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白马后裔”寻根新思考(之二·下)
—— 狄青平蛮所率兵员与河南滑县(古白马县)无关
狄青所辖三路平蛮大军均与滑县无关
《南宁“白马后裔”寻根新思考》(之二)一文,依正史、从正面论述了——狄青平蛮所率三路大军均与河南滑县无关,收到了几位读者朋友的质疑,并说南宁市史志专家覃、郑二位,曾先后撰文并做出结论: 第一,“古山东非今山东,北宋时山东称太行山以东”;第二,“山东白马县”即今河南滑县”。还说,这是官方观点,官方结论,发给我学习,并让我针对这两个观点谈谈看法。恭敬不如从命,本着相互探讨,相互启发的态度,也作为(之二·下) 的续篇,谈几点看法。
首先,说“河南滑县官兵随狄青平蛮,留守南宁”,没有证据。不仅正史没有,偏史也没有,覃、郑二位的文章同样没有。二位依据《资治通鉴》《文献通考》等资料,以“黄河泛滥,山东灾荒”,导出白马县人去当兵;以“白马县历来是军事、交通要地”,又导出白马县人多当兵;以“滑县离宋都开封近”,又导出狄青所率部分禁军中白马县籍官兵的,如此等等,捕风捉影,以分析推测导出上述结论,不能服人。国家要求历史研究要遵循“孤证不立”原则,二位作为领导和专家,在连“孤证”都没有的情况下,依据推测做出“白马移民根在河南滑县”的官方结论,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其次,覃、郑二位文章有意避开“山东青州府”这一重要事实,有失公允。大家知道,南宁一带“白马后裔”族群中,对于祖籍的记载,一部分是“山东白马县”;一部分是“山东青州府寿光县(或白马县、庄、院、乡、驿等)”,人数比例上约各占一半。
然而,覃、郑二位只谈前者,闭口不谈后者,将大批记载清楚的祖籍“山东青州府”的“白马后裔”抛之九天云外,视而不见。
请问覃、郑二位专家,对如此众多的“山东青州府”后裔,怎么解释?这个“山东”也是太行山以东吗?
如此不顾事实,不顾大局,厚此薄彼,偏袒一方,明显带有主观倾向性,作为领导和专家,不仅观点偏颇,而且态度草率,有失身份和公允。
第三,“山东白马县”语无伦次,不成体统。说古“山东”是地理名次,指“太行山以东”(指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光大地区),无大错。古山东,确与今华南、华北词性、内涵相同。然而,既然说“山东”是地理名词,那么请问:“山东白马县”,一个地理名词 +一个政区名词,这算什么?从古至今,从“二十四史”到《四库全书》,有这样介绍和记载籍贯的吗?没有,一个也没有,因为这违反传统和习惯。一方面,古人籍贯重州(郡)不重县,如“我乃常山(郡)赵子龙也”,“狄青,汾州西河人”;难不成“我乃山东赵子龙也”,成何体统?另一方面,把家谱记载的“祖籍山东白马县”作“太行山以东白马县”解释,脱离了家谱实际,牵强附会。退一步说,当年留守南宁的“白马后裔”先祖,以“我们的祖籍是太行山以东的白马县”告诫子孙,是不是有辱古白马县人?有辱“白马后裔”的祖宗没文化?
第四,广西300多万“白马移民”中,99%的都记载“随狄青平蛮入桂”,这样“一刀切”的记载可能吗? 95%的氏族都在26代人以下,每代人平均37年以上,与狄青年代严重不符!“事出反常必有妖”,不顾事实存在,不作全面、深入研究,仅凭主观推测做出结论,不可取。
笔者始终认为,“白马后裔”是一个复杂的联合体,“山东白马县”可能是讹传,都需要多方面研究,深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