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做月饼的小故事

中秋节快来了,山竹姐姐准备了咸蛋黄、豆沙冰、皮粉、干粉以及月饼模具等等材料来跟孩子们一起尝试亲手做月饼。

小茜喜欢吃豆沙,于是在做月饼的时候放了很多豆沙,但是豆沙把月饼皮撑破了,小茜就想把破了的地方包回去,可是怎么包也包不回去。

小茜只好把目光投向了山竹姐姐。

山竹姐姐看了看小茜手上的月饼,问小茜:“小茜你怎么了呀?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小茜点了点头说“这个月饼皮破了而且我怎么包也包不回去。”

山竹姐姐跟小茜说:“那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这个月饼老是破开。”

小茜看了看月饼说:“应该是我放的豆沙太多了,我做的月饼皮又不够大,所以就一直破了。”

“那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让这个月饼皮不破了呢?”山竹姐姐问道。

“我知道了!”小茜高兴的说道,于是又接着做月饼了。

不一会儿,小茜小心翼翼的捧着自己的月饼展示给山竹姐姐“看,山竹姐姐我的月饼做好了” 。

“咦?小茜你的月饼是怎么包回去呀?教教我好吗?”山竹姐姐问道。

“嘿嘿,我把里面的豆沙去掉了一团,月饼就不会破了”小茜高兴的说。

教育有三大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
教育者即从事教育活动的人。
受教育者即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
教育措施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活动方式。
教育内容是教育的重要中介要素。
教育者是各不相同的,受教育者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同样的教育内容满足不了各不相同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
教育者应该根据被教育者发展和地方特点,灵活、创造性的选择、组织教育内容,才能更好的为教育者实施更优质的教育。
教育内容不是死的、固定不变的,具有普遍应用性,而且是活的、动态变化的,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和适宜性。
教育内容要紧密结合并来自于被教育者发展和生活经验。
被教育者的发展特点、需求与日常生活经验应该成为教育内容的首要资源,以保障最大限度的适合和满足被教育者成长的需要和取得最优质的教育效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