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被后世骂为奸臣,竟是因为他没有称帝?他真的不想取代汉朝?
曹操本人,是以曹魏王朝的奠基者和实际建立者,大魏太祖武皇帝的身份,堂堂正正载入史册,(《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在两晋南北朝至隋唐的历朝正统史书中,曹操皆被视为雄才霸略的一代帝王,因为兼具文韬武略,开一朝基业。
唐朝官方建历代帝王庙,汉末三国时代君主仅曹操一人入选,由钟繇和荀彧陪祀。和他一同被祭祀的,是:【夏禹。商汤。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秦始皇帝赢政。汉高祖高帝刘邦。汉世祖光武帝刘秀。晋世祖武帝司马炎。北魏太祖道武帝拓拔跬。北周太祖文帝宇文泰。隋高祖文帝杨坚。】
也就是说,只有唐朝承认的正统王朝(夏、上、周、秦、西汉、东汉、曹魏、晋、北魏、北周、隋)的开国君主,才有资格被祭祀。
然而,另一方面,曹操亦因首创“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举,杀戮东汉皇后、皇子及一众忠汉大臣,偏偏生前又不曾登基为帝。
因此从宋代以后,随着科举官僚取代了世家大族,君主权利大幅度强化,曹操被宋、元、明的儒家士大夫们长篇累牍地大肆抨击,被封建正统思想视为“汉贼”和奸臣,与王莽同为篡权乱臣的代表,同时在民间大众印象中,也逐渐成为反面人物,在后世京剧舞台上更被涂抹上了大白脸。
到了满清时期,更将占据中原九州之地的曹操视为僭伪政权,反以仅有益州一州的刘备为正统王朝,在历代帝王庙取而代之,由诸葛亮和赵云陪祀。
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就秉承了当时从官方到民间的“拥刘反曹”的思想氛围。该书流传甚广后,三国题材的戏剧、影视到游戏无不以之为蓝本,即使在21世纪网络时代也广为流传,也令曹操知名度最高、争议也最大的中国古代历史人物之一。
但作者罗贯中,其实也同样对曹操的能力十分肯定,并在书中如此赞叹:【雄哉魏太祖,天下扫狼烟。动静皆存智,高低善用贤。长驱百万众,亲注《十三篇》。豪杰同时起,谁人敢赠鞭?】
又如官渡之战后,曹操焚毁部属私通袁绍的书信时,罗贯中亦提名赞道:【尽把私书火内焚,宽洪大度播恩深。曹公原有高光志,赢得山河付子孙。】
然而,满清腐儒毛宗岗父子,就对罗贯中原著中那些曹操能力和功绩的赞美词句,那些赞美魏国文臣武将的段落和诗句,做了大肆删改,因为更符合封建正统观念,该版竟李代桃僵,成了《演义》通行版本。
而明清时期的众多老百姓,以当时的识字率,他们对千年之前汉末三国的历史认知,对曹操这种重要历史人物的忠奸评判,还不都是封建统治集团和儒生文人们,通过戏剧和话本小说,去潜移默化灌输的?
所以,力主给曹操翻案的伟人就曾说:【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那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
可惜即使辛亥革命早已过去百年,皇冠龙椅早被砸得粉碎,还颇有人留着心中的辫子,不自觉便匍匐于历史上的皇权“正统观”下。
他们甚至完全从汉献帝立场,觉得【曹操不向汉献帝奉上军政大权=全家性命,就是篡位逆贼】的史观,汲汲于批判曹操如何欺负傀儡皇帝汉献帝,如何自封魏公、魏王,种种斥其“不忠、篡汉”陈词,如此见识,只怕尚不如2000多年前的孟子和陈胜,岂不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而刘邦【白马之盟、非刘不王】,这种以天下为自己子孙一家一姓之私产的约定,居然在21世纪还有拥趸,同样是咄咄怪事。
汉高祖:刘邦
曹操是自己起兵打天下的军阀,是豢养已沦为乞丐的汉献帝刘协的恩主,其权力并非来源于东汉皇室,亦非篡夺了完整的汉室皇权。
汉献帝刘协这种有心振作,无力回天的末代君主,确实很容易获得同情,然而无论其个人能力还是历史贡献,相差曹操岂知云泥?
此前执政二十年、行废立天子之事,权柄独揽的西汉权臣霍光,至少表面对汉昭帝、汉宣帝还是很恭敬的,而汉献帝意图谋杀曹操的“衣带诏事件”爆发后,整整20年时间,曹操对汉献帝已经撕破脸,甚至连表面的恭敬都不存在了,不复朝见,完全无视,不得不做的形式上的联系,也完全通过荀彧等兼有汉臣身份的部属来执行。
曹操生前一切政治举措,将冀州十个郡作为自家封地,自封魏公、自封魏王、受九锡,“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正是为了让魏国取汉朝而代之。所以,曹操当然绝对不是、也并不稀罕是什么“汉室忠臣”。
事实上,曹操真想在有生之前称帝,根本毫无难度,看看实力威信远不及他的曹丕,竟能在半年内称帝,就知道了这事对他有多简单。
曹操之所以不称帝,当然并非因为他对名存实亡的汉室,还真有什么顾念,而更多只是一种完美主义者的执念,觉得必须要和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那样诛灭群雄,一统天下后,才好更名正言顺地正式开创新朝。
然而,智者千虑,终有一失。
因为曹丕称帝最大的好处,就是逼满朝文武都立下投名状,【是跟着本王一起做“如果汉朝复辟,就会被杀全家”的汉朝叛逆?还是情缘去给汉朝殉葬?】
正因为王朗王司徒他们这些“汉室重臣”,支持曹魏代汉,都立了绝不能回头的投名状,诸葛亮北伐才注定失败。
如果曹丕曹睿只满足于魏王丞相,还留着汉室傀儡招牌,在文武百官看来不免“首鼠两端”,那诸葛亮北伐肯定会如关羽最后的北伐一样,一路云起响应,势如破竹。
在认清现实,和曹氏政权彼此实现妥协后,汉献帝刘协历史上最后的结局其实已经很不错了,仍可在自己封地里“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受诏不跪拜,祭祀宗庙如汉制”,安然当一个一郡天子到老。
中国古代史上最伟大最煊赫、以“天汉”即银河为名,奠定了后世华夏民族族名的伟大王朝,终结自己历史使命后,以一场冠冕堂皇、隆重盛大的禅代典礼退场后,已经算是退场得极为潇洒。
正如《琅琊榜》梅长苏对梁帝的经典怒斥:
【华夏神州之天下,从来并非一家一姓一帝之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