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尚乡】第一章 淌过黄土的汉子
我要讲的,是遥远年代的遥远故事,但是听得人还是不禁唏嘘。我要讲的故事,是穿过历史的烟尘,顺着那一只苍鹰的脊背从天空滑翔而下。
记忆,随着那一声声嘹亮凄厉的苍鹰鸣叫而越来越清晰,就像是吹散的迷雾,就像是红警游戏上面逐渐展开的地图。
我要讲的,是一个个亡灵的故事,他们活着的时候生活在劳碌与苦难之中,到死了之后,变得轻松了,也就有很多灵异的故事。算不上生英死灵,但是也充满了离奇的迷幻色彩。
首先要讲的是我爷爷的父亲的故事。我们那里,把爷爷的父亲叫做老爷爷,加一个老字,辈分就抬了一级。所以我首先要讲的就是我的老爷爷的故事。其实之前还有很多亡灵的,但是我是在是不愿意去探究了。
我的老爷爷叫王天堂。一听到这名字你或者会笑,但这确确实实是他的名字。他们是天字辈的。按照尚乡这个王姓的辈分安排,自天字辈往下依次是——天、保、定、书、图。
王天堂生活的年代,还是在解放前,清帝已经退位,蒋介石还在发动中原大战。那时节,位于中原西部山区的尚乡,还全都是王姓的。他们都来自同一个祖先。
这个祖先要从更早以前说起。
时间是在二百年前了,那时候还是乾隆盛世的末期,有一个叫做王岭的村子,那个村子的人也正像名字一样,所有的男人都姓王。王姓中间有大地主,也有小佃户。
王岭这个地方,虽然是一道山岭,但是山上全是土。以前王岭的人盖房子,找不来石头,就只好挖土夯土胚,不经烧制就直接垒到墙上去,所以全是土胚房。只有那个大地主家的房子,使用青砖建成的,青砖青瓦,几进几出,几厅几院,雕梁画栋,很是气派。
话说这么多的房子都是土建成的,挖来挖去,也没有挖到石头。现在王岭也是靠卖青砖红砖发家致富,挖土的都是挖掘机,昼夜不停的挖,往那里挖都还是土。
王岭的人很感激这块深厚的土地,他们都说,故事要从更早以前说起。
明朝初年,响应朝廷的号召,从山西洪洞县的的大槐树下集合,来到河南的时候,带队的是一个很厉害的风水先生,几经辗转,终于选中了这个风水宝地。
当初来王岭的人,都不是自愿的,全都是被当时的禁卫军、锦衣卫从家家户户里面抢来的,用绳子绑着手臂,用铁镣套在脚上,一串一串的人,被带出了家门,然后到洪洞县的大槐树下集合。
那一天,被抓到大槐树下的人都是一些姓王的人。太阳在天上就像是发了怒一样,一个劲的发脾气,将滚烫的温度一波一波的往地面上送。长时间的干旱,让地面上到处都是可以淹到脚踝的灰尘。虽然是夏天,但是郁郁葱葱的花花草草全都不见,连高大的树都干旱的掉光了叶子。
一行人铐着脚镣手镣,一步一叮当,走着走着就一点力气也没有了,茫然四顾,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全是黄土,全是刺眼的光线,全是飞扬的昏黄的灰尘。天上是一个又一个刺眼的光圈。出了这一群人的脚镣声,周围其他的什么声音都没有。
没有蝉鸣,没有鸟叫,甚至连一只乌鸦的影子都看不见。
这群人又干又渴,长时间的赶路让他们浑身乏力。因为都是被官府从家中从暗室里面揪出来的,也就走的仓促,没有带干粮,也没有带水,还有不少人在拉拉扯扯中鞋子都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这一路走来也只能是光脚踩在灰窝窝里里面,他们不知道还要走多久,迈的步子一步比一步小,东倒西歪的,带着原本不愿离开家乡的情绪。这彻底惹恼了押送迁徙老百姓的当兵的,他们人人手中拿着一支马鞭,动不动对着光着脊梁满是汗渍的汉子们就是一顿猛抽。
妇女孩子一队,更是哭声震天。其实全都破衣烂衫的,根本看不出是男是女。
走下那个高高的山坡,这两队人就看见有一棵长得格外茂密的大槐树,独此一棵,成了天地间唯一的绿色。这棵大槐树实在是太大了,足足可以涵盖十来亩的地方,也实在是太绿了,就像是打翻的水彩。
男人这一队中有一个蓬头垢面的中年汉子说:“看来我们可以歇一下了。”
走在他前面的那个人回过头来说:“你看看我们这一路走来,在哪里歇过?你还想歇?!”
中年汉子说:“你看到那棵大槐树了吗?为什么周围寸草不生,偏偏这里长了一棵这么大的槐树?这个地方不简单。但是我怎么看怎么觉得,这里少了一点人气。槐树长得像不像是一个老头子的身躯,在张望着等待着孩子们归来?估计这里就是我们集合的地点,大槐树了。”
果然,这两队人在大槐树下停了下来。当兵的请出一个大胡子、穿着朴素的官,他站在大槐树的树杈上讲了一通话,说是河南那边因为战乱,荒无人烟,大量的肥沃的土地没有人种植,可惜了,在山西穷,到了河南或者更南的地方,就能变成地主。有了土地,一切全都有了,再不赶紧过去,土地被人占完了,说什么都来不及了。
他讲的激情澎湃,但是人们还是暗自垂泪。当官的没办法,说:“还是按规矩办吧,将每个人的小脚趾甲劈成两半,按进黄土面儿,让你们的小脚趾甲永远都是两半,这样无论走到哪里,还是很容易一眼就被认出,看看你们谁还敢想家,谁还敢打算半路溜回来。”
于是,当兵的就挨个切开了迁徙民众的小脚趾头,也真的涂上了黄土。然后逐个登记,订立户籍。
这帮浩浩荡荡的队伍,就在官兵的押送下,翻过太行山陡峭的山壁,渡过黄河,来到了中原地界。走着走着,中年汉子突然大叫:“好,我们就在这里安家了。”
押送的的官兵头目哈哈大笑,说:“这里?你们想在这里安家?真是乡巴佬土包子,没见过大世面,你们不知道过了东都洛阳,再往东就是千里沃野,连半个山头都见不到,在那里,想种多少亩地就种多少亩地!”
中年汉子笑着说:“我是风水先生,我看出这里的风水好!”
经过这一路上的交谈,风水先生已经拥有了一大批的追随者,这些追随者恰好都是王姓,这时也都狂热地高呼要在这里安家。
带队的小官吏见这帮迁徙的流民已经下定决心,也也就自己琢磨起来,想着离洪洞县大槐树已经有千里之遥,流民们再回去也是九死一生,逃跑的可能很小,就答应了,到富春县城办理了手续,移交了户籍。这帮跟着风水先生的王氏一族,就在这个肥沃的山岗上安了家,并且把这里取名叫做王岭。
其他的大部分的人,跟着大部队继续向东南前进,最后在哪里安了家,也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