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地域民间武风的历史
楚人好武之风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史记》所云:“楚人骠疾”。《隋书地理志》 中说:荆州“其人率多劲悍决烈,盖亦天性然也”。刘向在《别录》中有:“ 蹴鞠,兵 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汉书;艺文志》中把蹴鞠二十五篇列入“兵技巧十三家 ”当中。《史记》记载楚郢有:“斗鸡走狗,六搏蹴鞠”的活动。《荆楚岁时记》中亦有楚 人“打?施钩,强身练武”的民俗记载。秦汉时期的荆楚民间武术活动主要以“角抵”为主。秦代出土文物、汉代壁画、汉画像 砖中也有关于秦汉手搏活动的反映。
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出土了一件木蓖,上有描绘手 搏的彩色漆画。画面上三人均上身赤裸,下著短裤,腰间系带,足穿翘头鞋。靠 右的两人,正在进行比赛,气氛热烈而紧张。左边一人平伸双手,似为比赛裁判。
东汉延熹十三年(公元170年),从擅长弓弩术的云贵地区迁移“五千家于蜀为射猎官 ”,关陇迁到荆洲也有十多万家,并在涪陵“发其劲卒三千为连弩士”。人民的大量南迁把 少数民族武术和关中武术也带到荆楚地域。
三国时期,在刘备所辖荆州地区“几乎所有男子 都被迫当兵”,这种移民措施使得军事武艺得以交流和普及。“相扑”始于西晋,在荆楚及颖川、襄城二郡普遍开展。《角力记》载:“荆楚之人五 月间,相结伴为相攒之戏,攒即扑也。”王隐《晋书》也记载颖川相扑的技术比襄城的高明 ,载道:“颖川、襄城二郡班宣相会,累欲作乐,襄城人首责功曹刘子笃曰:乡郡不如颖川 人相扑”。襄城王弘默认了不行,遂用“相扑下技,不足以别两国优劣”来进行辩解。
《汉书;武帝记》云:“元封三年(公元108年)春作角抵戏”。角抵类似现代的摔跤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说:秦称角抵,宋元时称 “相扑”或“争跤”。每年五月间,湖 北各地都有角抵比赛。鄂西北地区山民历来好武,东汉时期经常用武力反抗 朝廷,为 杜绝武患,汉王朝强制巴人迁徙到江夏郡(现湖北鄂州武汉)。想把巴人好武之风杜绝,结果 却使得巴氏武术流传到了江夏,丰富了荆楚地域的武术内容和相互交流。
唐代十八条好汉之一的宇文成都后人宇文士及,在湖北钟祥郢中开设武馆,称“武部” ,培养了大批武术人才,也使武术在民间得到广泛开展。宋代《角力记》上 记载,在五陵、鄱阳、荆楚一带,“五月盛集,水嬉则竟渡,街房则相攒为乐”。这也说明了宋朝之 时,荆楚武风之盛。
湖北《沙市市志(第四卷)》记载:湖北沙市从明代至民国初年,各码头常因争地盘发 生械斗,多数码头请武师教习操练。富家子弟或体弱多病者亦拜师习武,借以防身、健身。 河南、山东、武昌、汉阳、黄陂等地武师迁来沙市落户,因此南北武术流派在沙市均有流传 。尤其是南少林一百八十一式拳谱,在民间亦有少数传练和演习者。硬气功中有“十二金仙 ”、“十三太保”、“十八罗汉”诸功,以及江西派的“提桶术”等,这些硬气功讲究吐纳 和排打。练功者多辅以打吊袋、打沙包、举杠子(两端为石磨)、舞石锁等。走马镍(绳镍)等 长短器械均演习有人。沙市北郊的刘家台,住着刘姓军户,刘家在此练拳习武,世代相传。
据湖北省《黄安县志》(清&;道光版)记载:自明嘉靖时建县,明清两朝中武进士者6 人,中武举人60人,任武职者78人。此外,还出现“素有胆力,勇略过人”、艺服群盗者:张昌、张清两兄弟,“皆力能毙虎,碎石,捷若猿猴。未建邑时,里中多盗,闻盗即往救, 先后毙盗数百”。明清之际,黄安有一武术名刹界灵寺,在县北阳台山,林木清幽,景色佳 绝,曾名盛一时。民间传称:“龙潭寺的田,永安寺的钱,界灵寺的拳”,可见界灵寺拳术 曾称绝一方。
湖北大冶的武术活动盛行于明、清。当时,以武考取才。明代有武功人员6人,有武举 人4人,清代有武举人33人,武进士4人。湖北老河口位居汉江中上游,水陆交通便利,自古武风盛行。
史籍中关于楚地人们的武术活动的记载,说明荆楚地域人们具有浓烈的尚武精神,人民 热爱武术,武风炽热。武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繁荣丰富,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 有着密切的关系,武术运动为楚地人民的社会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武术从仅在军中习练,逐渐成为大众普遍喜爱的体育运动形式,在戏曲、杂技以及祭 祀 、斋醮中都有反映,说明荆楚地域的武术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武术已经渗透到楚地人们现 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