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凭什么能屹立三十多年不倒?
最近读了《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这本书,据说这本书是唯一华为官方授权认可的,200多页的书,花了八个多小时才断断续续读完,谈谈自己对书的理解。没有逻辑,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1.作者的文笔很一般,给人感觉像是老国企文书工作者的作品,句子冗杂,干枯无趣。这样的文笔浪费了一手的素材,财经书本来可以写得更好的。
2.书的大纲逻辑不太清楚,一般写公司发展史更多是按照年份或者大事记来写,这本书将时间轴揉碎按照主题写倒也没问题,但是每一章的主题更像是作者人为分类的,以至于有些东西前后来回写。
3.一本客观的书,尤其是为企业作传性质的书应该有正面有负面,这本书几乎都是在讲企业改革多么雷厉风行,生存多么不易,写得太满了,不见有反思,也没有给读者留思考的空间。
4.尽管如此,书中还是有很多内容值得一看的,因为这本书把华为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讲的很透彻。
普通的螺丝钉员工可以从中了解到公司的组织框架和决策逻辑,开阔一下思路,不要局限于手头的工作。
管理层尤其是老板更是应该读一读,毕竟管理一个近20万员工的公司这样的能力不是谁都有的,而且公司的改革办法、企业文化的建立到巩固,这些都可以借鉴。
5.我们总是对喜欢喊口号、天天培训的企业有偏见。其实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这样的“洗脑”过程必须要存在,因为一个公司有十几万的员工,每个人各自有自己的特点,要把他们的力量拧成一股,才能带动公司向前。
用口号、培训的方式不断重复企业核心理念,可以高效地去个人化,达到快速“洗脑”的过程,这样员工对企业的付出是发自内心的,真正以公司为家,而不仅仅是靠外部利益驱动。这就是为什么早期华为很多员工自愿在公司打地铺,他们是自愿的。也是华为员工凝聚力很强的原因吧,是华为的优势所在。
这个愿景是如何产生的?吹牛,论道;先是一个人讲,一群人将信将疑;反复地讲,少数人信了;持续地讲,更多人也信了;20多年不厌其烦地讲,10多万人被卷进“晕轮效应”中,结果这个吹出来的“牛”或者“愿景”就被衍化成共同的组织情绪。
青年人的天性非常符合集体无意识哲学。但青年人的狂热如果总是被“乌托邦”的幻觉击碎,被“海市蜃楼”警醒,他们也最容易走向集体的反叛和个人主义的疏离。所以,组织的愿景必须宏大,这样才能点燃青年人心中的火焰;但组织又必须将愿景付诸行动,付诸个体激情燃烧之后的奋斗;唯有个体融入群体之后的一致奋斗的行为,才有可能使“吹牛”变成现实,使“不可能”的未来变成实实在在的“通天塔”。
6.一个企业的管理风格是受管理者个人人格影响极大的。任正非本人四十多岁创业前是技术副团级干部,这决定了早期在华为的半军事化领导方式。
任正非欣赏福特公司“蓝血十杰”,那是十个出身哈佛的二战英雄,将数字化管理模式引入福特公司,使福特公司起死回生的故事。
媒体总将华为和任正非联系起来,而任正非却总是强调,华为不是家族企业,凭借一套系统的管理流程,华为随时可以从头开始。这就是管理者的视野高度,这些理念是他一手打造的,就是为了让企业能够离开自己也独立运营下去。
领袖意味着抉择。所以,在众多领袖人物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显而易见的品质是:果断,甚至武断;敢于拍板甚至独裁。
乔布斯曾经说:“我认为那种领导团队集体决策的办法很愚蠢。这会延误产品的上市时间,同时也是推卸责任的表现。”
7.看书时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于华为在改革时的魄力。
如IBM在华为推行的管理变革进程,改革会使一些人丧失权力,还会打破员工已有的思维习惯,每小时300~680美元的费用,无论时间成本还是人力成本都巨高,所以遭受很多压力,但是华为高层相信,如果变革这事是对的,阻力再大也要去做。这场管理变革进行了17年,但管理的流程化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内耗。如改革之前华为的版权意识就还是国内的混乱状态,如今在知识产权上可以走在世界前列。如今看来这场改革是很值得的。
书中提到的改革办法,如今看来依旧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找到一个小切入口,先行实验,即使失败了,震荡也会最小化;而成功了,则会以“阶段性成果”激励参与变革的人群,并形成广泛的示范效应,这是华为开展变革的经验之一;
培训。在变革方案形成之后,进行大规模的,涉及研发、市场、供应链、财务等各体系中高管的全面培训,
变革之初,暂时规避貌似成功同时又是公司核心业务的部门。阻力最小,成效也最显著。
8.在公司能做到高层的领导,都是有共性的,强势、不切实际、自我感觉良好、有主见,甚至有点武断。而且一定是孤独的,因为决策风险是没有人可以分担的。
从底层员工的视角来看,很烦这种一意孤行的领导。但高层领导就是负责价值导向、做宏观目标,中层负责细分目标下发任务,底层去执行任务。在其位,谋其政,有多高的职位就该承担多大的责任。
