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笔记:未到立夏已入酷暑

梁东方

地球变暖不变暖不知道,但是本地的气候热得越来越提前却是不争的事实。五一的时候,还没有到立夏,气温已经连续几天超过35、36度,屡创历史新高,与酷暑季节无异了。

这,大概是厄尔尼诺或者焚风效应等等一贯的解释也解释不了的了。根本上可能还是北方植被少、降水少、长期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以后,沙漠化气候的转化征兆……

不管什么时间点上到来的酷暑都是酷暑,都有酷暑之中对人确定的煎熬感。从颐和的春天里骤然到了酷暑中,让人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地再次意识到:人是环境温度的奴隶,人为了保持自己的恒温而不得不与环境温度做出或弱或强的搏斗;当超过一定界限的温度到来的时候,人便虚弱得如同巨人脚步下的蝼蚁。

这样提前到来的酷暑中,外面的气候对整个屋子的加温作用已经明确可感,人在屋中就已经像是坐在大火上的锅里。从上午八九点钟开始,温度持续升高,窗外白花花的世界即使有麦田的绿色背景,也像是有看不见的火苗在燃烧。虽然没有火苗,但是白色的烟霾已经笼罩了天地之间。热浪在一片含糊的雾霾中无孔不入地覆盖了一切,形成在地表和空中都带了沸水一样的沸腾线的热雾。

逐渐升温的过程对于恒温动物来说每一秒都很不舒服,升温的过程就是他们的身体不断采取措施抵御高温来维持自己固有体温的过程,消耗很大;什么也没有干便已经筋疲力尽,无力感是从外到内,逐渐变成一种精神状态上的慵懒的;来自的慵懒我们在亚热带热带的居住环境里经常可见,人们在大榕树下光着脚仰靠在从家里扔出来的旧沙发上,无所事事、有事而没劲儿去干地等着气温降低;让人感觉等着气温降低,就是它们唯一要干的事。

这种蒸笼式的升温对人的舒适感的扼杀是百分之百的,以至一旦下定决心抱着书本从顶层的楼上回到相对凉爽的楼下,真就有解放的狂喜。仅仅因为下面温度低一些。偏凉一些的气温对人来说太重要了。宁肯冷也不要热,冷是可以抵御的,而热则无处可逃。

在屋子里,距离窗口两三米都会被这热浪辐射到,热到人光着膀子也还是热的程度。热最让人难受的症状不是汗流浃背什么的,而是痒,刺痒;这里那里的痒,尤其是脑门和脖子、前心后背的一个个点上的刺痒。只要不刺痒,热一点也能忍受,最不能忍受的就是这种要起痱子的刺痒。这种刺痒可以让婴儿哭闹不止,也可以让成年人抓耳挠腮、不能平静。

刺痒似乎是汗要出来又没有能出来之前的毛孔的一种激烈反应,如针扎一般。所以热的第一个感觉是痒与疼,针扎似的痒疼令人坐立不安、烦躁不已。

不再能从容地看书写字,先是不能写,后来不能看,最后只能干些体力活儿了。

住了一个多月也没有时间收拾的很多角落,比如楼梯下面、沙发背上,都需要清理打扫。而且一个地方的清理打扫很容易就联系到另一个相关的地方,这样挥汗如雨地度过时间,最好地模拟了为了对付热的煎熬而进行的挣扎。

因为天气炎热而没有吃午饭,因为天气炎热而破例睡了午觉——在上午十点多正常地睡过一刻钟以后——而且是长长的一个小时午觉。在自己的作息习惯里,这是破例的,睡醒以后十分懊悔。

本来规划的度过假期的方式,是哪儿也不去;因为春天已去、因为疫情,也因为要做的事很多。感觉每一秒钟都有兴致勃勃、迫不及待的事情要做。这种感觉本身其实就已经是一种人生的佳境,没有想到能打断它的竟是气温。

如果没有阅读书写的话,如果从纯客观的角度看的话,一个人在这个环境一待一天,一待一天,真是有点不可思议。因为让人津津有味的东西并不在现场可以直观地看到的东西上,而在不可见的文字之间。现在不能阅读了、不能写字了,真就只剩下了人在一个小小空间里的蚂蚁团团转,真就像是客观视角所见到的那样乏味了。

好在脱离轨道的时间不过一两个小时,很快就又回到了原来的时不我待的忙碌中来了。但还是很后怕:一旦自己给自己制定与实施的人生内容与节奏被干扰,整个人就立刻六神无主、无处安放自己的灵魂了。

这样的生活是容不得一刻停歇和空档的,必须有满满的内容,否则人就会因为意义的丧失而茫然,身体也会跟着垮塌。每分钟都必须有事做,假如无事的偶尔休息、必须休息,也可以称为事的话。

炎热让蕴藉的生活、衣服里面的生活显了形。光了膀子的炎热一下撕去了人类保守的舒适,使身体和思想一起进入痛苦的停滞之中,逐渐地会将一切都让位给越来越难以忍受的热。

热使身体的唯一性凸显,挤占了精神空间;使原来丰富而短暂、不够用的时间骤然变得无限漫长。一切颜色、角度、味道都失去了往昔的观看兴致和存在的意义,先在自己头脑里焚毁了。

