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丨超实用的10个心理学效应,看了绝对大长见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日趋丰富,人们对于自身认识的发掘越来越感兴趣,会将更多的目光投向自己,并希望借由通过认识自己内在心理的变化,来了解自己行为的潜在规律和原因。

社会上也将心理学的运用普及到方方面面,诸如人员招聘和选拔、教育以及广告内容、消费刺激等等。更多地认识心理学,也就更能游刃有余的去面对社会和人生道路上的种种事务。

为什么人会在关键时候发挥失常?为什么会对未完成的事总是念念不忘?为什么有些事我们在事后会觉得自己做出了失去理性的决定,也因此后悔不迭?所有的一切冥冥中仿佛有所牵引,却又无可名状,实则背后都隐藏着心理学上的各种效应。

今天这篇文章,和你分享在学习、工作、生活背后的十个心理学效应,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01

詹森效应

因为得失过重,

而导致表现失常

有一位叫詹森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赛场上却接连失利,让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难看出这是压力过大,过度紧张所致。因此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有些人平时战绩彪炳,众星捧月,无形中就造成了一种心理定势: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而赛场上的特殊性,社会、国家、家庭等方面的期望,容易加剧患得患失的心理,就容易造成比赛状态失常。而另一方面也可能缺乏自信心,产生怯场心理,束缚了自己水平的发挥。

丹 · 詹森本人经过八次失利后终于摆脱赛场魔咒,职业生涯最终获得七枚世界锦标赛奖牌,打破过七项世界纪录,最终以一枚奥运金牌为自己的运动员生涯画下圆满句号。

#02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未完成的事,

总是让人念念不忘

上世纪二十年代,德国心理学家蔡格尼克,通过一项记忆实验发现了这种心理现象。她让参与者做22件事,但是其中有些在完成前就会被打断。之后让参与者回忆自己所做的,结果更多的人想起的是那些未完成的事情。

这主要是因为未完成的事,所引起的心理紧张系统还没有得到解除,所以人们会对此耿耿于怀。很多人有与生俱来的完成欲,对于尚未处理完的事,会有较强的意愿和动机去继续完成。要做的事一日不完结,则一日不得解脱。

对大多数人来说,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是推动他们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但有些人会走向极端:一种是过分自我强迫,面对任务非得一气呵成,甚至偏执地将其他任何人事物置身事外;另一种是驱动力过弱,做任何事都拖沓啰嗦,时常半途而废,永远无法彻底地完成一件事情。这两种人都需要调整自己的「完成驱动力」。

#03

踢猫效应

坏情绪

会随着社会关系链依次传递

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传染,是指对弱于自己或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其实,这是一种心理疾病的传染。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踢猫效应」长长链条上的一个环节,遇到比自己弱的人,都有将愤怒转移出去的倾向。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但反过来想,好心情也是一样的。所以,为什么不尝试将自己的好心情传递出去呢?

#04

出丑效应

优秀而又带有小缺点的人,

是最讨人喜欢的

一位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在接受主持人采访时略有些羞涩。当主持人向观众介绍他所取得的成就时,他甚至紧张到将桌上的咖啡杯碰倒,洒了主持人一裤子。而在事后的问卷调查中,大家却纷纷表示对这位成功人士的好感。

精明的人无意中犯点小错误,不仅是瑕不掩瑜,反而更使人觉得他和别人一样会犯错,让人更加喜爱他。因为一般人与极度优秀的人交往时,总难免会因为自己不如人,而感到惴惴不安。同时也会觉得对方不够真实,难以亲近。这样失衡的人际关系,是难以保持长久的。

所以当优秀的人显露出平凡的一面,不但不会影响他的形象,反而会让他更具人格魅力。但也不可故意出丑来哗众取宠,而要倡导不要过分追求一丝不苟的优秀。在不慎犯错时,更能用一颗平常心接纳自己。

#05

定势效应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局限于既有的信息和思维模式

俄国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曾作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向两组大学生出示了同一个人的照片。在出示之前,向第一组说,照片上的人是个十恶不赦的罪犯;向另一组说他是位大科学家。然后让两组大学生用文字描绘照片上的人的相貌。

第一组大学生的评价是:深陷的双眼证明内心的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沿犯罪的道路走到底的决心等;第二组大学生的评价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在知识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等。

这就是定势效应,人们在认知活动中习惯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看待当前的问题。也会因为在固定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也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和接受事物。

能够把人限制住的,只有人自己。人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即使我们遭遇困境,也只是因为我们固执的定势思维所致。只要跳出当前的思维模式,一定能够找到前行的道路。

