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来路
丁酉年,我终于完成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这个“天地”是有点小的,只能算是洪甘冲(地名)那片巴掌大的“天地”。完成这件事情后,估计没有多少人对我刮目相看,除了我自己。
但我是真用心了,甚至殚精竭虑,因此我自认为对得起源远流长的列祖列宗,更对得起村子里的老少男女。我翻遍了所有的族谱,有线装的、平装的,有顺治年间的、宣统年间的…终于从那些费解的白纸黑字间找到了族人们的来路。
血统轩辕,曲烈建国,巫公定姓,参公开派。我惊奇地发现先祖繁衍、生息、行走的轨迹居然是民族性、历史性的,在炎黄子孙代代相承的绵绵长河中,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辉煌历史中,都清晰可辨有迹可循。曾姓自古有“天下一曾无二曾”的说法,是说曾姓没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记录,如今的曾姓人都是一脉传自禹的后裔太子巫。
曾姓起源于姒姓,夏禹的第5世孙少康少康把今河南方城县北封给少子曲烈作为子爵王国,称为鄫子国,古代习惯以封地为姓,所以曲烈从此姓鄫,鄫国历经二千多年直到春秋,被莒国所灭,怀着亡国之痛的鄫国太子巫用原国名“鄫”为姓氏,但除去了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这就是曾姓得姓的由来,曾姓后人尊太子巫为始祖,从曲烈到太子巫改“鄫”为“曾”。
曾氏武城派从曾参(58派)至62派无全国统一派行,从63派始(宏63)全国各派行开始使用统一名派字辈。曾参尊称曾子,为五圣之一的“宗圣”,鲁国南武城人(今山东嘉祥县人)。曾子注重修身,以孝著称,是孔子学说的正宗传人,武城曾氏以曾子为开派祖。
十五世祖据公自山东迁往江西庐陵,为曾氏南迁鼻祖,西汉永光年间加封关内侯,因避西汉末年王莽之乱,率宗族千余人迁至今江西省吉安市西南之吉阳乡,是为吉阳房,庐陵成为曾氏旺族中心,也是中国曾氏第二发脉地。
四十六世祖泰谕公,字柽卿,号鲁斋,官大理寺评事,因直言忤上,于北宋贞宗咸平年戊戌(公元998年)由江西泰和县梅子陂早禾渡徙湖南新化横阳山苦竹坪之月塘。公胸怀高洁,性秉刚贞,厌官场之迎送,慨宦海之浮沉,挂官去职,视名利如敝履。
五十六世祖宏琦公,于康熙初年由夏家冲迁湘乡洋河(地在湘乡县西三十七都洋河塅中堡,距县治百四十里,东距壸天三十里,南距娄底二十五里,西距渡头塘十二里,北距桥头河十二里),就该地树山里老湾剙建房屋一所,壬山丙向,正对神仙岭,宅垣前后左右古木阴翳,历禁砍伐。屋下首有永盛桥,上有龙家坝,由此派衍三房,丁口已逾数百之众。
至此,便是我户口本上所写的位置和邻里左右熟悉的族人了,也算终于找到了先祖的初心足迹,和自己继续行走的勇气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