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上的四大发现之一、历经120周年风雨的莫高窟藏经洞

藏经洞简介藏经洞是莫高窟17窟的俗称。此窟原为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时开造,为当时河西都僧统洪辩的影窟。

藏经洞入口

约在11世纪,西夏统治敦煌时期,元代统治者占领敦煌以前,莫高窟的僧徒们,考虑到战争的灾难,于是就把寺院历代保存下来的经卷、文书、档案以及佛像画等全部封存在此洞里,然后外筑补壁,并绘壁画掩人耳目。

藏经洞

后因僧徒也逃战争之难未归,洞窟颓废,年久日深,洞窟甬道被风沙淤塞,竟因此幽闭近800年。

直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莫高窟道士王圆箓,率人“以流水疏通三层洞沙”,密室始现于世,并谓之“藏经洞”。

出土大量文物藏经洞出土了敦煌遗书中最大宗文献,尤为历史文化名城锦上添花。它又成为分别研究起自东汉、中经两晋、北魏、西魏、梁朝、北周、隋、唐、五代、北宋、西夏、下至元朝、涵盖各朝代文明的重要资料。

敦煌石窟密洞中,所藏遗书以佛教典籍最多,还有天文、历法、历史、地理、方志、图经、医书、民俗、名籍、帐册、诗文、辞曲、方言、游记、杂写、习书,成为多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依据和补充参证,其主要部分又是传统文献中不可得见的资料,价值尤为珍贵。

所以被视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四次大发现之一。

敦煌学家姜亮夫教授认为“整个中国文化都在敦煌卷子中表现出来”。首先发现敦煌遗书的重要价值者,是我国的金石学家叶昌炽,他在《语石》中,不仅录述莫高窟碑石,且对敦煌遗书作了颇为独到的阐述。

该窟发现数以万计的古代佛经、道经及世俗文书等,是研究我国近两千年学术文化发展的宝贵文献,历史之积文终成后世之瑰宝,实为我国学术及世界学术之大幸。除汉文写本外,藏文、梵文、怯卢文、粟特文、古和阗文、回鹘文等民族文字写本约占六分之一,并有绢本绘画、刺绣等美术品数百件。

这些文物对研究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中外友好往来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

但这些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却在1907年至1925年间,先后遭到英国的斯坦因、法国的伯希和、沙俄的鄂登堡、日本的桔瑞超、美国的华尔纳等人的偷窃和掠夺,使莫高窟的史料蒙受重大损失。

藏经洞被发现的历史意义

(一)绘画研究方面

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为绘画文化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从中国绘画史来看,藏经洞的绢画作品大多创作于中国绘画史的前段(公元3世纪至10世纪),

这一时期正是现存于世的绘画作品相对较少的一段时期,所以,藏经洞的发现弥补了中国绘画史上唐代卷轴画真迹的稀缺,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二)敦煌学诞生方面

藏经洞文物出土激发了中、外学者极大的研究热情,很快就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问——敦煌学。

敦煌学从诞生至今,不过短短百年,但已发展成包括敦煌考古、敦煌文学、敦煌文化、敦煌宗教、敦煌史地、敦煌文献、敦煌语言文字、敦煌古代科技、敦煌学理论、敦煌文物科学保护等 12个下属学科在其中的庞大国际显学。

敦煌学的研究对象虽不仅仅是藏经洞所发现的绢画文物,但这些文物的大量出世,无疑对敦煌学的诞生起了促进作用。

(三)文化交流方面

藏经洞的发现在中、西方之间筑起一座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方面沟通与互补的桥梁。

敦煌学的研究对象不仅限于中国的汉民族,还涉及我国不少古代民族,如羌族、匈奴、龟兹、突厥、吐蕃、回鹘等,还有印度、波斯、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日本、朝鲜等临国,具有极大的国际意义。

来演:浮生又四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