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明王朝1566》看古人的治学精神,这样才叫读书

原创 史海寻珍

《大明王朝1566》从第一次看到目前为止,也看过大约七八遍了,没想要倒背如流,只是有感于情节和内容,从个人角度颇有受益,所以一直念念不忘,看了一次遍又一遍,难以释怀。

剧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严家父子,年逾古稀的严嵩,精于算计的严世蕃。这部剧不论是内容还是演员的表演都堪称历史剧中的典型代表。但因为本文只是透过剧情感知关于古人读书的一点思考,所以不对情节内容做过多的探讨。

在原著第二十二章中,写到严嵩家中藏书万卷,这些藏书的意义绝不等同于今于我们买的书。像严嵩这样等级和门第的人,藏书不乏众多孤本、珍本,而且在一个老学究眼中必定有足够份量的书才值得被珍藏。严嵩在75岁以前,保持着一年一晒书的习惯,而且要亲自把万卷余书亲自翻晒,亲自放回书架,不假手他人。晒书在古代常见的,也是藏书之家的必须工作。充满书香的屋子,古色古香的书架,长须飘飘的老者,构成了一座无法逾越的知识高山。严嵩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人。

严嵩在75岁以后,年龄益长,身体大不如从前。从76岁开始,一年一晒书后,都由仆人帮忙整理。这一次,晒书完成后,他需要找《韩昌黎集》。仆人再三翻找找不到,最终把严世蕃叫来,他一下就找了出来,在万卷书中找出这一集子,可见读书用功之深。书中原文是这样写的:

严嵩:“把《祭十二郎文》那一卷找出来。”

严世蕃望向了父亲,见他也正在望着自己,便走到了一架书架前,从最上面靠右边的一个空格里捧下了一匣书,拔开了书插,从里面拿出了一卷,很快便翻到了《祭十二郎文》那篇文章,走向父亲时顺手又拿起了书桌上的那副眼镜,走到父亲身边,双手递了过去。

严嵩抬头望着儿子:“我不看了,你给我念,就念‘吾自今年来’那六句话。”

“念吧。”严嵩知道儿子此刻的心情,催他时便加重了语气。

严世蕃闭着眼背了起来:“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傲,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严世蕃背诵这段文字是在严嵩搞突袭的情况下进行的,事前并不知晓。哪一本集子里哪一册,第几篇第几页第几句话,当真是倒背如流的。这是古人读书的普遍做法,读书即背书,不是死记硬背,是理解后的背诵,咬文嚼字。

古人学习无非就是两种形式,或者家塾,或者私塾。家塾一般是家境较好的人家请了先生到家里教书,经济条件一般就到先生家里或学舍里读,这是私塾。条件再差的无书可读,无学可上。但无论哪种形式的读书,古人全部都是遵循着背书的理念。

再如苏轼,在《诗词圣手苏轼》中记载:

苏轼为了加深记忆,用毛笔抄录《汉书》两遍。当他被贬到黄州时,他又第三次抄《汉书》,一位名叫朱载上的读书人去拜访他。朱载上随便从《汉书》挑出一册来,任意举出每段开头一个字,苏轼马上能够滔滔不绝将整个一大段背诵出来,没有一点错漏的地方。朱载上连换几册,都是这样,不由得“啧啧”称赞。

但现代许多人往往认为读书没有时间,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忙,就是没有时间读书。这样大量的背书,古人是怎么做到的呢?

三国时魏国的儒宗董遇,他提出一个很有名的观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个再笨的人读一百遍,也能把书道理悟出个七七八八。在规划读书时间上,董遇也提出“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时之余也。”通俗地说就是,冬天都没有农活了,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读书;一天之中,白天可以工作,但晚上睡觉的时间,可以挤出来读书;遇到阴雨天,不能出去工作,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读书。可实际上,很多不愿意读书的人,冬天去打了牌,夜里呼呼大睡,阴雨天喝了酒。想读书只有一个理由,不想读,理由多多。

现在读书,大部分人只读一遍,真的是像陶渊明所说的”不求甚解“。真正把一本书读懂,一遍是远远不够的,不求全文背书,把精华部分背诵下来可以的,才是应该倡导的正确的读书方法。只有牢牢记住的才是属于自己的。

背书这种致学精神,在今天已经很难见到,还能够用背书的方式去读书的人少之又少。勤于耕读,是一种乐此不疲的收获,可惜,懂得这个道理的人不多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