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只靠3000死士,夺权成功,只因魏国皇帝和大臣的真实态度?

长久以来,谈及曹魏历史上的“高平陵之变”。

无数后世论者,无不嘲讽曹爽目光短浅,蠢笨如猪,以为他在司马懿发动政变,夺取洛阳后,如果听桓范之言,挟制魏国皇帝曹芳去许昌,号令四方都督,和司马懿打一场内战,定能望风景从,胜算极大。然而,当真如此么?

首先,司马懿的行动不是个人单独的行动,更不是只有自己豢养的三千死士。他背后站着曹魏很多士族豪门和军政重臣。

曹爽输在这之前把世家大族,元老重臣得罪个遍,而且完全是小圈子专权,根本没努力扩张自己本可依靠的曹魏皇族权力,因此,支持他的只有何晏、毕轨、丁谧等极少数人。

司马懿发动政变时,一群魏国元老重臣,太尉蒋济,司徒高柔,太仆王观,尚书陈泰……都拿满门身家性命做赌注,陪着司马懿造反,坚决反对曹爽执政,他们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相反,愿意拿身家性命陪着曹爽的,除了一个桓范还有谁?

这些魏国元老,固然不会真支持司马懿取代曹魏,但是在打倒曹爽的立场上,他们是一致的。事后不想要曹爽性命是一回事,此刻不容曹爽继续专权是另一回事。

司马懿是谁?先帝托孤重臣,大魏帝国的太傅, “都督中外军事”。他闪击孟达, “西拒诸葛,东破辽东”,对曹魏政权本就有力挽狂澜的擎天之功。难道真有人相信,论军队中的威望,曹爽能和司马懿比?

论名分,司马懿同样拿着皇太后郭氏的诏书,自古以来,权臣废立天子,都可用太后诏书为凭。

司马懿连后来征讨王凌,都是自己带兵,像追击曹爽夺回魏帝这种生死攸关的大事,凭什么以为司马懿会在洛阳城老实呆着?当司马懿自己带领洛阳禁军,以及司马家豢养的3000死士来追击时,谁敢一战,谁能阻击?

如果曹爽能表现得果断一点,把战马集中起来,带魏帝曹芳急行,也许真的可能摆脱司马懿追击,赶到许昌。问题是,许昌这个豫州军区都督驻地,曹魏五都之一,真的是在曹爽死党控制中吗?

当时许昌驻军在谁手里?答案是毋丘俭(都督豫州军事),毋丘俭是什么人?魏明帝曹睿东宫旧人.说白了,他才是魏帝曹芳的真正嫡系死党。所以,当后来司马师废了魏帝曹芳,他才毅然举兵。

问题是, 毋丘俭是魏帝死党,不是曹爽死党啊!迎天子后,他凭什么听你曹爽的?不听曹芳的呢?

魏帝曹芳和曹爽之间的矛盾,都被后世很多论者忽略了。

要知道,曹芳当时已经大婚,按正常国家体制来说,早就应该亲政了,而曹爽有过只字片语要归政吗?小皇帝都成年了,顾命大臣却不提归政,这本身就是君臣之间的重大矛盾。

面对司马懿发动政变如此重大的事件,已经是成年人的魏帝曹芳,居然不发一言!在当时的情况下,这可能是选择站在曹爽一边吗?明摆着是心里暗爽吧。

对大权旁落的皇帝来说,权臣姓司马还是姓曹真的有不同吗?如果说不同就是,姓曹的权臣篡位更容易些。

如果曹爽灭了司马懿之后,会不会老老实实地归政天子?曹芳当然知道,绝无可能。所以,如果选择支持曹爽,让自己的真正忠臣毋丘俭也发兵支持曹爽,曹芳这个皇帝又能得到什么呢?

而且, 毋丘俭和司马懿也有战友关系,曾经陪着司马懿去远征辽东。

曹爽又凭什么相信,一个身为魏帝死党,又和司马懿有战友关系的毋丘俭,竟会支持自己呢?其最大可能,明明是听魏帝曹芳的命令,先把曹爽兄弟拿下,然后和司马懿谈条件妥协吧。如果毋丘俭奉皇帝之命,立刻拿下曹爽,他只会死的更惨。

而且,就算毋丘俭两不相帮,曹爽再邀请其他外援,最大指望就是在扬州都督的王凌。

问题在于, 当时河内、河东、并州同属 “大河北地域 ”,其士族其实是一个大的集团,王凌是并州人, 和司马懿河内士族的代表,关系非常好,这种情况下,凭什么指望王凌会支持曹爽?

