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父母不焦虑,是家庭教育的“定海神针”

文/学乃身之宝
《通往未来之路》一书中强调,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积累越发快速、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人们谈到未来,往往会陷入焦虑,而当人们认定“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时,教育的焦虑和发展的焦虑,就在父母身上彻底实现了“合体”。
也就是说,父母会因未来的不确定性,担心孩子无法适应社会,甚至害怕被社会淘汰而产生教育焦虑,同时,家庭教育又是一个复杂且艰难的系统工程,父母会更加焦虑不安。
比如,孩子成绩不好,他们担心输在起跑线上;孩子独立性差,害怕离了自己什么都做不了;孩子不善表达,又着急交不到朋友等等,这些现实问题都会触发父母焦虑的神经。
《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做不焦虑的父母》(简称《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就是一本帮助家长们真正远离育儿烦恼、改善亲子关系,以平和的心态帮助、培养孩子成长,同时实现自我成长的书籍。
《给孩子恰到好处的爱》这本书的作者是全美知名专栏《这才是真相》的作家、《波士顿球报》畅销书作者,GATAEHOUSE的长期专利作家丽莎·舒格曼,书中内容是她以十几年从事儿童教育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针对5~8岁孩子学习、交往,以及自我成长等18个教养误区,并追根溯源,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教养建议和解决方法。
丽莎·舒格曼以十几年小学教师和两个孩子母亲的身份提醒家长们: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养育”出完美的孩子,而是培养具备自我调适能力,能够勇敢、从容、乐观地应对生活带来的所有挑战的孩子,同时,父母能够传授给子女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跌倒”以后可以重新站起来,继续前进。
而做到这样的教养成果,前提是父母做到不焦虑。
1.做不焦虑的父母,需解读自己的焦虑
焦虑作为一种情绪,本身并不是坏事,因为它可以是促进我们做事的一种动力,只是我们要把它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影响到日常工作生活和交流,没有导致障碍性行为才行。
对于焦虑中的父母,很可能有持续性焦虑,对孩子的问题敏感易怒、没有耐心,以及容易激动等,而这时的焦虑就超出可控范围,需要调整了,因为这样的生活状态不仅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还会把自己的焦虑情绪传染给孩子。
而父母要摆脱焦虑,需先解读自己的焦虑。
焦虑的背后一定是恐惧;焦虑是我们对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的负面想象。
应对焦虑,需要翻译出其背后的“负面想法”。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产生焦虑,其背后的恐惧大致有以下几种:
其一,如果孩子成绩不好,担心孩子没有好的未来。
其二,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害怕别人说自己是不合格的父母。
其三,如果自己惩罚孩子,觉得孩子会恨自己,有自责或愧疚心理。
丽莎·舒格曼告诉父母,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成绩不是第一位的,因为幼儿园是孩子学习基本生存技能的场所,而这些技能是他们融入真实世界所必须具备的。
对于担心自己做不好而产生的焦虑,丽莎·舒格曼认为,那是父母完美的想法导致的。没有完美的父母,父母教育孩子需要设定行为界限,让孩子学会承担后果,那是父母的责任。
当父母把“成绩不好,就没有好的未来;孩子不好,就否定自己”等负面想法翻译为合理客观的信息“成绩不是第一位、没有完美的父母,且父母需要给孩子适当的惩罚,设立界限”,就会理解自己的焦虑,且为摆脱焦虑打下良好基础。
心理学中有个“合理情绪疗法”,也就是ABC疗法。A代表正在经历和发生的事情,B代表一个人的观念和想法,C代表一个人的感受和行为。A和B加起来,才导致了C。我们无法选择A,要想让C有改变,唯一可能去改变的就是B,也就是观念和想法。
可见,父母合理解读焦虑的过程,就是转变“负面想法”走出教育误区的过程,而这也是通过反思自己的观念和想法,调节情绪的过程。
2.做不焦虑的父母,需清楚家庭教育的本质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养,是让孩子独立自主。
家庭教育的本质是指向分离。
做好分离,不仅是孩子的事情,更是父母的事情。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分离焦虑,最早发生在学龄前的孩子身上,比如孩子入园时,会哭闹,就是害怕离开父母出现的焦虑反应,而这样的心理状态大多是暂时的。这种分离焦虑的时间长短取决于父母,关键在于父母如何控制自己的自我。
也就是说,孩子能否应对好分离焦虑,和父母能否处理好自己的分离焦虑有直接关系。
因为有些家长不愿和孩子分离。
他们害怕孩子离开自己,过不好,也担心孩子不需要自己,自己在孩子心中地位的下降。
针对这样的父母,丽莎·舒格曼给出的建议是,学会放手。
比如,用哭喊式育儿法(具体做法是父母先等孩子哭五分钟再去安慰;下一次,等十分钟再过去;之后,等二十分钟……以此类推,直到孩子可以独立做自己该做的事)破解孩子(那些对父母依恋比较强的孩子)认为“自己一哭闹父母就会来抱”的认知,并强迫自己变得“狠心”;父母可以制作类似”我很想你”之类的甜蜜便签放在孩子身边,以帮助彼此减少分离焦虑;尽力心平气和应对孩子的社交表现(在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吵架,不守规矩等),因为那是阶段性的,等等。
父母只有学会放手,才能学会更好地爱孩子。因为孩子只有顺利与原生家庭分离,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这才是真正地爱孩子。
就像武志红老师说的:“所有的爱都指向亲密,唯独父母对孩子的爱指向分离。父母越是爱孩子,孩子走向分离的时候就越容易。”
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必须照顾,随着孩子能力增长,父母要做的是后退和放手。
3.做不焦虑的父母,需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前面说了,父母明白家庭教育的本质是指向分离后,应该学会放手,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独立成长。
但这里的放手,并不是放任,因为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
而让孩子独立成长,父母还要明白“课题分离”这个概念,然后才能尽可能做好孩子的榜样,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达到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目的。
课题分离,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提出来的,意思是谁的课题谁负责。
孩子的焦虑,需要他们自己慢慢化解;学习不好,需要孩子自己承担责任;父母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那么,在帮助孩子独立,以及缓解自己焦虑情绪方面,父母要做好什么呢?
