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提示不再像以往那样不淡定了……
“ 按照自己的节奏保持运动,不再为'训练不足’而惊慌了……”
每天,运动app上都会提示当天的状况。
仅仅是在三个月前,只要出现这样的提示,心里就会有点纠结,担心自己懈怠了、偷懒了。
不知道是锻炼手段更加多样化了,还是好胜心进一步淡化了,也可能是以更科学的态度对待锻炼了,也许三者兼而有之,总之现在看到这个提示,也变得很淡定了。
一、当日强度与给出的评价常常显得不一致
每一家系统,都会根据体格资料,和训练等级(我设定的是每周8-12小时的等级,中偏高),自动设定一个每日的健康平均运动量,然后以此为尺度,来衡量一周是否达标。
我估计很多朋友围绕着自己的运动管理生态,都是这样操作的。
系统每日提示,有时候令人看得一头雾水。
看下面的例子:
例子1:这是全休日,却还保持平衡的。
例子2:力量练习(心率低,显示运动量少,但强度较大),同样保持递进的。
例子3:才达到当日健康训练量,却显示过度训练的。
例子4:大量超出健康基本标准,却显示训练不足的。
表面看,上面的各种“打分”仿佛没有章法,全休日说达标,累死累活的日子,却说“不足”。有时候跑完20多公里回来,系统却给出“训练不足”的提示,家人常笑称“白跑”。
二、系统给出的是趋势
系统给出的训练有效率、平衡、不足等指标,与运动所带来的对心肺的刺激,和心肺耐受力这些因素相关。而压力,是取过去一周的负荷平均值,耐受力则取过去28天(4周)的负荷平均值。
从定义可以看出,耐受力反过来看,就是压力作用下的承受能力。一个是压力本身,一个是压力影响下的抵抗能力。所以,非常容易理解,耐受力是由压力刺激出来的,只不过它是一个长期、缓慢、逐步加大训练量来达成目的的过程。
而压力是按照1周来衡量的。这就不奇怪,由于两者的评定周期不同,有时候运动量比较小,反而说是有效,或者平衡。运动量大的日子,反而说是不足。(这些情况都可以从上面的图示中找到证据。)
究竟该不该每天都保持“有效”的状态?
Polar有个提示:
就心肺得到锻炼而言,并不是需要长期保持有效。有时候,超量、平衡、不足,都是有益的,前提是必须充分保证休息和恢复。
在佳明系统里,也有类似的提示,就是,体力和状态不应该始终保持在“巅峰”状态,而是呈现波浪形变化的。
三、力量练习课多了,会大幅拉低表面数据
以上述例子2为例,这是一场力量锻炼。与平时我热爱的“自重力量练习”不同,这是有负荷的,对我来说,算是重抗阻练习了。但是,正如我们说过的,大负重的无氧运动,持续时间短,能捕捉下来的心率都不高,而且由于是短时间组成的间歇(间歇的休息期,心率很快就下降)。这种情况下,本来短促的训练周期,心率就来不及高起来,进入休息期,心率又很快降下来。所以,即使强度很大,所记录的以心率为基础的“运动量”,往往显得非常少。
虽然,系统做出“训练不足”这类评价,不是以当天为依据,而是根据趋势,但当一个时期中——譬如,一周——如果低心率型的训练为多的话,很容易在后续的训练中,得到“训练不足”的评价。
而如果经常保持跑步的时期,尤其是间歇跑或者4-5区跑比较多的时期,很容易出现训练过度的提示。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再也不需要为“训练不足”而纠结了。
四、因势利导,始终是最高原则
就以最容易影响运动的因素——天气——为例吧。
入冬后,北方的天气会比夏天差一些,很多时候空气质量靠风,而风大又会给运动造成障碍。
以本周为例,周一的午后是良,其他日子,最好的是轻污,昨天、前天,都是中污和重污!
由于过去在极端天气下不肯禁足,照常进行户外运动给自己带来了严重后果,以及由此造成的巨大心理阴影。后来,在质量为良以下的天气,我绝对不外出跑步——周三那天指数刚过100,属于很轻的轻度污染,实在也是因为要外出办事,才顺带着骑了27公里自行车。
周一和周三的骑行都不比跑10公里的强度小。
周二、周五的力量练习,极认真,也极劳累。但是由于我们上面说的道理,持续一周没有跑步的记录,系统自然要给出“训练不足”的结论了。
今天,是北京入冬以来最严重的雾霾天。8点多钟的时候,连不到100米远的楼,都看不见了。本来约了朋友在昌平有事,也只好临时告吹。等天气好的时候,试试骑车去,距离相当于绕行三环一圈。
听预报说明天要下雪,很是期待,看能不能实现今年首场雪中慢跑。
多年前那次在不好的天气里,去户外折腾的经历,搞得我记忆深刻,是我批判自己“纯粹是运动上瘾,而不是为了健康而运动”的主要依据。从那以后,我基本上确立起“为健康而运动”的坚定信念。
虽然信念是坚定的,但是好胜心、虚荣心等毕竟没有瞬间泯灭。这不,还在三个月前,要是看到“训练不足”,还会稍稍起些纠结,起些争胜的心。明白道理以后,这个“心”也逐渐平复了。
每克服一点争胜的心,离真实的“自在”,就越靠近一步。
五、系统自动给出课表,越来越招我喜欢了
最近手表上自动给出的课表,无论是跑步还是力量,都越来越喜欢了。
以昨天的课表为例:
每个动作训练40秒,间隔20秒。第二个动作后,休息60秒,为一组。重复4轮。
每一组重复4轮后结束后,进入下一组。不要逐个做完,再做下一轮。
(我划船没有条件,凑合着用站立提拉哑铃代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