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楚长城:华夏民族性格的象征
图/翻拍于白振国主编《方城:天下第一古长城》
南阳楚长城:华夏民族性格的象征
文 | 夏廷献
人们都熟悉秦始皇时代“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由此一些人以为从河北山海关到甘肃嘉峪关的“万里长城”,是中国最早的长城。
其实,如今看到的“万里长城,不是原汁原味的“秦长城”,而是明朝复建的“明长城”,“城龄”只有600多岁,是保存比较完整的长城,并不是我国最早的长城。
我国最早的长城是“楚长城”,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境内,专家们认为是公元前688年左右楚国修建的,比“明长城”早2000多年,比“秦长城”早400多年。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董耀会先生实地考察后,将其称作“长城之父”。
建筑,尤其是庞大建筑,不仅是民族审美观念的凝聚,更是民族性格的体现。
由“长城之父”——2600多年前就开始修长城这一事实想到,中华民族在处理“国与国”的关系上,始终是保守的“防御”,折射出民族性格始终是“守势”——我用城墙隔离,你不犯我,我不犯你,你好我好,和平共处。
中华民族性格,为何始终是“守势”,可能与代代相传的“家國教育”有关。这一点可以从黄帝时代创造的文字看出来。何谓“家”?房子里面养着一头大肥猪——有食物积蓄为之家。蕴含着不需要再出去打猎寻找食物的自足自得情绪。何谓“國”? 用“戈”(武装力量)护卫着“大口”(城墙)里面的 “一”(土地)和“小口”(人民)。完全是一幅闭关自守的画面。
在这种“家國观念”影响下,一是满足于自给的小农经济生活;二是用高墙把居民区围起来、国家边界隔离起来才放心。很少想到也许从来也没有想到走出“家门”“国门”看看其他民族营造的世界是什么样。
这也难怪,人文始祖黄帝在统一华夏之后,就把建立的“國”家,定名为“中國”——居中之邦,正中之邦,其它地方都是蛮夷之地和浩瀚海洋,不在“围墙”之内。而“中”字,原本是指插在“口”(氏族居民区围墙)上飘扬的旗帜。
总之,中华民族从建立国家开始就有“围墙”——长城情结,表面上看起来很是雄伟,骨子里却是防范的守势,而不是出击的攻势。从最早的楚长城到晚期的明长城一直到今日,2600多年来,尽管也有打出“围墙”的战例,但很快就缩回来,固守着“围墙”内先祖开辟的疆土。而不像某个国家,在自己国门之外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住着庞大军队,对全球事务说三道四指手画脚颐指气使,不择手段地推行自己的价值观。
图/翻拍于白振国主编《方城:天下第一古长城》
“长城之父”——南阳楚长城,据说是马蹄形,千里之长,横跨南阳地区西部、北部、东部的崇山峻岭。由于时间太久,岁月侵袭,人为破坏,如今只有个别地段有城垛、要塞、瓮城和烽燧台,保存比较完整。大部分地段剩下的多是“干垒”式遗迹了。没有他的“儿子”明代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保存得好、知名度高。但作为“长城之父”还是当之无愧的。
“不倒长城非好汉”。如今,中外人士登八达岭、慕田峪长城成为旅游的一大景观。其中不乏外国总统、首相、总理等政要。不知道这些政要登上长城眺望北国风光后,有没有想到中华民族性格始终是“守势”,始终向往的是 “和而不同”的世界,遵循的是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的价值观。由此,不要再给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和平发展找麻烦。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总想搞点小动作,触犯中华民族的感情,不要忘了,大英雄毛泽东也给这个民族留下了这样的精神遗产:“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万里长城”在世界十大奇迹评选中,名列第一,标志着这个横跨中国北方的人造大景观,被世人所认可。这无疑是件好事情。但不知道参评的外国人有没有从这个世界第一奇迹中认识到中华民族性格,有没有想到和这个一直采取守势的民族友好相处,共同建立和谐世界。
图/翻拍于白振国主编《方城:天下第一古长城》
》》》链接《《《
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首度访华,在慕田峪长城游览,他好奇地提出一个问题:“这是中国最早的长城吗?”陪同的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著名长城专家董耀会脱口而出:“这不是,这是明代长城,只有600年历史,我国最早的长城是楚长城,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1998年6月28日董耀会(左二)陪同美国总统克林顿参观慕田峪长城(网络图片)
董耀会提到的“楚长城”,在河南省南阳市境内。《汉书·地理志》南阳郡叶县下注:“楚叶公邑,有长城,号曰方城。”如今在南阳北部的山上可以看到城垣遗址,多傍山而建,或为土筑,或为石砌,城垣之间互为呼应,易守难攻,具有军事防御优势。考古人员在土垣内发现过铜戈、铜镞,并考证出其建筑时代为春秋时期。
【作者】夏廷献 ,南阳籍在京文化学者。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小河弯弯》、历史剧剧本《商圣范蠡》、长篇传记文学《范蠡》、长篇历史小说《圣雨树——破译吉普赛人在中国消失之谜》、工具书《公务人员成功手册》(三册)、书法理论专著《书道犹兵——中国书法艺术新探》《中国书法千字文》《中国书法二十论》等。
文化影响力 传播文化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