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说】海上小白宫传奇--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前世今生

沪说 第29期 

丁酉年·端午刊

上海解放66周年


 每周六中午更新

【本期提要】本期我们将关注一座特殊的博物馆,它不仅建筑身世不凡,展品也很有特色。袁童鞋甚至一家三口亲身去体验了一下,拍了一些照片。就让我们领略一番吧。本期标题取得有点大,要和建筑风格相吻合嘛。

文/图 马丁/袁童鞋

位于上海徐汇区汾阳路79号的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是一个桃花源一般的存在。在炎炎夏日,在绿树成荫的汾阳路上,并不太容易发现其中的风姿。但步入其中,一座洁白的宫殿式建筑豁然列于眼前。

博物馆的历史并不漫长,2002年建馆至今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也算填补了上海各大博物馆的一大空白。但是这幢建筑的故事就更久远了。

开疆拓土的法租界

也许法国人一直在懊恼,为何第一个看上上海这块宝地的是英国人。如果是法国人先看中,那就不会只能拿挑剩的那一块南北狭窄,只能往西拓展(东面是黄浦江)的土地了。法租界在大部分时间里是闷声不响的,只能对上海县城做点小动作,还酿成过四明公所血案这种不利于其发展的华洋冲突,但机会总还是有的,法国人一直蠢蠢欲动,与英国人一道往上海西郊越界筑路。

李鸿章的过房儿子李经方在上海的豪宅,也搞成洋式的(网络图片)

华人车夫与洋人家庭(网络图片)

1914年,趁着袁世凯巩固权力心切,法国人与其签订了法租界界外马路协定十一条,以允许其在界内搜捕革命党为条件,将其已经筑路且苦心经营多年的越界筑路区的财税权,司法权一起囊括,让法租界又扩大了一大圈。如果以土地面积来说,法国人雷米最早租到的土地只有2.5亩不到,到法租界正式“挂牌营业”面积也只有986亩,但袁氏的这次交易让法租界面积激增到15150亩之多。您算算这该是有多少倍?

1929年的上海分区地图。1914年,今天华山路以东,延安路以南,肇嘉浜路/徐家汇路以北,老城厢环路(人民路、中华路)以西之前不是法租界的土地统统都归了法租界。这片区域称为法新租界。

为何要说这段历史呢?因为本人的主人“宫”就位于这片新增的区域之中。如果您对比一下今天的地图,可能不难发现,上海曾有的一大批为人津津乐道的小洋楼,法国梧桐掩映的精致欧式马路很多就在这个区域之中。而汾阳路——法租界时期的毕勋路就是这些马路的其中之一。

纷纷扬扬汾阳路

夏日炎炎,但在以淮海路为轴心,南北两边的大小马路上却时时能有树荫乘凉,这些悬铃木被人称作法国梧桐,这与他们的出身无关,却与这片土地曾经的主人相关。汾阳路就是这样一条马路,在法租界时代称为毕勋路(Route Pichon)。按照法租界的命名习惯,这应当是一位法国名人的名字。果然,法国有一任驻华公使就是叫毕勋(Stephen Jean-Marie Pichon,1897-1900在任)的。1919年,一战后巴黎和会的三大主角之一法国总理克列蒙梭所组内阁的外交部长就是这位毕勋阁下。

还真的找到了毕勋阁下的玉照(维基百科)

1947年,苏联代表参加普希金塑像重建完成仪式。原来的塑像在二战中为日军捣毁,但这座塑像没有躲过浩劫,今天的普希金塑像是1987年的第三版。普希金塑像出现在法租界,表现出当年法租界的第一大侨民团体,俄侨的人数之多,影响之大。(网络图片)

汾阳路并不长,从与桃江路相交路口的普希金塑像开始,向东经太原路口——也就是小白宫这一带,折向北最终与淮海中路相交。在最东北端马路两边分别是上海音乐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淮海路校区,原上海教育学院)。

小白宫所在的汾阳路中端还有毕勋(汾阳)公寓等老式建筑,更与雷米学校(今上海市第二中学)毗邻。

搜狐公众号“唐超”《上海旧影录:曾经有过的老学校(第一集)》所载雷米学校,因学校开在雷米路(Route Remi,今永康路)得名,是一所外侨学校。市二中学,原为务本女塾,1967年迁入现址。图中教学楼如今依旧保留。

法租界因其为一国专享,故而体制和公共租界的有所不同。法租界当局称为公董局,长官称为总董,下设若干董事,在民国时代公董局内长期有华董的存在,为华人发声。据说公董局对于界内建筑样式的要求很简单却也很苛刻——必须是欧美式样的,于是今天的徐汇区东北部,老卢湾区的北部的原法新租界内,都是一派欧式小镇的气息,少了高楼鳞次栉比的大都市气息。

当年的建筑依然有迹可循,街上也不完全空旷,也不非常拥挤,充满生活气息(马丁,2014)

位于太原路、汾阳路口的这座围墙深处的小白宫,其最初是公董局的总董大人的官邸。《上海名建筑志》对于这座建筑的建筑风格有着非常细致且简洁的描述,非常专业的表述,就直接引用一下吧。

这幢华贵庄严的花园住宅,外形带有18世纪欧洲城堡样式,是法国盛期文艺复兴式住宅的典型实例。它端庄又华丽,且受古典主义影响,所以也有折衷主义风格的影子。

......

