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瑞士人的奇特战术:敌人来了钻要塞,坦克专注反汽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掀起了一股设计新型装甲车辆的风潮。进入1930年代后,身为永久中立国的瑞士眼看周围的轴心阵营日益做大,为提升国防实力,抵御日后纳粹德国、意大利等国潜在的入侵,瑞士主动派出代表团与欧洲各国接触,以求买到合适的坦克。
二战爆发前,瑞士陆军的装甲部队尚在使用法制FT-17轻型坦克,该车于1921年进入瑞军中服役,被称为“莫斯基托”(Mosikito)。1934年至1935年间,瑞军向英国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订购了一批M33/34型轻型坦克,并将其命名为34/35型坦克,专门用于边境巡逻与侦察。不久后,瑞军便感觉该车的火力、装甲过于薄弱,甚至难以抵御重机枪的射击,随即再次派出代表团,分别前往埃森的德国克虏伯公司、斯德哥尔摩的兰德斯维克(Landsverk)公司进行考察,以寻找新车来替换34/35型坦克。
一番考察后,瑞士人购买了一辆兰德斯维克L-60进行技术测试,但逛了一圈下来并没有淘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坦克。不过,瑞士代表团在斯德哥尔摩逗留期间,意外得知瑞典方面准备采购捷克斯洛伐克CKD公司的AH-IV超轻型坦克的线索,随即前往布拉格参观。
【瑞士陆军使用的MFT-17“莫斯基托”轻型坦克,主武器似乎是一挺MG08水冷机枪,而非法军的“皮托”37毫米坦克炮】
【瑞士陆军的34/35型坦克,该车采用板簧悬挂系统,配有一挺7.7毫米的维克斯机枪自卫】
【瑞典陆军的兰德斯维克L-60轻型坦克测试照,该车配有一门20毫米“麦德森”机炮,同时配有一挺同轴的7.92毫米“麦德森”机枪自卫,装甲5至15毫米不等,最大时速45公里】
与当时欧洲的很多国家一样,瑞士陆军选择直接购买他国坦克使用,而不是另外开发生产线,研制国产。1937年,瑞士军方开始与CKD公司联系,表示他们将在当年下旬考察该公司,寻求订单。想赚钱的CKD公司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他们先是向瑞士军方提供了一些AH-IV超轻型坦克及TNH-S型坦克的技术资料。待瑞士代表团于当年9月访问时,公司便向瑞方提交了一份60辆AH-IV超轻型坦克的方案,这批车辆与瑞典陆军采购的版本相似,本以为能吸引到客户。但瑞士方面经过考量后认为,该超轻型坦克体积过小,难以穿越险峻的阿尔卑斯山脉,因此拒绝了CKD的方案。
瑞士方面提出的要求是:新式坦克的重量不超过6吨,装甲约24毫米,使用一门20毫米瑞士产机炮及2挺马克西姆(又称马克沁)机枪自卫。巧合的是,CKD公司当时正与拉脱维亚、秘鲁方面接触,准备出售一款代号“LTL”(捷克斯洛伐克方面出口名称)的坦克,与瑞方代表团提出的要求相近,于是便将该方案提交给他们,很快就签下了订单。
【TNH坦克,该车是CKD公司与斯柯达竞争的代表,属Vz.38轻型坦克的前继型号,全车采用铆接工艺,车体正面厚15毫米,侧面厚12毫米,配有一门37毫米主炮,车体有一挺ZB-37型机枪自卫,主要出口伊朗】
【伊朗陆军中的TNH轻型坦克,该车一直在伊军中服役,直到1957年才被苏械所取代】
【AH-IV超轻型坦克,该车全重约3.9吨,正面装甲6至12毫米,主副武器都是捷克制,位于炮塔的是7,92毫米Vz.35/37型机枪,而车体的则是Vz.26/30型机枪,该车最大时速45公里,成员2人,由CKD公司生产设计,总行程170公里,主要用于出口】
【瑞典陆军装备的AH-IV超轻型坦克,与原版不同的是,该车车顶增设了一个车长指挥塔,同时自卫武器也从7.92毫米的捷克货,换为双联瑞制8毫米M/36机枪,正面装甲强化至15毫米,同时更换了新引擎,时速可达60公里,总行程增至200公里】
【LTH坦克的测试留档照】
