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 ● 腹中论篇第四十(译文)

【原文】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

岐伯对曰:名为鼓胀。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

帝曰:其时有复发者,何也?

岐伯曰:此饮食不节,故时有病也。虽然其病且已,时故当病,气聚于腹也。

【译文】

黄帝问道:有一种心腹胀满的病,早晨吃了饭晚上就不能再吃,这是什么病呢?

岐伯回答说:这叫鼓胀病。

黄帝说:如何治疗呢?

岐伯说:可用鸡失醴来治疗,一剂就能见效,两剂病就好了。

黄帝说:这种病有时还会复发是为什么呢?

岐伯说:这是因为饮食不注意,所以病有时复发。这种情况多是正当疾病将要痊愈时,而又复伤于饮食,使邪气复聚于腹中,因此鼓胀就会再发。

【原文】

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

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

岐伯曰:以四乌鰂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为何病?可治不?

岐伯曰:病名曰伏梁。

【译文】

黄帝说:有一种胸胁满的病,妨碍饮食,发病时先闻到腥臊的气味,鼻流清涕,先唾血,四肢清冷,头目眩晕,时常大小便出血,这种病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岐伯说:这种病的名字叫血枯,得病的原因是在少年的时候患过大的失血病,使内脏有所损伤,或者是醉后肆行房事,使肾气竭,肝血伤,所以月经闭止而不 来。

黄帝说:怎样治疗呢?要用什么方法使其恢复?

岐伯说:用四份乌贼骨,一份藘菇,二药混合,以雀卵为丸,制成如小豆大的丸药,每次服五丸,饭前服药,饮 以鲍鱼汁。这个方法可以通利肠道,补益损伤的肝脏。

黄帝说:病有少腹坚硬盛满,上下左右都有根蒂,这是什么病呢?可以治疗吗?

岐伯说:病的名字叫伏梁。

【原文】

帝曰:伏梁何因而得之?

岐伯曰: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此下则因阴,必下脓血,上则迫胃脘,生鬲,侠胃脘内痈。此久病也,难治。居齐上为逆,居齐下为从,勿动亟夺。论在刺法中。

帝曰:人有身体髀股胫皆肿,环脐而痛,是为何病?

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

岐伯说:小腹部裹藏着大量脓血,居于肠胃之外,不可能治愈的。在诊治时,不宜重按,每因重按而致死。

【译文】

黄帝说:伏梁由于什么引起呢?

岐伯说:小腹部裹藏着大量脓血,居于肠胃之外,不可能治愈的。在诊治时,不宜重按,每因重按而致死。

黄帝说:为什么会这样呢?

岐伯说;此下为小腹及二阴,按摩则使脓血下出;此上是胃脘部,按摩则上迫胃脘,能使横膈与胃脘之间发生痈此为根深蒂固的久病,故难治疗。一般地说,这种病生在脐上的为逆症,生在脐下的为顺症,切不可急切按摩,以使其下夺。关于本病的治法,在《刺法》中有所论述。

黄帝说:有人身体髀、股、小腿等部位都发肿,且环绕脐部疼痛,这是什么病呢?

岐伯说:病的名字叫伏梁,这是由于宿受风寒所致。风寒之气充溢于大肠而留着于肓,肓的根源在脐下气海,所以绕脐而痛。这种病不可用攻下的方法治疗,如果误用攻下,就会发生小便涩滞不利的病。

【原文】

帝曰: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高梁、芳草、石药,石药发癫,芳草发狂。夫热中、消中者,皆富贵人也,今禁高梁,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药,是病不愈,愿闻其说。

岐伯曰:夫芳草之气美,石药之气悍,二者其气急疾坚劲,故非缓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

帝曰:不可以服此二者,何以然?

岐伯曰:夫热气栗悍,药气亦然,二者相遇,恐内伤脾。脾者土也,而恶木,服此药者,至甲乙日更论。

帝曰:善。有病膺肿颈痛,胸满腹胀,此为何病?何以得之?

岐伯曰:名厥逆。

【译文】

黄帝说:先生屡次说患热中、消中病的,不能吃肥甘厚,也不能吃芳香药草和金石药,因为金石药物能使人法癫,芳草药物能使人发狂。患热中、消中病的,多是富贵之人,现在如禁止他们吃肥甘厚味,则不适合他们的心理,不使用芳草石药,又治不好他们的病,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呢?我愿意听听你的意见。

岐伯说:芳草之气多香窜,石药之气多猛悍,这两类药物的性能都是疾坚劲的,若非性情和缓的人,不可以服用这两类药物。

黄帝说:不可以服用这两类药物,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说:因为这种人平素嗜食肥甘而生内热,热气本身是慓悍的,药物的性能也是这样,两者遇在一起,恐怕会损伤人的脾气,脾属木而恶土,所以服用这类药物,在甲日和已日肝木主令时,病情就会更加严重。

黄帝说:好。有人患膺肿颈痛,胸满腹胀,这是什么病呢?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岐伯说:病名叫厥逆。

【原文】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灸之则喑,石之则狂,须其气并,乃可治也。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阳气重上,有余于上,灸之则阳气入阴,入则喑;石之则阳气虚,虚则狂。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

帝曰:善。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

岐伯曰:身有病无邪脉也。

帝曰:病热而有所痛者,何也?