“高层要有使命感,中层有危机感,基层要有饥饿感”这是华为倡导的组织文化,仔细想来确实是这个道理,这样每个员工都能有紧迫感,让“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进一步贯彻实施。
企业管理哲学”代表着顶层的“形而上”的设计,这是任正非等少数人的特权,他和他们必须天马行空,多务虚少务实,勤于思考、思辨,仰视星空,着眼于未来。
“方法论”则是制度的建设与架构,这是高层管理者全力关注的问题;领袖是务虚主义者,管理层则代表着“功能派”,他们必须对企业领袖的哲学思考具体化、技术化以至固化。
9.人情味的缺失看起来也像是华为的一个特点,这一点在舆论看来是缺点,但是对于公司经营来说,是必要的。
任正非曾明确说过“不迁就有功但落后的员工”,在华为停滞就意味着落后,所有人都必须处于奋斗状态。
1996年春节前,华为要求市场部每个人交2份报告,一份述职报告,一份辞职报告,公司必须批准其中一份。
2007年,华为内部宣布,所有工龄超过8年的员工,必须在2008年元旦之前,办理主动辞职手续,辞职再竞岗,重新与公司签订1~3年的劳动合同。
这在如今看来是严重违反劳动法、毫不顾忌员工权益的做法,在当时也同样掀起了舆论大波。但是当时华为为了实现改革,抵住媒体压力和企业内部的压力,硬是实现了两次人员大调整,事实证明这样的调整于公司的发展是有利的。
10.企业和员工是双向选择的,这一点在华为更为明显。书中写到,有的员工要在战乱地区忍受随时被轰炸的风险来维护公司的设备,而且连续几个月在那样炮火连天的地区。网上更是有很多老婆生孩子都没空回去看,吃住都在公司的案例。更不用说中、高层的管理者随时都可能被降职或者调离如此的不稳定因素存在,这样的职场环境一般人都无法忍受。
但是华为的员工不仅选择了这种生活,而且发自内心地愿意为公司奋斗,是因为华为不仅给了自己物质上的报酬,而且还赋予了员工精神上的满足。
无法接受这样企业文化的人,也注定不能在华为长待,这样的双向选择本身就是一种筛选机制。
员工会给企业带来价值,企业也会反过来塑造员工。相信这些为公司拼命的员工也获得了相应的收获,无论是职场的成长还是薪资报酬上。
11.“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华为的命运也是如此,早期的发家借力了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浪潮,但是一个民企能在夹缝中生存下来,三十年的时间,成为世界级公司,更多靠的还是自我的奋斗。
华为作为一个未上市的“民企”,身上却混合着国企和外企的风格,这是三十多年来时代的烙印。华为身上的“四不像”,恰恰是它独树一帜的风格。当一个企业很强时,它的风格就会成为标杆。当它没落时,风格是替罪羊。资本自己会说话。
12.华为早期宣扬“垫子文化”,公司有垫子随时供员工醒来就工作睡了就打地铺。这样的奋斗文化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产生的,首先老一辈的对待工作的态度就是那样兢兢业业,其次当时的华为需要的是狼性、是打拼精神。
华为的董事、EMT成员一半以上有精神压力相关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中层领导每年10%的末位淘汰。所以不能只看员工持股年薪上百万不看付出,起码这样的公司有付出就有收获,而很多公司付出却没有收获。
如今劳资关系变化,员工福利、个人权益在世界范围内都被重视。这样的企业文化和高薪肯定还会吸引很多人加入,但如果没有改善的话,前段时间裁人事件背后的隐患会在以后继续凸显出来。
不过这么多年来,华为历经众多公关危机,这次虽然舆论上大肆声讨,对华为来说,只不过是蚊子叮大象而已。
13.目前国内要想学习谷歌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除非是拿着投资人的钱使劲砸,不然大多时候可能还是要靠华为这种上下高压、全员奋斗的形式才能维持生存。这大概是工会和人权不健全,经济发展到某种程度的必经阶段。资本金鼓吹996,普通员工只能在网上声讨却改变不了社畜的命运,毕竟屁股决定脑袋。只要有高薪,大批的人还是会主动选择996的,现阶段这个问题似乎无解。
14.一些小企业老板总爱跟员工洗脑,要学习华为的狼性文化,你咋不说学习华为“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工者有其股”的薪酬体系呢,净学点折腾员工的东西,就是学不到人家的核心。
15.写企业的书,在读的时候总是觉得很局限。因为作者很容易陷入结果导向的思维状态,当企业兴盛时,一切都是它成功的原因。实际上企业的成功原因多是复杂的,同时也需要“借势”,而这一点很难去界定哪些是靠自身努力哪些是借了经济红利。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这种书仅限于开阔思路。
看看任正非读哪些书:
他最大的爱好就是阅读和交流,读的书涉猎很广,从政治、经济、社会,到人文等各方面,中外历史方面的书读得最多,而最少的则是小说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书刊。
任正非说:“小说太假,不真实,管理的书都是教授们闭门造车,读了限制思想,真正的管理哪是几条原理那么简单。”而与各色人等的思想交流更是他最重要的工作内容。
合上书,多出去和人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