新型坦克本来准备使用20毫米厄利孔机炮,但瑞士军方对该炮的性能并不满意。于是,CKD公司又根据对方要求进行修改,而这些经过严格测试后的车辆被称之为“LTL-H”(也被缩写为LTH),瑞士方面总共订购了24辆车,其中12辆车在捷克斯洛伐克制造,配有119马力的斯柯达-布拉格EPA型发动机,但没有装备火炮、观瞄设备。另外12辆车在瑞士制造,采用瑞士自产的CT1-D SZ1007型引擎。而上述24辆新车的所有武器观瞄设备(24毫米38型机炮、MG38型7.5毫米机枪及M25型7.5毫米机枪)统一交由伯尔尼的布伦(Waffenfabrik Bern)武器厂制造。
完成后,这些车辆被瑞士军方命名为“39型坦克”,正式交付部队使用直至1960年代才退出现役,
39型坦克与当时欧美各国的坦克布局类似,发动机单独置于后部,成员位于车体前部,且在底盘上装有一个可旋转的炮塔。车体、炮塔前部装甲为32毫米,侧面15毫米,车后则是8毫米。
39型坦克一共有3名成员,分别为驾驶员、炮手、车长。炮手既要操作主炮左侧的7.5毫米同轴机枪,也要负责装填、发射20毫米炮弹。而车长除了指挥战斗外,还可以使用车顶圆形观察塔上的7.5毫米MG38对敌射击。
车体位置同样配有一挺MG38机枪,但由谁来操作并不清楚(因为驾驶员位于车体左侧)。按照外国军迷的推测,一旦同轴机枪、火炮发生故障无法使用时,炮手可以下到车体右侧继续使用机枪还击。
39型坦克车体每一侧都有4个大型负重轮相连,采用板簧悬挂设计,而驱动轮、变速器则装在车辆前部,该车最高时速为45公里,最大行程200公里;越野时,该车时速降至20公里,最大行程120公里。
【39型坦克实物,摄于瑞士北部的富尔·罗伊恩塔尔(Full-Rheuental)的一座军事博物馆内】
【39型坦克车体正面特写】
【一组39型坦克悬挂及车体后部引擎特写】
【39型坦克炮塔后部特写,可见其圆球型的车长指挥塔及7.5毫米MG38机枪座,印刷的CH应是“捷克斯洛伐克”的缩写】
【39型坦克的三视线图】
39型坦克的主武器是由布伦武器厂生产的41型24毫米机炮,该炮采用弹匣装填,每个弹匣装有6发炮弹。根据瑞方测试,该炮可在150米的距离上击穿43毫米的均质钢板,炮口初速约900米/秒。41型机炮同时配发有训练弹、曳光弹、高爆弹药,可根据攻击目标的不同切换弹药。
【41型24毫米机炮实物(左)及其炮口制退器特写(右)】
1939年,39型坦克正式进入瑞士陆军服役,被编成6个坦克支队,序号1至7(缺第3支队),每个支队编有4辆坦克。1940年时,这6个坦克支队被重新编入3个坦克连中,每连划入一个轻型旅继续服役。
二战结束后,瑞士陆军虽坚守中立,但军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已远远跟不上时代。1948年,瑞士开始重整陆军体系,将原先的3个坦克连解散,并在1949年时把原先的3个坦克连改称为第31至33自行反坦克连,并给这些单位列装了G-13型坦克歼击车。
【G-13型坦克歼击车,该车在德军中被称为“追猎者”(Hetzer),是由38(t)坦克底盘改进的坦克歼击车。二战结束后,捷克的CKD、斯柯达等工厂战时剩余的坦克底盘与火炮拼接出一批实车。1947年至1952年间,瑞士陆军共引进158辆该型坦克歼击车,配发下属自行反坦克连使用,直到1970年代除役】
【G-13型坦克歼击车与原版最大的不同,在于将火炮换为StuK40型75毫米反坦克炮,同时给炮口加装了制退器,原先的遥控机枪也被拆下,改为车长指挥塔与观瞄装置,车体侧面装有裙板以及备用负重轮、履带板,并在车后有一挺外置机枪,这是与“追猎者”最大的不同】
【彩绘:采用三色混搭迷彩的39型坦克】
【瑞士图恩军事博物馆内展出的39型坦克实车】
【1940年代的一次阅兵中,正穿行在伯尔尼街道上的39型坦克】
【在阿尔卑斯山下参与军事演习的39型坦克群】
【使用M6型牵引车牵引的一辆位于挂车上的39型坦克,可能是因为机械故障需要移送后方检修】
【正在进行越野测试的39型坦克】