岐伯曰:病热者,阳脉也。以三阳之动也,人迎一盛少阳,二盛太阳,三盛阳明。入阴也,夫阳入于阴,故病在头与腹,乃脘胀而头痛也。

帝曰:善。

【译文】

黄帝说:怎样治疗呢?

岐伯说:这种病如果用灸法便会失音,用针刺就会发狂,必须等到阴阳之气上下相合,才能进行治疗。

黄帝说:为什么呢?

岐伯说:上本为阳,阳气又逆于上,重阳在上,则有余于上,若再用灸法,是以火济火,阳极乘阴,阴不能上承,故发生失音;若用砭石针刺,阳气随刺外泄则虚,神失其守,故发生神志失常的狂证;必须在阳气从上下降,阴气从下上升,阴阳二气交并以后再进行治疗,才可以获得痊愈。

黄帝说:好。妇女怀孕且要生产是如何知道的呢?

岐伯说:其身体似有某些病的征候,但不见有病脉,就可以诊为妊娠。

黄帝说:有病发热而兼有疼痛的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说:阳脉是主热证的,外感发热是三阳受邪,故三阳脉动甚。若人迎一倍于寸口,是病在太阳;大三倍于寸口,是病在阳明。三阳既毕,则传入于三阴。病在三阳,则发热头痛,今传入于三阴,故又出现腹部胀满,所以病人有腹胀和头痛的症状。

黄帝说:好。

(责任编辑:张恒溢)

(0)

相关推荐

  • 黄帝内经腹中论第四十笔记

    黄帝内经腹中论篇第四十20201208 ♥,鼓胀病与治疗方法,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 岐伯对曰:名为鼓胀.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用酒 ...

  • 自我康疗46:解读《黄帝内经·素问·病能论》

    自我康疗46:解读<黄帝内经·素问·病能论> 不是物质贫穷限制了人的想象力,而是精神贫困限制了人的想象力.可以看见的物质有形之象,只是事物外在的表面现象.看不见的精神无形之气,才是事物内在 ...

  • 《黄帝内经》素问 ●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译文)

    [原文] 黄帝问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 岐伯对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 帝曰:善.人有卧而 ...

  • 黄帝内经 素问 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黄帝内经 素问 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 漢字,形的藝術是書法,音的藝術是吟誦. 書法,寫點畫呼應關係,是手寫體.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房四寶指手工纤維紙.手工萬杵煙墨.手工凿刻石硯,手工制動物毛軟筆. ...

  •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70-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

    <黄huánɡ帝dì内nèi经jīnɡ--素sù问wèn> 第Dì40章zhānɡ腹fù中zhōnɡ论lùn 黄Huánɡ帝dì问wèn曰yuē:有yǒu病bìnɡ心xīn腹fù满mǎn, ...

  • 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篇第七十二(遗篇)

    黄帝问曰:升降不前,气交有变,即成暴郁,余已知之.何如预救生灵,可得却乎? 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臣闻夫子言,既明天元,须穷刺法,可以折郁扶运,补弱全真,写盛蠲余,令除斯苦. 帝曰:愿卒闻之. ...

  • 《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18 平人气象论篇

    <黄帝内经·素问>--第18 平人气象论篇--原文诵读 18平山气象论篇第十八.mp39:24 来自老中医周攻谋 <黄帝内经·素问>--第18 平人气象论篇--对照参考译文 [ ...

  • 自我康疗78:解读《黄帝内经·素问·徵四失论》

    自我康疗78:解读<黄帝内经·素问·徵四失论> 世间万物,生生灭灭.天地过客,和光同尘.不懂得生命的意义,就谈不上什么人生价值观. 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宇宙自然生 ...

  • 一起来读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第四十

    对于经典,任何翻译都有可能曲解原意,因此,希望同学们只能以译文作辅助,而把精力放在原文的阅读上,也许读一遍两遍不懂,读十遍乃至百遍定能了然于心.切记!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清浊第四十 篇名与要点 本篇 ...

  • 《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42 风论篇

    对照参考译文 [原文]黄帝问曰: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疠风,或为偏枯,或为风也,其病各异,其名不同,或内至五藏六府,不知其解,愿闻其说. [翻译]黄帝问道:风邪侵犯人体,或引起 ...

  • 《黄帝内经·素问》对照参考译文——第41 刺腰痛篇

    [原文]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翻译]腰足太阳经脉发病使人腰痛,痛时牵引项脊尻背,好象担负着沉重的东西一样,治疗时应刺其合穴委中,即在委中穴处刺出其恶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