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 ——聋子
许全,1965年5月26日出生,1984年中学毕业后返乡当了一名乡村教师,1992年转为正式教师。从青年开始热爱文学。也偿试写作,写了一些文章,有许多见诸报端,其中社会新闻《救救孩子》获《红山晚报》社会新闻征文二等奖,在当时曾经引起一定的社会反响。至今仍在坚持写作,力争追求完美的人生。
逝者如斯——聋子
聋子是邻村一个中年人。在当年的生产队里,他是种菜园子的,我的父亲也是种菜园子的,两个村子的菜园子挨着。小时候经常见到他,对他有些印象。但几十年过去,只能搜寻一些记忆中残存的碎片。
聋子个子很小,但很结实。他性格孤独而倔强,不爱说话。他种庄稼是个好把式,干活又快又好,还有一身力气。生产队分配他种菜园子,解决社员吃菜问题。当时种菜园子的灌溉工具是水车,它的工作原理和人工提水的铁井是一样的。水车固定在水井上面,一根长长的管子深入水中。水车上面有几个固定的齿轮,用畜力拉着驱动齿轮转动,把水引上来。齿轮长期工作,需要机械油来防磨损。一次聋子用水车浇菜,他发现齿轮缺少机械油,就用手指给齿轮抹油。谁知两个齿轮咬合在一起时,把他的右手食指剪掉一截,他当时疼的晕了过去。他的家人把他弄回去,用土办法把他抢救过来。他的儿子要送他去医院,他说啥也不去。他让家人把一个猪苦胆(猪的胆囊),给他套在手指上。两个月后,他的手指好啦,现在想起来真是奇迹。那时他的手指没有治疗,也没有吃药,伤口也没有感染,最后痊愈,真的不知道猪的胆囊是否有这样的功效。
当年的农村,每年春秋季节都要搞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主要任务是兴修水利,围河造田。聋子所在的生产队,村外有一条大河,河面很宽。当时的人民公社(现在的乡镇政府),决定,在汛期过后治理这条河道,增加耕地面积。秋收过后,公社调集全公社青壮年劳动力,到聋子所在生产队,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按照公社水利技术员的设计方案,在河的中间修一条拦水坝,把水挤到正河道里,能围出三百多亩地。那时没有机械,全是人工,肩挑人扛。劳动现场红旗飘飘,人声鼎沸。为声援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公社学校组织文艺骨干排练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到现场慰问演出。公社秘书是个积极上进的年轻人,他和公社书记商量说,在学生演出节目之前,请当地老贫农做忆苦思甜报告。公社书记爽快的答应啦,并责成他去安排此事。经过走访,秘书了解到聋子当年给地主家当过长工,让聋子在会战现场做忆苦思甜报告,并告诉他实话实说。经过精心准备,大会战人员在靠近村庄的拦水坝面上,用土和石块堆出一块演出的平台,慰问演出如期举行,附近的人们纷纷前来观看。现场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大广播里播放着革命歌曲,公社书记做了热情洋溢的报告。接着秘书在广播里大声喊着,下面我们请苦大仇深的老贫农聋子大叔做忆苦思甜报告,台下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一切归于平静,只见聋子双拳紧握,目视前方,走上台来。他站在台中间说,当年我给河西张荣扛活,一年给我一石二斗米,一百块钱。一年四双鞋,夏天换单的,冬天换棉的。吃的是大黄米年糕,小黄米豆包,荞麦面饸饹,最次是小米饭,猪肉炖粉条豆腐常吃。有时候演个(遇见)下雨阴天的,东家还给我四两烧酒喝呢。都说现在年轻人干活没劲,现在吃的啥,棒子面(玉米面)粥还喝不上流呢,哪有劲干活。他说到这里,台下一片哄堂大笑。公社书记却变了脸,他对秘书说,让他下来。秘书立刻向台上走去,对聋子说,你下去吧。聋子听不到,他哦了一声。秘书大声说,你下去吧。聋子大声说,那不行我得说完了。秘书连推带拥,把聋子弄下台去。聋子很不情愿,事后他对人说,就是那么回事。
从那以后,聋子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一天不说一句话,包括对他的家人。拦河坝修完后,村庄进行合并,聋子一家搬迁到合并后的村庄,从此再没有见面。直到几年前,才听邻村人说,聋子活到九十多岁才寿终正寝。晚年天天拄着拐杖,站在门口看向远方,好像在想什么,大概可能在回忆人生,也许他用自己的人生见证了社会的发展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