在静观欧洲战场上的一系列大战后,瑞士人很快发现,自家24毫米机炮在面对苏、德两大阵营的滚滚铁流时已经不是那么可靠了。随即,开发新式坦克炮的项目被提上了日程。1941年,瑞士军方计划升级现有的39型坦克,并将口径确定在47毫米,定型为Pak41型47毫米坦克炮。经过漫长的测试,1943年4月,技术部门终于提交了关于新型炮塔的设计方案。
按照瑞士工程师给出的方案,该炮在100米的距离上可以击穿60毫米的均质装甲,穿甲弹弹重1.75公斤,弹药初速为750米/秒。为了能将新式火炮装上39型坦克的底盘,新炮塔的座圈很大。其前部装甲仍为30毫米之间,但侧面却仅有8至10毫米,后部同理。与前者相比,新式的47毫米炮塔使用焊接工艺替代螺栓连接,借此减轻重量并更有效地保护车组成员。
瑞士军方对于新式炮塔的设计十分苛刻,要求新炮塔能在一次测试中直接装上39型底盘而无需修改。可当时正值战争,瑞士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修筑阿尔卑斯周边的国防线上,导致技术部门根本没有足够精力投入到新式炮塔的开发上。直到1945年,一个47毫米的木制炮塔才被装上坦克进行测试。
此时,口径小的47毫米炮已然落伍。最终,升级39型坦克武备的计划就此告吹。1945年底,瑞士军方宣布将所有在役的39型坦克转为训练车辆后,设计出来的47毫米原型炮塔被回炉炼钢,成为了昙花一现的历史。
【装备47毫米新式炮塔的39型坦克测试照,炮塔虽是真货,但47毫米炮却是由木头做的道具】
【39型坦克的47毫米炮塔设计草图】
【采用冬季三色迷彩的39型坦克(47毫米炮塔版),在笔者看来,该车的47毫米炮塔酷似日军一式中战车的设计】
可能在苏、德这两大坦克强国中,39型坦克至多是个“小玩意”。但对瑞士陆军而言,就是这个“小玩意”,支撑起了该国二战时期装甲部队的支柱。
瑞士军方也知道,身为中立国,己方一旦遭到攻击,势必只能采取防御而无力反击。1940年,瑞士将领吉桑提出将现有防御阵地扩大化,成为“国家堡垒”的计划。吉桑认为,瑞军在遭到攻击后,位于瑞-德边境的莱茵河堡垒以及其他几个低地工事将奋力阻挡敌军,尽全力掩护瑞军主力退入在阿尔卑斯山周边修筑的军事要塞。
除了采用无数大小不一的掩体对阿尔卑斯山环线进行防御外,瑞军还在全国的各处桥梁、道路上事先布置好了炸药,这些路段往往位于工事、要塞的前方,敌军发起进攻后,瑞军便会引爆炸药,将敌人的机械化部队困在原地,使其既无法前进也不能后退。
如果上述观点还不能阻止敌人(尤其是德国)对瑞士的入侵行动的话,下面一点则是最重要的因素:纳粹德国与意大利王国在二战时期的铁路必须通过瑞士的哥特哈德(Gotthard)隧道,一旦瑞军爆破了这条隧道,德、意双方的军事互通与后勤将变为一场噩梦。这也是为何希特勒纵使有百万强兵的撑腰下,依旧不敢对瑞士动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要想在阿尔卑斯地带作战,对于车辆的越野、机动性能要求是非常高的。德军的重型车辆、越野较差的轮式车辆在这些错综复杂的山地地形中难以发挥作用,而瑞士军方之所以青睐于39型坦克,就是因为它卓越的越野性能、良好的可靠性。对瑞军来说,39型坦克非常适合防御战。能通过阿尔卑斯山的,往往也都是轻型装甲车辆(比如半履带车、轻型坦克或是汽车运输队)。一旦遭遇这些对手,39型坦克的主炮将毫不犹豫地摧毁对方。
毕竟,一款车辆的好坏,不仅仅在于它的性能,更要关注它是否符合本国的国情,而不是单单站在一个角度上去分析。
【除了47毫米的新式炮塔外,瑞士陆军还将75、105毫米型榴弹炮搬上39型坦克底盘,作为“火力支援车”使用,该计划名为“近战加农炮1型”(NahKampfkanone1)全车正面强化至50毫米,但火炮防盾仅有10毫米左右。与英军在二战时期提出的“CS”(Close support,近距离火力支援,近战)坦克相似】
【亨利·吉桑,二战时担任瑞士武装部队将领一职,1940年,瑞士面临纳粹德国入侵之际,他勇敢地号召百姓与军队抵抗纳粹,修筑国防线,要“用刺刀把纳粹赶回去”,这一点是最值得钦佩的】
【巡视阿尔卑斯山脉的瑞士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