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潮祖:治湿热崩漏案】

徐某某,女,30岁,1988年3月8日初诊。

月经淋漓不净经行10天以上已连续三个月经周期,经色暗红,经量减少,偶有血块,无痛经。平素月经周期23-25天,经期3-4天。询之:患者因某次淋雨“感冒”后即出现上述症状,平素神疲乏力,胃脘痞闷,不欲饮食,胸闷不舒,两胁胀痛,口苦,二便常。曾服用清热固经汤及归脾汤等效果均不明显,又值经期,前来就诊。月经第3天,舌红,苔黄腻,脉细弦滑数

处方:蒿芩清胆汤加减

青蒿12g     黄芩12g    法半夏9g    竹茹12g     青黛12g(包煎)

滑石12g     甘草6g     陈皮9g      茯苓15g     枳壳12g

益母草15g   丹皮12g    荆芥炭15g(三剂)

88年3月12日二诊:三剂后经净,乏力、胸脘痞闷、胁胀等症明显好转仍食欲不振,舌淡红,苔腻微黄。

处方:当归芍药散合三仁汤

当归12g     白芍15g     茯苓15g     白术12g     川芎10g

益母草12g   杏仁12g     法夏9g      滑石12g     薏苡仁12g

通草12g     白蔻仁12g   竹叶12g     厚朴12g(三剂)

嘱下次月经前三天再就诊调治。

88年4月5日三诊:3月29日月经来潮,量增,色常,五天净。无不适,求治巩固。舌淡红,苔白微腻。小柴胡合三仁汤加益母草,四剂。

【侍诊心得】

崩漏一病是妇科常见病,导致崩漏的常见病因病机有虚、肾虚、血热和血瘀,湿热致崩漏的论述较为少见。但临床实践中,崩漏责之湿热者并不少见,尤其在四川等湿热气候地区更为常见。

血不循经,溢于脉外,即呈全身上下内外各部出血。究其出血机理,与脉管和脉内之血、脉外之气三者有关。脉是血液环流隧道,无处不有,属于心系网络系统;但全身经隧都由肝系之膜构成,脉管也是肝系组成部分。若因血管破损而使血溢脉外,应该责之于肝,这种机理古人称为肝的疏泄太过

此案患者之湿热致崩漏,为少阳三焦湿热所致,因其湿热之症遍及三焦,而少阳三焦内联肝胆,肝主三焦之膜腠,与肝关系密切,少阳三焦湿热常伴有肝胆湿热之症,故可导致肝失疏泄,又湿热阻滞下焦,由三焦膜腠而影响冲任二脉,热迫血行且热势不盛,故为漏下不止。

少阳三焦湿热之形成,责之外因者,与环境因素有关,气候环境潮湿闷热或者淋雨,涉水都容易感受外湿,湿邪由表入里则易郁遏阳气化热,而成少阳三焦湿热为患。责之内因者,与个人饮食生活习惯及脾气素虚之体质有关,饮食中过食肥甘甜腻,嗜食生冷,缺乏运动锻炼,患病失治等都易伤脾或困阻脾胃,导致湿浊内生,弥漫少阳三焦,阳气为湿浊所郁,久而化热。

叶天士《温热经纬·外感温热篇》谓:“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叶氏指出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之少阳病,但伤寒之邪自表入,邪在少阳,法当和解表里之半。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卫之邪若不逆传内陷,留恋少阳三焦,水液失调,即呈湿热。

治疗少阳三焦湿热,不可过用寒凉,以免遏其阳气,当如温胆汤之走泄,展其气机。故治疗少阳三焦湿热,陈老常选用蒿芩清胆汤此方由温胆汤加青黛、青蒿、黄芩而成,体现清热除湿,上下分消之法。

方中黄芩、青黛、竹茹清泄肝胆之热,青蒿清透少阳之邪,使热有外出去路,四药功在清热透邪,此上清之法也。陈皮芳化湿浊,半夏燥湿祛痰,二药在于恢复脾运,此调中之法也。茯苓、滑石淡渗利湿,二药引导湿热下行,此下夺之法也。枳实降泄胆胃,陈皮醒脾利气,又在通降气机,令其流畅。此津气并调之法也。综观全方,既有消除病因,解其郁热之清热药,又有恢复少阳三焦津气流通之行气除湿祛痰药,为治疗少阳三焦湿热之良方。

由于少阳三焦联系最广,外通皮毛,内联肝胆,上系心肺,中近胃肠,下出肾系,表里上下,无所不包,湿热或痰热每随气之升降出入而无所不达,无处不有,所以,此方可泛用于五脏之湿热或痰热为患。尤其适用于各种湿热所致的出血病证如咳血、痔疮下血、崩漏等。

【按语】

患者发病是因淋雨感受外湿而开始出现崩漏,此为外感湿邪入里,患者无痛经,偶有血块,知非寒凝所致血瘀,为热邪引发血行异常煎熬津血而成瘀。平素神疲乏力、胃脘痞闷,不欲饮食,胸闷不舒,可见其素体上中焦湿热较重两胁胀痛、口苦是湿热阻滞肝胆所致。舌红,苔黄腻,脉细弦滑数,亦是典型的湿热内蕴症象,故患者感受外湿又素体湿热内盛,内外合邪,导致少阳三焦湿热阻滞,热迫血行而成漏证。因其热为湿郁所生,湿热之邪胶着难解,必须同时分消湿热,祛湿清热并行,单用清热固经汤这种滋阴清热凉血之方,清热而不祛湿,故热也不去,用药无效。

