上班的路上打包一份带走。
藏匿在街头巷尾的早餐铺,用熟悉的滋味帮你抵御着一天可能会遇到的辛劳。
而这样的滋味去哪里找?
那必然是在《早餐中国第三季》。
这是一部以各地早餐为切入点的纪录片,铺子之前已经推荐过。
从第一季开始口碑就不错,豆瓣评分8.1,到第二季的8.9,来到第三季评分已经升至9分+了。
高分的背后除了经典的“舌尖体”外,《早餐中国》还融入了当下热门元素——美食探店。
第三季还是原来的制作团队,单集片长由之前的5分钟调整为7分钟,在做到短小精悍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早餐背后市井人情的解读。
满足你的味蕾,治愈你的心灵。
在中国,不同地域的人们对食材有着不同解读,形成了口味各异的早餐。
对山西荫城人来说,最有名的小吃就是猪汤。
真正的牛人都喜欢用自己的名字当招牌,李春生猪汤档的老板李师傅卖猪汤将近40年了。
熬汤的秘诀主要是猪骨头,再放入猪的其他零件,加入老汤,就在那炖,越炖越香。
连骨带肉要持续沸腾3到4个小时,一定要用慢火,等到汤汁变成浓白色,香气扑鼻,让人顿时就感到饥饿。
由于距离出摊位置比较远,需要带的东西又很多,李师傅需要搬3个来回才能置办齐全,所以通常情况下他凌晨3点就已经起床了。
一切准备就绪时天还没擦亮,但已经有人来摊位喝猪汤了。
口条、猪心、瘦肉、猪肝、蹄子、肠子,用汤浇热,再加入葱花、醋,来这吃早餐的人一顿三碗汤是标配。
山西人喝汤,还必须吃饼子。
李师傅非常认真地数着自己的千层饼到底有多少层?
经过仔细地计算,他查出一共是128层,开心地和老婆说,这不是“要来发”的意思么。
一口汤、一口饼,解馋除腻还能免费“续碗”,实在是妙,所以猪汤档的生意常年火爆。
“每天就是卖个500碗左右,太累了。”李师傅傲娇地抱怨着。
但总有人是你再苦再累也想要保护的,对李师傅来说男人的担当是守护家人,宠老婆更是他的人生准则。
虽然每天从5点多一直干到10点,但李师傅说最累的是自己的老婆,“她真的很辛苦,要煮肉、做饭还要看孙子,当然了,事没少做,脾气也没少发。”
然后给广大男同胞传递了自己的挨骂心得,她骂我的时候,我就躲出去。
李师傅和老婆白手起家,从相互扶持到相濡以沫,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坚持,也尊重各自的付出。
为了家人,他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可能想要做到更好。
有了理解,生活的摩擦更像是调味剂。
就这样吵着、闹着、笑着,过了半辈子。
40年没变味的猪汤中,有李师傅始终如一对家的惦念。
和李师傅一样,很多人的生活目标并非是大富大贵,而是在茶米油盐中寻觅情调。
清晨的哈尔滨,被早市商贩的叫卖声唤醒。
来去匆匆的人群中,滨哥滨嫂的豆腐脑吸引很多人驻足。
他家的豆腐脑分好几种口味,但都不贵,从2块钱到5块钱,总能找到你喜欢的。
滨哥负责调汁,滨嫂负责卖货,各管一摊的夫妻档,一干就是二十六七年。
优质的豆浆是乳白色的,表面泛着光泽,不断搅拌调到上下浓度一样就可以备用了。
清汤的卤汁,必须放东北特有野生榛蘑调味。
再加上早上现摘的鲜蘑,都是食用菌,越煮越香,入口即化。
牛肉牛骨汤,是用牛棒骨熬成的,大火沸腾后再加枸杞、牛肉、黑木耳、淀粉,听起来就是一顿大补。
这顿早餐的灵魂,在于“点”过之后细嫩、柔软的豆腐脑。
把准备好的豆浆煮开,倒入放了内脂的盆中,只需要5分钟,点脑就可以完成。
咸香的豆腐脑和外酥起层的糖烧饼是绝配。
想知道这味道好不好,光看排起的长队就能明白。
“那人乌央乌央的……”
虽然只卖到早上8点,但滨哥滨嫂可以卖光30个大盆。
滨嫂说,只要站在前面卖货,就和上了战场一样,而她坚强的后盾就是不善言辞的滨哥。
东北女人在“御夫”这个问题上,几乎未尝一败。
面对镜头,滨嫂介绍说,“我家这个有点嘴笨,让我这些年给压抑的。”
滨哥无奈地诉说着自己的小心事:
尤其是在滨嫂50多岁时,更年期了,那脾气,简直无法忍受。
导演组好奇地问,那你咋处理啊?
“忍呗,不吱声,躲!跑!”
果然,男人在家里立足最有效的方法是纵容。
滨哥眼中的滨嫂,读过大学,有文化。
滨嫂眼中的滨哥,有男人该有的姿态,不埋怨自己花钱大手大脚,只是默默地再去赚。
滨嫂说,人是情感动物,情到深处未必成眷属,但缘分来了却挡也挡不住。
滨哥滨嫂的缘分开始于一次阴差阳错的相亲,他们俩原本是想给朋友介绍对象,没想到丘比特把箭射向了他们。
滨嫂对现在的日子很满意,不差吃喝,多好。
闲暇时,滨嫂爱听《布列瑟农》,滨哥不一定喜欢,但在老婆的招呼下,也会陪着听起来。
“列车会载着我驶向前方,但我的心会停留在这个地方。”
滨哥滨嫂的爱情剔除了歌曲原有的哀伤,留下了两人对生活的憧憬。
他们带着爱的初衷,共同走向未来的幸福,而在这里吃完早餐的人也会心满意足去开始自己一天的旅程。
人生的旅程每个阶段都会面对不同的选择,所谓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
在河北河间的一家驴肉火烧店里,少东家小韩,虽然只有27岁,却已经做了10多年火烧。
他做的火烧,每层都薄如纸。
可以透光、甚至可以透字,薄到用火都能点着。
他曾经就读在河间最好的中学,却在毕业的时候选择了在家卖火烧。
小韩觉得,能读大学人的很多,但总会有人被遗忘。
而父亲需要他,这份手艺也需要人去继承。
虽说是继承,但并不是躺在前人铺的路上就可以肆意挥霍。
做火烧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站着,3平米的工作区域,脚下的地板已经被他磨坏。
最开始连他父亲老韩都有些怀疑,儿子到底能不能坚持下去。
他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不定性,而对烹饪来说耐心往往很重要。
但干了几年,他发现儿子不错,是这块料。
小韩也从不混日子,不念书的那天起,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5年买车,10年买房,现在都有了。
早餐铺中承载着老韩父子两代人奋斗的方向,多年不变的味道也无数次地开启人们一整天的幸福。
在嘈杂的现代都市中,一份物美价廉的早餐会吸引着你停下奔波的脚步。
按时起床、好好吃饭、努力工作、认真休息,用一顿早餐感受人间烟火、治愈疲惫的心灵。
留一段时间去享受,才能体会到真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