强调外形的水平线条,建筑的比例及构图十分严谨。主楼前面是一块占地很大的法国艺术风格的大草坪

......

  住宅的主体建筑平面中部凸出,呈半圆形。大门朝南,门前是左右双抱的露天阶梯,从左或右扶栏杆跨石级登上一楼平台

......

一楼正门为券式,两旁为爱奥尼克式双柱,边上还有倚柱。门窗的框上均有浮雕装饰,二层窗的方框上部雕饰成锁石状。

......

  进入一楼大厅,地坪、壁面、顶部天花都用大理石砌筑,且天花上的石膏雕刻细腻、精致,具柔和感。室内木装修部分,如护壁、楼梯扶手、壁炉架等都用柚木及硬木拼板,室内大理石及木装修、雕刻等,令人感到富贵豪华,具有欧洲新艺术运动派建筑特征

神奇的老式淋浴系统,四周都能喷水(袁童鞋摄)

这幢美仑美奂的建筑一说建立于1905年,距今已经112年之久。但那时候法租界还没有扩张到这里,据说是法国人觉得在原来的老法租界,已经基本上人口饱和、居住条件每况愈下,也不够安全,所以想搬到郊区僻静少人的地方,一方面可以圈很大的地,一方面又可以有比较好的保卫措施。但也有说迟至1921-22年才建成的,不过1905年一说更为人接受。

坎坷三十载:小白宫的命运起伏

1943年,法国傀儡政府把法租界的主权归还给“盟友”日本人的傀儡汪精卫的伪国民政府。据日本的资料,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大使馆曾经在这里落过脚。二战后,据《名建筑志》所载,这里称为世界卫生组织亚太地区的第一处办公场所。1949年,上海解放之后,这里是陈毅市长的住宅。后陈毅赴中央任职,这里就成为了中苏友好协会的办公地点。

1963年,当中苏友好早已成为水中月,而中国人也过了好几年苦日子之后,这里的大门终于对老百姓打开,在陈毅的关心下,这里变成了上海民间手工艺人的工艺美术展示厅。工艺美术是不同于一般工业的门类,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经是新中国工业皇冠上的一颗明珠,不仅是工业生产能力的象征,也是那个年代出口创汇的利器。况且,凝聚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工艺美术技艺的确需要人们去了解去传承。

但好景不长,1966年一场浩劫开始了,表面上大家看到了破四旧立四新的革命乌托邦,但在底下,却掩盖了某些人对美好事物的令人不齿的占有和破坏。《上海名建筑志》上就记录了林立果当时就抢占了小白宫,据为己有,并在其中无恶不作,据说里面还能找到小林练枪留下的弹痕。后来,大家都知道了,1971年“九一三”老林和小林葬身于蒙古草原,死无全尸。

1972年,工艺美术专家们得以重返小白宫,但已经是物是人非,当时大家最直观的感受是原先绿油油的草坪都变成了齐腰高的茅草地了。经过三十年风水轮流转,终于这里成为了工艺美术之家了。

走到今天——工艺美术的涅槃

上海绣品厂捐赠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展品《天女散花》

五六十年代,以及浩劫之后的七八十年代是上海工艺美术的黄金时代,那些历经战火浩劫而余生的手工艺人重新聚集起来,开始创作大量的新作品。当年刺绣、雕刻、珠宝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笔者马丁的岳母原先就供职于上海绣品厂,是当年也是工艺美术界创造效益的大户,上海绣品厂的产品如枕套、电视机套等在一段时间内奇货可居。说起那段往事,她的眼睛里总是流露出几分得意之色。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官网上的馆藏精品图片,下图为著名的绒绣作品,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出自绒绣大师刘佩珍,作于1953年,曾在国际上获得殊荣

然而,市场经济制度改革,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先进生产技术,乃至国外产品的引入,曾让工艺美术界遭到了沉重打击,经过市场经济的锤炼,如今上海绣品厂不复存在,上属的上海工艺美术公司也几经改组,如今反倒是当年的民族品牌老凤祥珠宝成为了上海工艺美术的领军人物了,毕竟这是一个市场规律和经济效益唱戏的时代。不过既然工艺美术的市场之路没有那么宽阔,那何不静下心来,走艺术,乃至艺术普及与教育的道路也未尝不可,毕竟在那里有一片新的天地。我想这大致上是工艺美术博物馆诞生的逻辑动因。

工艺美术博物馆官网上所展示的其他一些工艺美术珍品,其中有不少打下了时代烙印,

凝聚了无数工匠艺术家的心血

海上小白宫,是我们对它的亲昵称呼。这座上海市历史优秀建筑,1989年就被列入了市级保护文物的行列。2002年成为了陈列上海工艺美术行业精品的博物馆,其中还有一些手工匠人现场展示其技艺,也被袁童鞋称作“活的博物馆”。目前馆内有雕刻艺术、刺绣工艺以及民间工艺三块主要的展览区域。展品虽然有限,但是这里是个相当安静的处所,而且门票也较为低廉,再加上可以与百年小白宫近距离亲密接触,也不失为一次奇妙的城市“探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