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男子瘫痪11年重新站立 看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全球现状
本文首发自博雅干细胞
作者:江南大学 墨忆
专家审核: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李晶 教授
近日,根据外媒报道,已瘫痪11年的男子在接受定制治疗后重新站立了起来。这名男子因交通事故导致脊髓损伤,脖子以下全部瘫痪。他接受了定制的治疗方案,包括干细胞疗法和综合康复治疗。定制治疗的重点是提高他的力量、感觉、日常活动、排便和膀胱的控制等。
https://www.indiatoday.in/pr-newswire?rkey=20200728EN69020&filter=4315
经过120天的艰苦跋涉,现如今他已经可以用手拿着勺子吃饭、写字、穿衣服、扶着拐杖独立行走了。他的躯干慢慢恢复了平衡,腿部开始负重,甚至开始感受到肠道和膀胱。
这不是瘫痪患者多年后重新站立的唯一例子。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疗法的发展,脊髓损伤瘫痪患者重新站立的案例不再罕见。
干细胞与脊髓损伤的治疗
脊髓损伤(SCI)给全世界数百万患者带来了终生残疾和严重的经济负担,目前,虽然提供专门的医学和外科护理降低了其死亡率,但是,对于功能的恢复仍然有限。而基于细胞疗法的神经保护和神经再生策略对于治疗脊髓损伤具有一定的功效,干细胞移植可以在实质上修复脊髓损伤,增加神经营养因子和抗炎症细胞因子的数量,促进神经组织再生和血管形成。
2020年7月21日,加拿大的研究者在《干细胞转化医学》(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的文章总结了迄今为止的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试验案例[1],其中包括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等干细胞的移植。
间充质干细胞是遍布全身的多能自更新结缔组织祖细胞,特别是分布在血管周围区域,它们具有再生肌肉、软骨、骨骼和脂肪的能力。有文章显示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神经营养信号和免疫调节促进血管生成并显著增强组织再生[2]。也有证据证明,干细胞直接移植到脊髓可以调节巨噬细胞的活化和促进组织再生[3-4]。
全球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概况
目前正在进行多项间充质干细胞临床试验。例如,梅奥诊所正在进行的一项I期研究(Clinicaltrials.gov编号NCT03308565),将自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鞘内递送至脊髓损伤患者体内,移植周期为2周至1年,该研究将于2023年完成。
再如,由Pharmicell Co进行的II / III期试验(Clinicaltrials.gov编号NCT01676441)正在评估鞘内自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于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并随访12个月,该研究预计将于2020年结束。
目前,已完成的细胞疗法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试验还有很多,如下表所示:
备注:本表格由博雅干细胞编译整理,数据来源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1]
同时,还有许多的脊髓损伤的细胞疗法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如下表:
备注:本表格由博雅干细胞编译整理,数据来源Stem Cells Translational Medicine[1]
展望
基于细胞疗法对于脊髓损伤是非常有前景的治疗方法,再加上研究者对基本细胞生物学理解的加深,可以预测越来越多的细胞疗法将被应用到更多疾病的治疗中。随着干细胞分离、分化诱导及移植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干细胞移植疗法在治疗脊髓损伤方面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参考文献:
[1] The leading edge: Emerging neuroprotective and neuroregenerative cell‐based therapies for spinal cord injury
[2] Yan X, Cen Y, Wang Q.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lleviate experimental rheumatoid arthritis through microRNA‐regulated IkappaB expression. Sci Rep. 2016;6:28915.
[3] Akiyama Y, Radtke C, Kocsis JD. Remyelination of the rat spinal cord by transplantation of identified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J Neurosci. 2002;22:6623‐6630.
[4] Sasaki M, Radtke C, Tan AM, et al. BDNF‐hypersecreting 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 promote functional recovery, axonal sprouting, and protection of corticospinal neurons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J Neurosci. 2009;29:14932‐14941.
点击在看,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