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我们开始《朱子读书法》第5讲。欢迎留言交流。
先生《记稽古阁》有曰:人之有是身也,则必有是心;有是心也,则必有是理。若仁、义、礼、智之为体,侧隐、羞恶、恭敬、是非之为用,是则人皆有之,非由外铄我也。然圣人之所以教,不使学者收视反听,一以反求诸心为是,而必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力行之,何哉?盖理虽在我,而或蔽于气禀,物欲之私,则不能以自见。学虽在外,然皆所以讲乎此理之实及其浃洽贯通而自得之则,又初无内外、精粗之间也。世变俗衰,士不知学,挟册读书者既不过于夸多斗靡以为利禄之计,其有意于为己者又直以为可以取足于心,而无俟于他求也,是以堕于佛老虚空之邪见,而于义理之正、法度之详有不察焉。其幸而或知理之在我,与夫学之不可以不讲者,则又不知循序致详,虚心一意,从容以会乎在我之本然,是以急遽浅迫,终不能浃洽而贯通也。鸣呼!是岂学之果不可为,书之果不可读,而古先圣贤所以垂世立教果无益于后来也哉?道之不明可叹也已。(辅广辑录部分·纲领05)
先生《记稽古阁》有曰:人之有是身也,则必有是心;有是心也,则必有是理。若仁、义、礼、智之为体,侧隐、羞恶、恭敬、是非之为用,是则人皆有之,非由外铄我也。朱熹在《记稽古阔》中写道:人有这个身体,一定有这个心;有这个心,也一定有这个道理。如果仁、义、礼、智是本体,侧隐、羞恶、恭敬、是非就是本体的表现,每个人都有,并不是外力强加给我们的。然圣人之所以教,不使学者收视反听,一以反求诸心为是,而必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力行之,何哉?盖理虽在我,而或蔽于气禀,物欲之私,则不能以自见。但圣人教人,使学习者不为外物惊扰,完全采用反省内心的方式。一定要说借助《诗经》来抒发情感,借助《礼记》立身行事,借助《乐记》赞顿成功,又称广泛学习,仔细求证,谨慎思考,清晰辨别,然后去努力践行,为什么呢?因为道理虽然与我同在,但由于个人气质、物欲等因素的影响,有可能无法自知。虽然自我修炼是学习的不二法门,但是受个人气质、外界诱惑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挖掘自身潜能,这就需要通过拜师,或者读书等途径帮助自己提升。学虽在外,然皆所以讲乎此理之实及其浃洽贯通而自得之则,又初无内外、精粗之间也。世变俗衰,士不知学,挟册读书者既不过于夸多斗靡以为利禄之计,其有意于为己者又直以为可以取足于心,而无俟于他求也,是以堕于佛老虚空之邪见,而于义理之正、法度之详有不察焉。学问虽然是身外之物,但它所讲求的都是真正的道理,以及能够和谐贯通自然习得的法则,本来就没有什么内外、精粗的区别。世道变迁,风俗转坏,士人不知道求学,而求学读书之人也不过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文章写得长、辞藻华丽,作为博取功名的敲门砖而已。真正想修养自身德行的人,又认为修行完全可以靠涵养自己的心性取得,不需要借助外物,因此难免被佛家、老庄等虚空之说所影响,对于义理是否正确、法度是否详明一概置之不理。不少求学的人,只不过把读书作为敲门砖,进入大学,混个文凭,为稻粱谋。而真正想提高自身素养的部分人,又往往过度自信,容易受佛老庄等所谓顿悟、丹道影响,与现实脱节,走向虚无,迷失方向。其幸而或知理之在我,与夫学之不可以不讲者,则又不知循序致详,虚心一意,从容以会乎在我之本然,是以急遽浅迫,终不能浃洽而贯通也。有一些人明白道理与我同在,学问不可以不讲求的,却又不明白循序渐进、详细探求,面对学问要虚心专注,从容地体会自己的本性,以致于心态急躁,浮于表面,格局狭小,最终难以融会贯通。有些也知道求师读书,但是又不遵循读书的规律与方法,急功近利,浮光掠影,难以达到读书的最佳效果。呜呼!是岂学之果不可为,书之果不可读,而古先圣贤所以垂世立教果无益于后来也哉?道之不明可叹也已。难道学问果真不可以做,书果真不可以读,古代圣贤流传下来教化世人的思想难道真的对后人没有一点用处吗?圣贤之道不昌明,真是可叹啊!我们已经逐字逐句学习完《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家训《聪训斋语》《澄怀园语》《曾国藩教子书》,诵读《声律启蒙》。《荀子日课》正式开讲。
关注尔雅书苑,读懂中国经典,涵泳儒雅人生。
温故知新
荀子日课272丨天人各司其职,互不干涉,人如何管好自己的事
荀子日课271丨仪式感是一种心理的慰藉
荀子日课270丨天灾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祸
荀子日课269丨天灾没什么可怕
荀子日课268丨为什么有人天天进步,有人却天天退步
日课温故
老子道德经日课(全)附阅读书目
论语温故(全)20篇500讲
孟子温故(全) 14篇305讲
古本《大学》(全)36讲
《中庸》日课(全)60讲
涵泳诵读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上平十五卷全 (诵读版)
日诵丨声律启蒙 下平 十五卷全 何处春朝风景好,谁家秋夜月华圆
家风传承
日课丨朱子读书法02 先要读书,领会道理
日课丨朱子读书法01 读书要读得准、记得牢、悟得透
家训丨曾国藩教子书(全)
家训《聪训斋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训
家训《澄怀园语》全文丨父子双宰相、六代翰林,曾国藩倍加推崇的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