故一诊以陈老予以蒿芩清胆汤清热除湿。因崩漏之病势向下,血液外漏,气亦随血下漏,故选用了具有升提气机之功效的止血药物荆芥炭、再加丹皮增强凉血止血之效,并同益母草活血祛瘀。

二诊时患者舌转淡红,热已大减,但仍苔腻,食欲不振,显然湿浊尚重,故予以三仁汤继续芳香化湿,宣散郁热。又合用当归芍药散,活血利湿,祛除瘀滞,防止之前寒凉清热留瘀也可略补阴血。

三诊患者已痊愈,则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调和肠胃,三仁汤健脾祛湿以调其湿热气郁体质治其本。

(0)

相关推荐

  • 热型痛经...温胆汤加味...哈荔田

    18.温胆汤 生姜12克,半夏6克(洗),橘皮9克,竹茹6克,枳实2枚(炙),甘草3克. 热性痛经之实证多因肝郁化热,血热气实,肝络不通所致,亦有湿热内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者. 此外,尚有素禀痰湿壅盛 ...

  •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治疗崩漏的小方。活血化瘀,软坚消积。易操作

    清热固经汤: 清热固经汤 组成:炙龟板.阿胶(烊化).山萸肉.生地.女贞子.旱莲草.炒黄芩.地榆花.苎麻根.马齿苋.仙鹤草.棕榈炭.炒芥穗.贯众炭.乌贼骨. 功效:滋阴清热 凉血止血 主治:肾虚血热型 ...

  • 肝胆病机治法与方剂汇总2

    纯干货--肝胆病机治法与方剂汇总 太长了,分成了两个部分.这是第二部分. 五. 少阳病变 1.邪踞少阳--和解少阳 ① 小柴胡汤 ② 蒿芩清胆汤 2.邪伏膜原--宣透膜原 ① 达原饮 ② 三香汤 3. ...

  • 陈潮祖治湿热崩漏案

    徐某某,女,30岁,1988年3月8日初诊. 月经淋漓不净,经行10天以上已连续三个月经周期,经色暗红,经量减少,偶有血块,无痛经.平素月经周期23-25天,经期3-4天.询之:患者因某次淋雨&quo ...

  • 陈潮祖治小儿湿热痹症案

    2006年7月17日,卢某,男,5岁,一周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双下肢乏力,疼痛,于宜宾第二人民医院住院一周治疗无效,检查结果均正常.当地医生建议转至重庆医大儿童专科医院治疗,家属同意.转前恰好有亲友建议 ...

  • 【陈潮祖:湿热的用药】1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热为阳邪,性最暴戾,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一经结合,如油入面,很难分解,不似表证可一汗而解,里证可一下而愈. 治疗此证,单清热则湿仍留,单祛湿则热愈炽,唯宜清热祛湿,分消其势 ...

  • 【陈潮祖:湿热的用药配伍】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热为阳邪,性最暴戾,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一经结合,如油入面,很难分解,不似表证可一汗而解,里证可一下而愈. 治疗此证,单清热则湿仍留,单祛湿则热愈炽,唯宜清热祛湿,分消其势 ...

  • 陈潮祖:湿热的用药(基本配伍)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热为阳邪,性最暴戾,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一经结合,如油入面,很难分解,不似表证可一汗而解,里证可一下而愈. 治疗此证,单清热则湿仍留,单祛湿则热愈炽,唯宜清热祛湿,分消其势 ...

  • 陈潮祖:湿热的用药(基本配伍知识)

    陈潮祖:湿热的用药(基本配伍知识) 湿为阴邪,其性黏滞:热为阳邪,性最暴戾,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一经结合,如油入面,很难分解,不似表证可一汗而解,里证可一下而愈. 治疗此证,单清热则湿仍留,单 ...

  • 陈潮祖治烧烫伤验方,很少留疤

    解毒疗伤液(验方):虎杖70g,牡丹皮20g,芦荟10g,孩儿茶6g,冰片6g.煎煮成汤,滤去渣滓,喷于创面,2小时1次,无须包扎. 主治:各类烧伤.烫伤. 烧烫所伤,轻则创面红肿疼痛或起水泡,重则溃 ...

  • 陈潮祖治疗湿热所致血症经验

    血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液不循常道,表现为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包含内科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以及妇科崩漏等疾病. 虽出血部位多种多样,但不外乎热(虚火或实火)迫血行.血失统摄 ...

  • 陈潮祖治遗精滑精的经验,用之即效!

    遗精滑精都是阴精外泄病变.导致遗泄机理大要有四. 一是精隧松弛,精关不固:多因房室不节导致精隧松池,成为精关不固,滑泄无度.如金锁固精丸.桑螵蛸散即是为此证而设.此证因肾阳衰惫而泄者间亦有之,肾阳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