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城墙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全长14.4公里,是我国现存的仅次于南京城墙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该城墙在历史上屡毁屡建,现存的为184年1所建,仍保持着元、明时代的建筑风格与规模,是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封城墙始筑于唐代。据《宋史》等文献记载,永平军节度使李勉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对南北朝时期的汴州城的扩建,确定了今天开封墙的基础。扩建后的汴州城,周长二十里百五十五步,计有城门10座,规模宏伟,坚固宽广,气派十足,为五代之梁、晋、汉、周和北宋建都开封创建了条件。
清朝时开封大南门
日军占领时开封南大门
北宋时期开封城墙作为当时都城——东京城之里城,在五代尤其是后周之基础上不断增修,除仍有10个城门外,在东西两面还有两个水门,其位置也大致与今日开封城相同。现代考古资料表明,里城东西墙与今日开封城墙东西墙相叠压,位在一条线上。
1948年解放军攻占时的大南门
金代末年,城垣败落。金人第二次迁都开封以后,为强化城防、抵御元军进攻,不断对里城加固维修、将里城北墙和南墙分别向外扩展。东西墙仍用北宋旧城垣,仅稍稍加高修筑。金人扩修后的开封城,奠定了今开封城墙的规模。在全力守御达一年之后、终被蒙古军攻破。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重修汴城。至正十七年(1357),元将泰木花为防止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攻城、将城门13座中的8座,用砖土堵塞,“只留5座,以通往来”。
1977年拆除的宋门
1958年拆除的曹门
明代洪武元年(1368)重筑开封城墙,周长二十里一百九十步,高三丈五尺、宽二丈二尺,城外有深二丈、宽五丈的护河绕,城门口在护城河上修有吊桥。环城修“敌楼五座,俱有箭炮眼,三方四正,十六邪”。据《如梦录》记载,还修有“大城楼五座,炮楼四座,星楼二十四座”俱按中国传统的二十六星宿布置、上应天象。另外,修有“样铺十座,窝铺五十四座,炮楼十座,周围四千七百〇二丈,数目较宋金时期大减,保留了元的基址。东面有门两座,其余三面各开一门。东面一称曹门,位置偏北,因通往曹州故名,上有“迓祥”内匾一块;另一门称宋门,位置偏南,因通古宋国归德(今商丘)而得名,上有“宜春”内一块;南门谓之南薰门,位偏西,意取《孔子家语・东》“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兮”之句、有内區一块,上书“中原胜概”四字:西门名大梁门,唯有此门正直,内一块、上书“永丰”二字。北门名安远门,位置偏东,内匾上书“拱辰”二字。五座城门互不对应、故有“五门不对”之说。五门中又因安远门通延津、大梁门通中牟,曹门通兰阳(兰考)宋门通陈留,南薰门通尉氏、通许,故又有“五门六路,八省通衛”之称。古人称汴梁(开封)为天地之中枢、八方之要冲、腹心之要地、从明代城门的开设上,可以窥见此种说法的某些历史的合理性。
大南门
明崇十五年(1642),闯王李自成率百万义军三次攻打开封,在近6个月的时间内、用挖城、火攻和炮击三法轮番攻城,明军则建楼橹、立炮台、备飞石据城拼死抵抗,城墙成为方激烈争夺的主要战场。今天登上开封城墙,墙顶外侧一字排开的炮眼、城垛及遍布全城的痕,似乎都记载了当年曾发生在城垣上的那段惨烈的战事。因义军攻城志在必得,中官军竟掘开黄河,企图以黄水淹没义军解围、却给开封人民及开封城城墙带来了灭顶之灾。黄水几与城平,凄风苦雨,水面万尸漂荡、城中37万人仅剩3万,墙数堞隐见,如同末日降临。水退后,城墙俱被泥沙围拥地下,垣形甚,残破不堪。
大南门瓮城西墙顶部
大南门瓮城东墙顶部
清康熙元年(1662),重修开封城墙。这次修复主要是在明代城墙的基础上进行重筑加高使原来破败的城墙焕然一新。此后乾隆四年(1739)、十二年(1757、十九年(1764)又重修。到了道光二十一年(1841),黄河再次决口,围城8个多月,城墙被水侵蚀损坏严重,旧城无法再用,遂于第二年重修,这就是今日之开封墙。据文献载,周长二十二里零七步,高三丈四尺、女墙高六尺、上宽一丈五尺、底宽二丈,内外一色巨型青砖所筑,每砖为45厘米x24厘米x12厘米,重约25公斤。全城共有马面84座,角楼4座、城外有深3.3米广约17米的护城河、其城门“营建如旧制”,仍有5个城门、且名称也与明代相同。1928年,为适应近代交通之发展所需,在南门东边另开一门,直对北门,俗称小南门。以后又陆续另开多处,现共有10个城门。1931年,拆去各城门楼。
北城墙与护城河
一个半世纪以来,开封城墙仍保持着原有规模和风貌。据1993年实测,现周长14.4公里,高10余米。其中地面以上高8米,被黄沙淤没地下3米以上,上宽5米,底宽1320米,凡有81座马面,在曹门、西门两侧各保留有马道。墙体内外坡均为1:0.25,外部为青砖砌护,内坡为筑,表面为0.5米厚的合土夯筑的保护层。大南门为唯一保存下来的瓮城,周长400余米。护城河东,北两面业已堵寨、西、南两面保存尚好。
东城区
开封城墙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和智慧的结晶,反映了祖先高超的建筑艺术。开封城墙屡毁建,但城址没有移动,这是我国古都建设史上少有的实例。开封城址自秦汉以来就基本固定,不像西安、洛阳等名城城址移动较大。有史可考的城址规模及城址坐标,最迟在唐代就已固定。公元781年,李勉对南北朝时的汴州城的扩建,是开封有史以来明确记载的第一城垣。此后五代都城、北宋东京里城、金汴京城和元代汴梁城,都是建造在它的基础之上的,历经明清至现在1200多年(若从南北朝计算则为1500多年)。虽历经兵燹与水患,城市屡毁屡建,但城址基础没有移动,这是我国城市建设史特有的宝贵实例。
西城墙蹬道
西城墙
西城门
80年代末,开封宋城考古队对宋代里城和开封城墙进行了文物勘探和试掘。结果表明,开封城墙是建筑在北宋东京里城基础之上的、东西墙与明清城墙相重叠。考古队对现存明清城墙进行了解剖。发现距地表11米宋代砖瓦层之下仍有一层夯土层。结合文献准测、宋里城下面的夯上层为唐代之汴州城。由此掲开了开封城市演变的关系,即汴州城→东京里城一开封城墙。使“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压了数道城”的历史传说得以揭示。
西城墙水门
西城墙敌楼
开封城墙是开封市城市防洪的第三道屏障。开封城墙在明代以前主要是抗敌防御之工事。明清以来水泛濫,城墙则又具有抗敌、防洪御沙之双重功能。它在历史上曾多次起到防洪作用。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河决祥符、深夜水抵城下,城内官民遂将5座城门堵住。城外洪水一望无际,四面不见村落。经全力守城、尽管洪水围城8个多月,但开封城内人民则幸免大的水患。1977年大雨,城周围河床泛滥、洪水进城。市民用草袋装土把西门、曹门等堵上,域外洪水不能入城,再一次避免了洪涝灾,保证了居民生活和社会生产的正常进行。据记载,黄河自金代以来在开封决371次,开封城被洪水困达15次之多,而洪水进入城内的只有4次可见城墙在城市防洪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所起的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