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驻中国经理谈中国文化
德国企业高管是继新冠大流行之后首批进入中国的。中德两国文化上的细微差别对许多人来说都摸不着头脑,但是这对于德国企业和行业来说同等重要。
到达中国,征服客户,次日离开。这本是斯蒂芬·罗尔(Stephan Rohe)去年秋天前往中国时的行程安排。然而一切并非如他的计划,与客户的谈判耗去了整个周末。这位临时经理说:“如果我在中国学到了一件事,那就是耐心。”
在销售方面,中国一直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超过5200家德国公司活跃在中国大陆。中德两国经济相互交织的紧密程度可以从德国股市对中国的新冠疫情的反应看出端倪:中国疫情一出问题,德国股市就会暴跌。今年5月底,400名德国经理终于作为首批欧洲人进入中国。

中德特殊的经济关系也意味着:如果在德国大中型公司谋职,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在中国呆一段时间。
复印件是不够的

Stephan Rohe曾被4次派往中国担任高管。
斯蒂芬·罗尔(Stephan Rohe)最初在设备制造商SMS的一家中国子公司担任了九个月的临时经理。经历了行业危机,这家本来专门从事钢厂建设的企业希望在中国找到新的增长点。罗尔被派往中国的主要任务是,赢得新客户,并将中国子公司与集团真正联系起来。
为此他在开始工作之前,就练习各方面对中国生活至关重要的本领:耐心。虽然他在德国就申请到工作签证,但到了中国还需要在当地办理工作许可。这个工作许可是基于申请人在中国的收入,教育程度或以前在中国居留计算积分评估。罗尔必须使用所有原始文凭和经过公证的副本证明所有一切。罗尔回忆说 “我2012年第一次去中国工作时,提交复印件就够了” 。尽管各方为他支持准备,但是为这些文件他就花了三个月的时间。
面子的事情特别大
罗尔表示,在中国工作真正的障碍是几乎没有人可以指点的文化上的微妙细节。亚洲的管理人员不会当面指责别人,但是他们相互之间就已经说清楚了。不同的事情在具体实践中需要高度敏感。例如,工厂制造商SMS计划解雇中国负责人。罗尔当时建议他的客户变更了行事方式:“因为对于中国负责人来说,这往往是丢面子的事情,为了赢得员工的信任,往往需要花更长的时间。”

培训公司卡尔杜伊斯堡中心跨文化培训负责人莱希(Katarina Lerch)也建议对中国员工只能间接和私下批评,绝不能公开批评。
能力不是最重要的
莱希说,在中国,对一个人的能力信任首先要建立在个人特质和人脉上。通过权威人士推荐往往一种很好的方式。罗尔也笑着表示,他接管SMS的全球销售经理时 ,他两鬓的白发也助了一臂之力。”罗尔在中国的几个星期不懈的努力后终于赢得了中国商业伙伴的信任,对方表示,"双方已经取得了成果,要不要一起喝一杯?"
维尔茨堡大学的中国商务与经济教授费舍尔(Doris Fischer)说,他开玩笑地指出了一个问题:“在中国,等级和重要性可以通过能力来加分,但能力往往并不那么重要。”中国连座位的安排也是严格基于等级的。最高职位的人参加谈判时坐在正对面,还有就是等级最高的人要首先去打招呼。“
莱希说,这些仪式深深植根于中国文化,政治制度也有影响:“中国人被教养不是去自由表达观点,而是懂得辈分和级别。”

在这个问题上罗伊表示,他们在多个销售回合中要在不同级别的会议中阐述一个完全一样的演示文稿,这对于一个德国经理来说工作已经陷入瘫痪。
在闲聊方面,最重要的规则就是不谈政治。现在最好不要对香港以及和美国紧张关系发表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