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重大科学发现的启示:思考习练传统太极拳的充分必要条件

原创:雪之华英 2021.11.05.

近日光明网、人民网等媒体纷纷报道了一项重大的科学发现——北内科主任医师李宏义团队宣布发现了之前从未被人发现的“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这个“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是人体除了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以外的、人体体内体液的“第三种循环系统”。这一项解剖学意义上的、重大的科学发现,使我有了再思考传统太极拳理论之生化能量物质基础的科学依据。

01,练出旋行在筋脉和筋膜通道中的“炁”以后才能理解的传统太极拳理论。

我可以坦言,我的古汉语阅读能力是相当有限的。所以,在我习练传统太极拳以后,为了提高自己的习练水平,我会阅读一些关于传统太极拳的重要理论,如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等。恕我直言,在没有练出丹田“气”感以前,我根本就理解不了:“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的理义;在没有炼出旋行在筋脉和筋膜通道中的“炁”以前,我也根本理解不了:“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的拳理进阶性之变化。我不知道有多少传统太极拳的习练者也遇到过与我类似的困惑!要知道,古汉语连标点符号都没有,怎样断句都是一个难题;现代人又应该怎样去理解古人的书写情感和文中的确切语义呢?

02,把问题提出来的重大意义。

我不想空泛谈“意义”。我想谈谈科学意义上的充分必要条件。那么,什么是“充分必要条件”呢?举例来说,“燃烧”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有氧气(助燃剂);有适当的温度(燃点);有可燃物质(燃质)。只要满足了这三个条件,燃烧就必然发生。所以,具备助燃剂、燃点、燃质的条件,就是“燃烧”的充分必要条件。那么,复制“杨无敌”太极拳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呢?或者,我更关心的问题是:传统太极拳要练出具备“太极”功夫的“拳”,其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呢?

懂科学道理的人应该知道,只讲必要条件是远远不够的;只讲必要条件,我们看不懂变化,也理解不了变化;只有讲清楚了充分必要条件,我们才能理解变化并复制变化。例如传统太极拳中,“太极者,无极而生”;那么在现代白话文意义上理解的“无极”,其充分必要条件又是什么呢?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那么我们只能“各说各话”去表述我们自己心目中“太极”的“拳”!我们也只能对太极操或者太极舞的变异表示无奈,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练出“太极者,无极而生”传统太极拳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我们也难以复制练出古人所说的、“太极者,无极而生”的传统太极拳!

例如,“虚灵顶劲”。这是不是习练传统太极拳的必要条件呢?如果望文生义去解释,这就很容易会“各说各话”,然后会变成他人很难理解的“自说自话”!那么,我理解的“虚灵顶劲”是什么呢?这要分两个阶段来讲:在没有炼出旋行于筋脉和筋膜通道中的“炁”以前,我完全理解不了这句话的理义;而在炼出旋行于筋脉和筋膜通道中的“炁”以后,我理解了这是“炁”贯通颈后大椎穴之“瘀堵”而产生出来的贯通上“顶”之劲,对这个“炁”贯通“瘀堵”而产生出来的“顶劲”必须以“虚灵”的方式去应对之。所以,“虚灵顶劲”是习练传统太极拳的要义和守则;“炁”才是产生“顶劲”之生理变化的基本物质条件和基础。

03,如何认识传统太极拳中的“炁”和“气”?

传统太极拳理论中涉及到“气”的论述非常之多,如果望文生义,“气”应该就是指呼吸中的“气态”物质。但是,习练传统太极拳有成的人应该知道,传统太极拳要过“抻筋拔骨”的难关;那么,“气态”的呼吸是怎样解决人体的“抻筋拔骨”之生理变化的呢?进一步延伸出来的问题是:艺术体操存在此气态“呼吸”而产生出来的人体生理变化功能吗?所以,我在已经发布的《传统太极拳练出“炁”是怎样改善身体健康状况的》一文中谈了我的基本看法:“气”是简化汉字的产物;“炁”才是让人体已经僵脆的筋骨渐渐转变成为筋弹骨坚的、仿佛经历脱胎换骨过程的筋骨之重大变化的生化能量物质基础。那么,“炁”是什么呢?

04,传统说法中“炼精化炁”的“炁”是什么?