#06

登门效应

人们更乐于接受较小

和较容易完成的目标

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旦接受了他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人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就好像逐级上台阶一般,这样能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这个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于1966年在「无压力的屈从——登门坎技术」的实验中提出的。实验者让助手到两个居民区劝人们在房前竖一块写有「小心驾驶」的大标语牌。在第一个居民区向人们直接提出这个告示,愿意的仅为被要求者的17%。

在第二个居民区,先请求各居民在一份赞成安全行驶的请愿书上签字,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几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办了。几周后再向他们提出竖牌的要求,结果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

人们一旦对于某种小请求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就会增加同意这种要求的倾向;而当他卷入了这项活动的一小部分以后,便会产生自己是关心社会福利者的知觉、自我概念或态度。这时如果他拒绝后来的更大要求,就会出现认知上的不协调。于是内部压力,就会使他继续下去。

#07

标签效应

给一个人贴标签,

会对他起到定性导向作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兵力不足而兵源又有限的情况下,决定组织一批监狱里的犯人上前线作战。由于囚犯纪律散漫,目无纪律,政府特派了几个心理学专家对犯人进行战前心理建设和动员,并随他们一起到前线。

心理学家要求囚犯们每周给自己最亲的人写一封信,而信的内容则由心理学家统一拟定。大体无非是告诉他们的亲人,自己在前线如何听从指挥、勇敢无畏并建立了赫赫战功。而这样坚持了半年后,囚犯们也竟变得如同正规军一般服从指挥,英勇战斗。

当一个人被贴上一种标签时,无形中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标签的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引起的,故名为「标签效应」。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效应,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作用。无论标签的内容是好是坏,都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有强烈的影响作用。所以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08

肥皂水效应

伴随着赞美的批评,

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约翰·卡尔文·柯立芝于1923年成为美国总统。他有一位女秘书,虽然外貌出众,工作中却常常因为粗心而犯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大加赞扬她的穿着和容貌。这样的话出自总统的口,令秘书不由受宠若惊。

柯立芝接着说:「但请不要骄傲,我相信你同样能把工作处理得像你的容貌一样漂亮。」果然从那天之后,女秘书在工作中变得很少再出错。而柯立芝的灵感来源则是刮胡子之前涂的肥皂水,而正是因为肥皂水的作用,刮起胡子来才不觉得痛了。

这就是肥皂水效应,将批评夹在赞美中,从而减少批评的负面效应,使被批评者愉快地接受对自己的批评。生活中运用这种效应,即快速达到了目的,又照顾到被批评者的面子,还会收获更好的人缘。

#09

狄德罗效应

不要被不需要的东西所胁迫

狄德罗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文学、艺术和哲学等领域有卓越贡献,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思想巨人。有一天,一位朋友送给狄德罗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的酒红色长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并马上丢弃了旧的长袍。

然而烦恼也随之而来,他开始觉得自己的办公桌和漂亮的新长袍不匹配,于是他换了新的办公桌。又觉得墙上的挂毯与新办公桌不配套,又买了新的挂毯。随即他又更换了诸如椅子、雕像、书架、闹钟等物件。

最后他突然发觉,自己居然被一件长袍胁迫,更换了那么多原本无意更换的东西。这就是狄德罗效应,也称「配套效应」。它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统一的追求,同时也是促进事物变化发展和更新的动因。

然而该效应也带给人们一种启示,对于非必需的东西尽量选择不要。因为你一旦接受了一件,那么外界或心理的压力,会使你不断接受更多非必需的东西。

#10

拍球效应

有压力的人,

才会有动力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某天他的货轮卸货后在返航途中遭遇到可怕的风暴。水手们惊慌失措,而老船长则果断命令水手打开货舱并往里面灌水。随着货舱里的水位逐渐升高,船体逐渐下沉,而货轮却也越来越平稳了。

船长这才说道:「百万吨的巨轮很少有被打翻的,出事故的往往是根基轻的小船。船在负重时才是最安全的,空船时则是最危险的。当然这种负重也需要根据船舶本身的载重能力而定,适当的负重可以让船只抵挡暴风骤雨的侵袭。」

拍球效应指的就是类似的效果。人在拍球时,用的力越大,球就跳的越高。其寓意为人若承受的压力越大,潜能发挥程度就越高;而人的压力越轻,潜能发挥程度就较弱。

升学、就业,我们人生每个阶段,都是一次次施压的结果。没有压力的人生,就像风暴中没有负重的货轮,易被人生中遭遇的巨浪给打翻。

(0)

相关推荐

  • 心理学:那些曾经被“贴标签”的人,现在还好吗?