首先,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更好地与孩子沟通。
丽莎·舒格曼在书中说到“选择性聆听”这个现象,意思是孩子在接收父母传递的信息时,会有选择性的,不是每句话都能听到的。
这里当然有孩子熟视无睹的情况,但同时也是真实存在的现象,因为孩子独立自主能力逐渐发展,他们会本能地认为自己不需要再听大人的话了,于是会导致父母教育孩子的难度系数直线上升。
这时候的父母,如果希望孩子遵从自己的意见,试图吸引他们注意力,就需要注意把握自己表达的方式和分寸。
其一,父母要反思自己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到底是孩子真正需要的,孩子自己需要的,这也是前面说的课题分离的问题。其二,父母要明白,有些孩子就是故意用忽视父母的行为来吸引父母的关注,所以家长要做到精准把握儿童心理。其三,父母在遭遇沟通危机时必须保持冷静,即便孩子不予回应,也要保持心平气和,这是态度问题。其四,父母和孩子可以玩听觉游戏,即通过提供正向的激励来让聆听的过程充满乐趣,比如允许孩子比平时多看10分钟电视等,让孩子听自己说话。其五,父母和孩子做好沟通这件事,最需要的就是耐心,足够的耐心。
在建立有效亲子沟通方面,丽莎·舒格曼给父母最好的建议是,少说、多听。
其次,父母要明确一些界限,做到坚持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父母焦虑的是孩子沉迷游戏或手机上瘾等问题,而对于这样的问题,丽莎·舒格曼认为,关键是父母对这些科技产品的使用设定界限。因为只有明确了界限,孩子们才能准确把握适合自己年龄阶段的学习和生活重心。
其一,父母要看到科技驱动的社会能为精通技术知识的孩子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其二,父母要做的是设定界限,以避免孩子的注意力都让科技产品夺走,浪费时间,耽误学习;其三,父母设定的界限要让孩子清楚科技产品的使用范围及其正确用途;其四,父母制定的规则,全家人都必须遵守,比如吃饭时不允许看手机等。
考虑到游戏对孩子的巨大吸引力,父母要做好规则或明确界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监督执行,要坚持原则。
再次,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对于5~8岁的孩子,父母可以试着让孩子做些家务,因为这样的锻炼可以让孩子更快地走向独立。
丽莎·舒格曼在书中说到,她女儿五岁时就学会了医院床单的折角铺叠法、从车上卸载从超市采购的生活必需品、摆放餐具并帮着做饭等等,这么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体会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并学会换位思考,知道站在爸爸、妈妈或他人的立场看事情、想问题。
通过鼓励孩子做些适量的家务劳动,以此锻炼孩子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
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在承担家务活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自豪感,那是自信的来源。
期间,父母要信任孩子,相信他们可以完成“任务”,这份信任也是一种认可和尊重,这对于孩子今后走进社会,融入群体都是非常有益的。
丽莎·舒格曼还强调最重要的一点,即父母要顺应孩子的天性,且明白“任务”的难度、尺度和界限,这对父母是一种挑战。
总之,无论是和孩子有效沟通,还是设立界限或制定规则,以及让孩子做些家务,都是帮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而这就是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
写在最后:
丽莎·舒格曼认为,每个人,尤其是孩子,都是家庭环境的产物。
而最好的家庭氛围,就是父母快乐、恩爱和不焦虑。快乐的父母养育快乐的孩子。因为快乐的情绪总是从父母逐渐传递给其他家庭成员,这也是父母需要从孩子年幼开始,向他们言传身教快乐的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其实,家庭教育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而父母不焦虑,就是家庭教育的“定海神针”。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