在这之前,曹爽和王凌关系也并不好,还特地派文钦和诸葛诞去牵制王凌。因此,如果王凌按兵不动,那牵制他的文钦诸葛诞也动不了。

确实,在曹爽集团被清除后,司马懿和王凌产生巨大矛盾,终于兵戎相见。但是这个矛盾,首先是大河北地域士族集团的内部矛盾,而且矛盾的引发,更多的因为是曹爽的旧臣,王凌的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引发的。这可不等于高平陵之变时,曹爽一声令下,王凌也会举兵支持他。

当时真的有可能支持曹爽的,反而是令狐愚这个兖州刺史,问题是,兖州是内陆,令狐愚手里没兵!

当时魏国外镇都督,曹爽真正有把握的获其支持,估计只有长安的夏侯玄一人,问题夏侯玄新官上任,立足未稳,又有司马懿旧部郭淮的牵制,只怕是力不从心。而且真等夏侯玄的兵马到了,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夏侯玄

因此,对此时的曹爽来说,连令狐愚和夏侯玄都未必靠谱,就连曹爽的自家兄弟都不敢抵抗司马懿到底,曹爽还能指望其他千里之外的援军吗?

那么曹爽还有没有其他出路呢?

如果他到许昌之前,选择向魏帝曹芳妥协,宣誓支持曹芳亲政,放弃大部分权力,来换取皇帝的支持,这样的话,如果成功逃到许昌,然后在毋丘俭支持下,至少可以一搏。

但是这样的结果,真的和向司马懿拱手投降,交出权力,会有很大不同吗?曹爽向皇帝交出权力后,生死还不是在魏帝一念之间?这对魏帝曹芳当然是好事,但是对曹爽兄弟的下场,不会有啥大分别, 如果曹芳亲政,他真的能放过曹爽兄弟之前的专权行为吗?

曹爽固然因为争权而得罪了司马懿,但是一样因为专权得罪了皇帝。要说可信,魏帝可信,司马懿也可信,要说不可信,司马懿不可信,魏帝就一定可信了?

正因为曹芳不可能是傻子,曹爽是什么人,他还是很清楚的。曹爽平时不注意维护和曹芳这个天子的关系,等自己生死存亡的时候,却想靠曹芳救命?岂不是笑话?

更重要的是,曹芳肯为了曹爽和司马懿为敌么?会不会表面答应曹爽,一转眼到许昌把曹爽卖了给司马懿呢?曹爽一点把握都没有啊。

所以,曹爽选择投降,不是因为他真心相信司马懿许诺放他活命,让他做富家翁的鬼话,而是当时情况下,曹爽不相信,又能怎么办呢?

司马懿一党控制洛阳的时候,可以说曹爽就大势已去,哪怕听桓范的话,逃去许昌,无非是路上被司马懿带兵拿下,或者到了许昌被毋丘俭拿下。

从此时曹爽的角度,估计多半觉得, 跑是十死无生,投降司马懿是九死一生。与其去许昌被司马懿追击死在路上,或者被毋丘俭给抓起来变成魏帝曹芳和司马懿讨价还价的工具,还不如直接投降司马懿,毕竟司马懿好歹发誓了,肯定放他一马,是不是?

毕竟谁都不知道,司马懿一个七旬老翁,做了大半辈子的“大魏忠臣”竟会有取曹魏而代之的野心,否则的话,他当然也可以饶曹爽兄弟一命。

当司马懿毁弃诺言,曹爽被灭门后,一些元老重臣自称自己被骗了,可他们真是受骗?倒不如说是司马懿坚决清洗曹爽一党,暴露了自己的野心,曹氏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看到了曹氏皇族衰弱的状况,王凌、毋丘俭、诸葛诞等人,才纷纷起兵清君侧。

很多后世论者,觉得自己如果是曹爽,肯定会选择搏一把,是因为本身知道历史上的结果,如果不知道结果,那么曹爽选择投降也是合理的选择,虽然他算错了。

但实际上,从曹爽全家出洛阳起,便败局已定,无非是过程怎么败,完全看不出生机在哪里。

桓范会赌输,本身就说明他识人不明,曹爽兄弟是猪头三,你和他们交往了这么久,此时才知道?

辜负“智囊”之名,一同被灭族也是咎由自取了。

【长乐夜未央】原创撰文,授权【狐狸晨曦】整理发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