    Hello 与 世 界 上 独 一 无 二 的 你 相 遇 真 幸 运 ღ   大家好,我是明天心理的主创之一"明天".关于"贴标签"这个话题,我想大家可能都不 ...

  • 作为教师,这十四条常见的心理效应你必须掌握

    一.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理论再现] 罗森塔尔效应是指一个积极的期望往往会带来积极的结果.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察某校,从每班随机抽3名学生,共抽取18人,将他们的名字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 ...

  • 心理学:学会“贴标签”,让男人放不下你

    谈情说爱,是两个人感情维系的过程. 在一点一滴中喜欢,在时间流逝中靠近,直到有一天,彼此再也无法分离,于是便会一起设想着,如何从恋爱走到婚姻,双方的爱情也就迎来了圆满的时候. 当彼此以情侣的身份相处, ...

  • 人生十个心理学效应必须知道,学会一个便能受益终身

    掌握心理学效应,能够剖析自己平时不易察觉的非理性行为,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读懂他人,透视社会:能让我们采取更合理的方式对待他人,处理事务,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日常生活背后的典型心理学效应,让我们以此 ...

  • 家长掌握这三个心理学效应,轻松助力孩子适应新学期

    新学期悄然开始,每个家庭都重新出发.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的成长呈现出螺旋式的样态:时而斗志昂扬,大有新学期要"牛"转乾坤之势:时而畏首畏尾,贪恋寒假,不愿面对现实. 怎样帮助孩子 ...

  • 挽回形象,巧利用「标签效应」

    更多精彩等你发现 WeGo团队原创 无论是好聚好散,还是不欢而散,前任对你的印象都会在分手那一刻定格,除非你再去做一些纠缠的动作,否则通常是不会继续恶化下去的,因为对提出分手方而言,那就是结局. 然而 ...

  • 10个心理学效应

    生活里,当我们从各种失意的状态中走出来时,再回头去看当时的情境,却发现自己只不过是调整了一下看问题的角度,一切仿佛都不一样了.就好像当时的困境是自设的牢笼,是将自身作茧,绑缚于心灵和意识的困顿中. 为 ...

  • 10则心理学效应,哪一条深深影响过你?

    投射效应 我们有时候无法接受自己内心一些"坏"的部分,比如伤害他人的想法.占别人便宜.害怕被抛弃等等.当我们无法有效处理好自己这些特征时,就会认为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一样的特征,这 ...

  • 10个生活中常见的心理学效应

    本期,我们给大家分享的是生活中常见的十大效应,这十大效应就发生在每个人的身边,充分展示了你.我.他的行为或心理.不一定发生在你自己身上,但是你一定遇到过.是什么呢?快来看看吧- 1.蘑菇效应 蘑菇长在 ...

  • 知乎10万 赞好文:有哪些令人叫绝的心理学效应?

    题图:<中国合伙人> Apr. 23 灼见(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想建立好的人格,尝试从赞美别人开始. 作者 | 铁木君 来源 | 铁木君(tetemu) 1.登门槛效 ...

  • 8个令人叫绝的心理学效应‖超实用[玫瑰]...

    8个令人叫绝的心理学效应|超实用[玫瑰] 强烈推荐令人叫绝的8个心理学效应!希望能帮到你! 巧用心理学,有机会去试试呗,也许能改善你生活中的一些烦恼*^_^*

  • 10个启迪人生智慧的心理学效应

    生活里,当我们从各种失意的状态中走出来时,再回头去看当时的情境,却发现自己只不过是调整了一下看问题的角度,一切仿佛都不一样了.就好像当时的困境是自设的牢笼,是将自身作茧,绑缚于心灵和意识的困顿中. 为 ...

  • 10个重要的心理学效应是哪些?

    在生活中,当我们从各种失意的状态中走出来时,再回头去看当时的情境,却发现自己只不过是调整了一下看问题的角度,一切仿佛都不一样了. 为什么有些事情看似合理实则不合理,看似理性实则不理性?为什么我们会疯狂 ...

  • 10个职场心理学效应,助你解锁职场密码

    发布时间:2021-03-14  今天和大家分享职场上常见的10个心理学效应,欢迎大家对号入座,希望能帮助你解锁职场密码,做一个轻松快乐的打工人. 01 建立自己的"优质"朋友圈: ...

  • 如何帮孩子从容面对生活?送你10个实用的心理学技巧

    如何帮孩子从容面对生活?送你10个实用的心理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