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吃肉,贵族食素:古代日本的奇怪风俗怎么来的?

今天的日料是有鱼有肉的,什么豚骨拉面里有大片叉烧肉,什么日式猪排饭,什么寿喜牛肉锅,但在古代日本,只有平民才吃肉,上层都是吃素的。这个政策在日本被执行了几百年,其中更有三令五申重复全民禁止食肉的政令。
寿喜锅的汤底仍是清汤

食素的开始

公元587年,当时信奉佛教的苏我氏搞倒了政敌物部家,主导了日本,佛教在日本的影响于是暴涨。日本佛教直接来源于中土佛教,而中土佛教是经过中国本土化了的佛教,教义中夹杂了许多中国的本土认知,最著名的就是禁食肉,这条信仰也被传入日本。
影视剧中的梁武帝
到了625年,苏我氏如日中天。为了祈求家族长盛不衰,这一年在苏我氏的指示下,倭王发布了命令,全倭国禁止食肉。乍一看这条政令有点不科学,毕竟不吃肉就没力气干活,所以这条政令虽为国令,但百姓真正践行起来也就那么回事,但这个政策却被日本贵族记住并传承下来。当然为了摄入蛋白质和营养,必要的鱼肉、蛤蜊等海产还是要吃一点,但绝见不到大肘子、猪蹄子、扣肉等大块肉。
日式烤秋刀鱼

平安朝廷的素食

8世纪中后期,嵯峨天皇又一次发布了食肉禁令,这又给食素主义添上了一笔。到了10世纪,日本律令政治进行了百年,虽名为学唐,但中华制度中最重要的一点科举制,日本人死也不愿意学习,最终日本的社会走向中国六朝模式。这个模式不仅是说政治上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更是将六朝时代的名士风格带入了日本。
六朝名士只玩清谈、喝酒,再磕点五石散,将政务视为浊事,一概放弃。同样10世纪的日本,朝廷也整日无所事事,最爱干的就是吃斋念佛,幻想死后能上天堂继续穷奢极欲。
名士风范
如果看过平安晚期成书的《源氏物语》,对日本贵族生活就会一清二楚,里面很少提及这些贵族吃什么,提到也仅仅是简单的米饭、豆子,蛋白质的摄入充其量就是鱼,最爱去的地方就是佛寺。
平安朝修建的寺庙
日本贵族认为,贫贱的人才会出力气,所以才需要补充能量,而高贵的人都是指挥别人的,不需要出力,再加上佛教倡导的素食主义,佛教教义高深,只有真正的名家学士才学习,贱民不懂,所以朝廷吃素便顺理成章地成了身份的象征。
豆腐
当然,顽固的食素也成了公家朝廷让位于武家的原因之一。公家整天吃素,而武士那边打猎吃肉,有的是力气,所以公家只能依赖武士的武力保护。

战乱时代武士却吃素?

武士原本就是靠弓马来立身的,日本山林众多,渔猎皆可,所以武士们最开始也热衷于打猎吃肉。因为日本公家层面不能吃肉,所以日本没有家畜一说,而且日本没有“劁”[qiāo,即阉割]这一技术,所以牛只限于耕地,肉质不好,猪羊更是别提,都是禁止饲养物,武士们吃的都是野味。现在日本仍然流行的牡丹锅,当时就是武士们用野猪肉做的。
牡丹锅
随着武士夺权入主中央后,也以正统自居,开始贵族化,对公家佛教、食素颇感兴趣。那些战国大河剧中,战国武将们饮食依旧颇为清淡,茶泡饭是常态。所谓茶泡饭就是茶水泡米饭,里面加上点海苔、梅干、芝麻和盐,这一顿有盐有饭能缓解饥饿感,但似乎没什么热量。而大名团结家臣的家宴基本就是开茶会,喝清茶,而不是大摆宴席。
很多电视剧都演过,织田信长在生死攸关的奇袭桶狭间前,就简单地吞了一碗茶泡饭。电视剧《信长的主厨》更是直接描写了织田手下的兵丁日常粮食就是米饭加大酱,或者饭团中间加一颗酸梅。
梅子茶泡饭
当然也不能过于绝对,毕竟还是要打仗的,天天吃素谁也受不了,所以战场上偶尔也会抓野味,比如抓头鹿,四分五裂烤一烤,沾点大酱就吃了。武将对鱼肉也有需求,偶尔也能烤个鸟肉串,但是你绝对看不到吃牛肉和猪肉。以佛教四大天王之一毗沙门天王自居的上杉谦信,别看他整天搞佛教信仰,该吃肉他也得吃,但仅限于鱼肉或蛤蜊。

江户时代素食的发展

古代日本生产力低下,平民是一日两餐,只有贵族才能一日三餐,但江户时代是日本大发展时期,平民也向三餐制迈进。但德川家康要求百姓不得吃大米,所以百姓只能吃杂粮,百姓种田,体能消耗巨大,杂粮提供能量不足,虽然江户等沿海地区出现了公开贩卖烤鳗鱼的摊位,海产鱼类也能公开进入平民之家,但能量补充毕竟不如家禽。所以,当时又流行一款樱肉,就是马肉,这是在丰臣侵略朝鲜时期,日本兵断粮时发现的,后来传回国内,在黑市上继续流传。
马肉刺身
到了幕府层面,幕府规定,将军的办公室在中奥,这也是将军吃饭的地,将军作为日本第一人,可以穷尽奢华,每天早餐从烧鲷鱼开始是常事。但底层人的待遇可就不一定了。某天早晨,德川家康路过食堂,听到里面的侍女在埋怨将军家侍女每天早上只有米粥和咸菜。家康大怒,说既然不愿意吃那就别吃了。从此以后,将军家的侍女早上只能干喝粥。此事真假难辨,但也能反映出当时日本的确很穷,看来食素也受到了生产力因素的影响。
日式咸菜
德川家康为了防止后代穷奢极欲,家法中添加了一条按照月历禁忌和将军生卒纪念日实行素食的规定,意思是一个月的某几天不能喝酒吃肉,只能吃豆腐、白菜。而为了防止将军耽于美味,厨房要想尽办法将好吃的做成难吃的。比如蒸米饭,一般人家正常蒸就行了,将军家的稻米虽然千挑百选,但做法上得先把稻米放水里煮个七八分熟,然后再蒸,这样做出来的米饭滋味全无,味同嚼蜡。
影视剧中的德川家康
日本食素有其历史巧合性,但当食素上升到国家层面,就不是简单的个人爱好了,必然和其生产力发展有关。直到近代,因食肉和食素出现的体能差距明显,日本为了赶英超美才被迫转向肉食主义,而今天广为人知的日料实际大多来自近代。

参考文献:

孔凡珍:《日本国民食物结构极其特点》,《科技服务》2001年第6期。

王芳:《浅析日本饮食文化》,《农家参谋》2017年第18期。

金春梅:《浅析日本江户时期饮食文化特点》,《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