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那份物欲鲜活
和妹妹聊天,提起了孩喜欢上了班级同学的新款羽绒服。自己用我的手机在网上找着。秉承不支持不反对,默认的态度让她随意折腾,只要我一句不同看法,孩就接着找另外款式。妹妹听了这,说了句“至少她还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呢!”一句话激起内心的酸楚和感慨。是呀,只有我和妹妹相互间理解和彼此知道,我们俩到现在真的不知道喜欢什么样的颜色,钟情什么样的款式,什么样的服装搭配适合自己。除了节俭,除了将就,我们好像没有品过别的滋味。有时候甚至感觉穿着别人送的旧衣服,骨子里都透着舒坦。条件不允许时,当这样的习惯是一种美德。条件允许时,才意识到这是性格中的瑕疵。人呀,缺少了物欲追求,似乎会让生活黯淡了很多,进而成为左右自身价值和物欲追求的取向,收敛和割舍了很多东西。
当看到小弟四处淘换他小时候艳羡过,没机会得偿所愿的一款玩具,价格早超过当年玩具本身价格的10N倍,小弟也毫不犹豫的下单,出手,而囤积得居奇。其实他是在补偿小时候那份艳羡又得不到手纠结的心态,他是解开一直以来埋在内心的心结,这都是那个年代带给懂事孩子的伤。
我和妹妹早已在第一次穿上别人给的衣服时,被妈妈露出的释然,自觉封存了物欲,只要妈妈不背负太重,我们可以不要喜欢的玩具,可以不去喜欢那样的花裙子,可以忽略当表姐面穿着她给的衣服那份尴尬。所以,我们不懂时尚,更不懂搭配出属于自己的那份舒服和自在。所以,我们养成了给别人买东西慷慨异常,给自己买东西左思右想,就算非买不可,也得在内心挣扎几个来回,趁着没找到放弃的理由才会勉为其难地得以实现。
妹妹经常告诉我别把孩子养成自己的翻版。我也经常注意了对孩子个性培养上的方式和方法。既要让她有鲜活的物欲追求,又要让她懂得取舍,接受挫折。既要让她理解来的不易,又要让她感知父母对她的爱。把她喜欢的东西,慢些脚步并且有所约束地送达,这样既能保鲜她的物欲,又不至于过于奢侈。给的结果,是证明我们爱她,给的过程是告诉她,我们的努力和争取。
但愿女儿的未来不会如我,至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懂得如何通过努力争取,做个有梦想、有追求的人,让所有的艳羡不再是艳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