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公司“奇葩”面试题流出:高薪背后的3个认知层次,你在哪一层?

公众号
算法专栏

算法专栏,每日推送。算法是程序员内功,分享算法知识、文章、工具、算法题、教程等
公众号
文 / 小椰子
微信:小椰子专栏(ID:xiaoyezizhuanlan)

Until 音乐: Lotte Kestner - Until

01
前段时间,华为公司的一道面试题刷屏,火上了热搜。
题目是这样的:一头牛重800千克,一座桥承重700千克,牛怎么过桥?
看似有点奇葩的题目,具有十足的开放性,并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
很多网友都脑洞大开,贡献了自己的答案:
有抖机灵的:“把牛卖了,买华为手机,拿着华为手机过桥,然后说华为手机就是牛。
有暗讽大公司加班制度的:“简单,每天拖着牛996。不喂草,牛瘦到600公斤就过去了。不仅不增加成本,还能降低成本。”
有认真答题的:“如果是水牛,就扔水里,缰绳拿手里拖拖就过去了;
如果是黄牛,氢气球绑上200个,拖拖就过去了;
如果牛不用限制是活的,只要把它切块,分成两份就过去了;
如果牛必须是活的,绑上几个30公斤载重的大疆就过去了......”
有深刻分析出这个问题背后所隐藏的目的的:
“赶牛过桥应该是一个实现需求的手段,本身不像一个真正的需求。
面试者需要挖掘出客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然后给出好的解决方案。
如果面试者直接给出某个具体的、靠谱的解决方案,那么这个面试者比较适合做研发基层;
如果面试者给出比较新颖的解决思路,不说最后能否实现,那么可以做项目接口人;
如果面试者给出全套解决视角,他要么做过功课,要么就确实可以带团队做项目。”

就这么一道看上去无厘头的题目,实则考察了一个人的创意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多样性,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不同的思路背后,其实就是一个人工作经验以及认知层次的区别。
可以自测一下:如果你是面试者,会在哪一个认知层次上答题?
02
得到创始人罗振宇,曾在启发俱乐部上分享过他今年特别受启发、受震动的一个时刻。
他有这样一个习惯,遇到看不懂的现象,就会定期向他各行各业的朋友请教。
今年螺蛳粉突然爆红,他就很好奇,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于是他就去跟一位朋友,投资人李丰请教:今年螺蛳粉为什么这么火?它们是不是有什么做得特别好的地方?
李丰认真地给他分析了几个原因:你可以说,是因为螺蛳粉原产地,也就是柳州市政府的长期努力,产业链工业化成熟了;
你可以说,是因为疫情期间,大家想吃点跟店里差不多、还原度高的东西;
你也可以说,是因为老百姓口味的变化,想吃点新鲜的、奇怪的。
但你有没有想过,还有一个原因更有解释力?这两年,外卖补贴取消了。
外卖补贴取消意味着,一顿外卖从十几块变成了二三十。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要么吃二三十块钱的外卖,要么吃三五块钱的方便面。
在这两者之间,出现了一个空白区间,也就是那些价格在十块钱左右,品质又能媲美外卖的东西。
一盒螺蛳粉大概十几块钱,刚好满足了这个条件。
说白了,螺蛳粉的崛起,也许只是因为中国市场的“板块扰动”,突然裂开了一个空间,给它机会,让它长了出来。
当一个人的认知水平较低时,他看世界的角度只有非黑即白,视野狭隘,缺乏弹性,很难看到更高维度的世界。
当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够高时,他分析事物的角度更趋向于多元,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透
特别喜欢《教父》里那句经典的台词:“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能够透过现象看到其中的核心本质,需要有高层次的认知水平,对很多人来说难度系数极高,只有通过长时间的刻意练习才能获得。
03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财主的夫人特别喜欢漂亮衣服,财主为了讨她的欢心,就隔三差五地请裁缝来家里量体裁衣。
但夫人却说,这些裁缝做出来的衣服都不够好看,没有一件让她满意的。
财主无奈之下贴出了一张告示:“哪位裁缝能做出令我家夫人满意的衣服,我将重重有赏。”
过了两天,有一位和尚来财主家里化缘,看到这张告示后,隔天便在街边随便找了一个裁缝。
但不同的是,这位裁缝后面,还跟着一位化妆师。
裁缝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做好了衣服,和尚就让化妆师先给夫人化妆,之后才请她试穿。
夫人在试穿之后,对着镜子竟十分满意,财主欢喜地当场拿出重金酬谢。
裁缝对此十分不解,私下偷偷问和尚:“我的水平和那些高手完全比不了,为什么夫人会只对我的衣服满意?”
和尚回答说:“能让她满意的关键,并不在于你做出的衣服有多精美,而在于她是否觉得自己好看。”
也就是说,让夫人对着镜子感到满意的关键,不在于裁缝,而在于化妆师。
被誉为职场圣经的《原则》一书中写道:“许多人最大的错误,就是把问题的表象看成问题本身。
如果不能看到问题的关键,就无法从根本上入手,真正解决问题。
04
那么,如何才能训练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多追问。
丰田汽车公司某一生产线上的机器总是停转,虽然修过多次但仍不见好转。
于是,丰田公司前副社长大野耐一,与工人进行了这样的问答:
一问:“为什么机器停了?”
答:“因为超过了负荷,保险丝就断了。”
二问:“为什么超负荷了呢?”
答:“因为轴承的润滑不够。”
三问:“为什么润滑不够?”
答:“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油来。”
四问:“为什么吸不上油来?”
答:“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
五问:“为什么磨损了呢?”
答:“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混进了铁屑等杂质。”
如果甘于肤浅,每次都只是换根保险丝了事,那么机器即使修了再多次还是会经常停转。
如果追求深刻,像大野耐一那样不停地追问,就能找到深层次的原因,挖开事物的本质。
就是这样,遇到问题,多问一个为什么,就会往本质多走一层。

可以试试5WHY分析法,层层追问、层层归因,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养成一个习惯:
思考事物背后最深层的逻辑。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站在更高的维度上看到更清晰的新世界。
共勉。
小椰子
微信 | 微博 | 简书:小椰子专栏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liqyqifang
作者:小椰子,人气专栏作者,写自律,谈人性,椰子陪你一起读书。个人微信公众号:小椰子专栏(ID: xiaoyezizhuanlan)。微博@小椰子专栏。B站:小椰子专栏。已出版书籍《你的自律,给你自由》、《自律的人生更自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