对于什么是“炁”,可能习惯了用简体汉字和白话文来思考的人是难以理解的!有网友发文且在评论中告诉我,“炁”就是道家循环炼的“丹”。我非常感谢这位网友的善意。但是现代人习惯了用简体汉字和白话文来作为信息交流的方式,所以我估计一般人很难读懂其中之含义。那么,古人造字时把“无”中生出来的那一点“-”(有)、加上炼煮的水构成的“炁”字,这种“炁”究竟是以物质三态中的什么形态而存在于人体的内部呢?我在随明师习练传统太极拳而后渐渐练出了源自丹田的“炁”以后,我通过自己体感所能理解的丹田真“炁”,它应该是一种在筋脉和筋膜通道中旋动和涌动的液态或者“混合态”的略带黏性的生化能量物质流。为此,我在已发布的文章《传统太极拳练出“炁”是怎样改善身体健康状况的》一文中,已经比较详细地谈了我的看法,这里就不再详述了(没有看过此文而有兴趣阅读的阅读者,可以点开头像查看文章就可以了)。为了本文的需要,这里节录文章的一小段,以作为文章转折的过渡句:所以我依筋膜骨出现的生化功能性变化而个人推测:这个丹田的“炁”甚至可能包含了筋膜骨等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这是使人体僵脆老化的筋骨能向筋弹骨坚转变的、出现生化反应的、重要的能量流物质基础,也是全面改善身体健康状况之重要的能量流和物质基础。当然,这也是一个需要今后通过科学手段去验证清楚的问题。

现在,北内科主任医师李宏义团队郑重宣布发现的“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这种被理解为:是人体内部体液的“第三种循环系统”,很可能就为我们进一步理解传统太极拳那种源自丹田的“炁”,提供了再思考的重要契机。

05,写作本文的动机。

传统的说法是“抛砖引玉”。但是,我不认为自己写的文章是“砖”。我写作此文的动机和目的是:思考传统太极拳的、可复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毋庸讳言,不管传统太极拳习练者追求的是“所向无敌”、还是“延年益寿不老松”的习练效果,习练者都必须要面对同一个问题——改变人体筋骨劲力的生化能量物质基础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那么传统太极拳就是经验的、不可复制的;若这个问题能解决,那么传统太极拳就是科学的、可复制的。所以,集思广益去破解什么是:具备“太极”功夫的“拳”的充分必要条件,这对发展传统太极拳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为了方便阅读者,这里把2021-10-25 11:19· 光明日报客户端的文章附录如下:

记者日前从北获悉,该院内科主任医师李宏义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的解剖学结构,并提出“组织液循环网络”学说,即在已知的血液循环系统、淋巴循环系统之外,人体还存在第三种体液循环系统——“组织液循环网络”系统。该研究有望建立一种新型给药方式,即在穴位区注射药物,通过与这个穴位连接的特定组织液循环网络,有可能实现针对特定器官的靶向药物治疗。

李宏义介绍说,这项研究工作是在北的领导和同事们的长期支持下,联合中国医科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清华大学、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科院物理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等单位,历经16年努力攻关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了解,人体中存在大量组织液,约占成年人体重的20%。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对组织液是否全身循环尚不明确。该团队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的解剖学结构,这种组织液流动网络广泛分布在静脉和动脉外膜、神经和皮肤等部位的纤维结缔组织中,并与人体四肢远端的穴位相连接;研究团队还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组织液循环网络”学说,即组织液不仅在局部扩散,而且能够像血液、淋巴液一样全身流动,在血管外膜、神经和皮肤等多种解剖学部位形成组织液循环网络。上述研究成果提出在已知的血液循环系统、淋巴循环系统之外,人体还存在第三种体液循环系统,并开拓从组织液循环网络的角度研究经络穴位的新领域。

为了推动“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的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研究,李宏义呼吁,应在我国设立和开展一项大科学计划,即绘制“人类组织液连接组图谱”。力争在数年内,阐明“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的解剖学分布、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功能、与疾病的关系等,并同时绘制与穴位连接的“人体组织液循环网络图谱”,在此基础上再与传统的经络穴位进行比对。他表示,这一工作将建立起一个融贯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的全新理论——“组织液循环网络”理论,进而推动医学诊断和治疗新技术的发展,为维护人类的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服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