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干货】阳明心学之诚是心之本体
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功夫。
志道问:“荀子云'养心莫善于诚’,先儒非之,何也?”
先生曰:“此亦未可便以为非。'诚’字有以功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功夫。明道说'以诚敬存之’,亦是此意。《大学》'欲正其心,先诚其意’。荀子之言固多病,然不可一例吹毛求疵。大凡看人言语,若先有个意见,便有过当处。”
——《传习录》
在王阳明的心学理论中,最为重要的一点,便在于与人交往时所要坚持的一项原则,那就是至诚。
也就是说,只有让自己保持一颗真诚的心,才能得到他人真诚的回报。一个不能真诚对待他人的人,想要得到他的尊重与认可,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因此,王阳明提出与人交往,必须要保持本心,真诚地对待他人,进而得到他人真诚的回报。
上文中的志道,姓管,字登之,号东溟,江苏太仓人,是王阳明门人耿定的学生。一天,王阳明与众弟子论道,志道问先生:“荀子说'养心莫善于诚’,程子则不以为然,这是为什么呢?”
王阳明回答说:“荀子说的这句话并非完全错误。诚字乃从努力的程度上来说的。诚为心之本体,想要让心的本体得以恢复,就必须在思诚方面下功夫。程颐说的'以诚敬存之’,正是此意。《大学》中也说,'想要正其心,首先要诚其意。’荀子的话固然存在不完善之处,但不能一味吹毛求疵。但凡对待他人的言语存在偏见者,往往会做出不当的判断。”
在王阳明看来,诚心便是心的本体,只要不断地寻求这一本心,便是努力至诚的功夫。王阳明是这样教导弟子的,在日常生活中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就拿一次王阳明与几位好友一起出游时发生的一件事情为例。
那天,王阳明约了几位好友一起游玩,大家一边走一边说笑,一位高个子的好友指着山坡上从石头缝里长出来的花朵问道:“阳明兄,你认为在这普天之下并不存在除了心之外的其他事物,而这些花在石缝中自生自灭,它又与我们的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王阳明思考了片刻,说道:“在没有看到这些石缝里的花之前,你的心与花同归于寂,也就是说,你的心里不存在这些花,你的心外也不存在这些花,你不知它的存在。只有当你看到这些花之后,它们才进入你的内心,这时你才知道花在你的心之外存在着。对于你来说,石头缝中的花其本身的存在只有得到确认之后,才能在我们的内心中出现。”
王阳明又将自己的这番话向好友解释说:“其实,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这些话,但是重点是在'心’。在这个世界之上,对待所有事物的观点都在于你是否怀揣一颗本心去感受与体验。”
在这里,王阳明所指的本心,便是真诚、真挚,与人交往如果不真诚,也不可能换来对方的真诚。王阳明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存在善与恶,存在各种私欲,从而人心难测。
于是,王阳明据此提出:必须要以真心去接仁义,即一个不具备真诚之心的人,是不可能做出善良、正直之事的,这样的人终其一生都无法获得真正的友谊。
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本心,即良知;
但本心容易被遮蔽,所以要“格物致知”。
修身养性,恢复本体,就好比将生锈的铜镜磨亮。
在与人打交道时遇到事情,如果被私欲蒙蔽,就不能正确处理。只有以光明的心体来对待各种事物,才能呈现事物本来的样子。他讲的“心外无物”,常引起误解。
事物的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当事物成为认识对象时,就已经进入我们的思想了,不再在心外了。人在不断的相互影响中与他人与外界联成一个整体。
只有不断与外界打交道,外界的人和物不断进入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的实践能力才能越来越强大。
“心外无物”指的是通过意识转化为实践,把自己与世界融为一体。
他从不否认心外有客观存在,他把这种存在叫作“寂”,说花与心“同归于寂”并不是否认花的客观存在,而是说花以“寂”的方式存在于心外,只有当你看到时,花与你的心才分明起来,也就是你认识到了花的存在。
心灵越是光明,世界便也越光明,这是实践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