好在日落以后的夜风还是凉爽的,无异于一个即使在痛苦的漩涡中一般也一定会有的能暂时舒缓一下的桥段。而早晨,虽然雾霾下的天地含混,天气却似乎有点阴,所以还不是很热,这是给人证明毕竟还不是通常两个月以后才到来的酷暑季节的一点点惊喜。

于是到了通常的做饭时间,也没有舍得就去做。昨天那样热到人看不了书的难受再来的时候再去做饭不迟。宜人的时间和温度都太宝贵。

热使人不能安稳地作息,失去了灵魂稳定、心态坚实的出发点。一旦热度稍减,一旦找回了这个基础,所有的一切就又都回来了。人的坚韧与脆弱、人的一切都源于温度,人是完全依赖于一定的温度范围的,不仅肉体如此,精神也更是如此。

突然理解了古往今来,那么多人何以要去高山和大海度假避暑的意义:无他,仅仅就是要脱离开非人的气温、要让身心重回人在宇宙中在地球上的本来被赋予的舒适而已。

而能到高山、大海去避暑,那是多么令人向往;那几乎就是盛夏送给人类的礼物了……

(0)

相关推荐

  • 加拿大一周内超700人猝死:此次北美罕见高温,为何猝死率增加?

    进入7月,这天一天比一天热. 而近日,加拿大西部遭受罕见的热浪侵袭,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方面表示,过去一周共有719人猝死,是该省正常死亡人数的3倍,而高温是死亡人数激增的重要原因. (华盛顿州温哥华市( ...

  • 到底什么是下垫面?

    下垫面是指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大气圈以地球的水陆表面为其下界,称为大气层的下垫面.它包括地形.地质.土壤.河流和植被等,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垫面对大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 冬季钓鱼还只会等晴天?这些天气都不出钓,难怪钓不到鱼

    冬天到了,想必很多钓友都听过一句话:春钓滩,夏钓潭,秋钓阴,冬钓阳.所以,很多钓友会认为阳光明媚的暖阳天气出钓,肯定会有满满的鱼获,毕竟,水温升高鱼的活性也会升高,自然也就会咬钩上鱼,这也有一定的道理 ...

  • 欧洲发达国家为何宁死不装空调?室内又臭又闷,超7万人死于高温

    原创2021-06-16 13:00·久见菌 当你坐在家里吹着空调,啃着西瓜,舒适地享受夏天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一群人正承受着酷暑的侵蚀.没有空调的欧洲人,夏天就像是在火炉上烧烤,甚至有超过7万人在这场 ...

  • 南方蜂群度夏难真的是气候炎热造成的吗?夏天最热的不是南方啊!

    养蜂,越冬和度夏是两个最难的时期,北方寒冷地方越冬是个难题,南方气候温暖的地方度夏是个难题.要问南方蜂群度夏难到底是什么原因,可能很多人都是认为气候炎热造成的.可是在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并不是南方,火 ...

  • 夜话丨立夏:春意犹未觉 夏日已悄至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月5日14时47分 我们迎来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夏 时光荏苒,岁月如流 生灵万物从复苏到成长 由萌芽至蓬勃 又将开启一段浪漫的时光之旅 立夏 ...

  • 帮主:黄金两个月斩获千点利润,原油已入局等!

    今天是2021年5月8日星期六,本周的黄金在经历了两个月的布局后,终是达到了止盈目标1828一线,从1680开始到1828一线,黄金这一波1000多点的中长线单子已经告一段落,这一阶段的计划已经结束, ...

  • ■■■曾经的帝王病,如今已入寻常百姓家(痛风)

    在我们生活中,听到痛风的次数是越来越多了,因为痛风,很多人不敢喝酒,不敢吃海鲜,甚至不敢吃水果.痛风发作起来,让人疼痛难忍,坐立不安.那痛风到底是什么?对于痛风,我们又应该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痛风 ...

  • 立夏已至,谨防湿气!这5种食物,越吃湿气越重,希望你早做了解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冬病夏治这一说,为什么冬天的病要在夏天治呢?在中医上认为,冬天常见的病,比如肩颈疼痛,腰疼,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湿气有着关联的. 我们都知道湿气是最难除了,如果 ...

  • 这传世楷书,已入妙境

    <倪宽赞>,又作<儿宽赞>,传褚遂良楷书墨迹.素笺乌丝栏墨迹卷,纵24.6cm,横170.1cm.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馆. 历代多认为本帖是褚遂良晚年作品.近代学者则以其文中之避讳 ...

  • 如果身上有这些感觉,恭喜你已入“太极”门了

    练拳重在悟拳,悟拳贵在找感觉.太极拳的内在感觉是习练者将领悟到的拳理习练"上身"的体现,是"心悟"到"体悟"的升华.因此,打拳时的内在感觉反 ...

  • 春未尽 夏已至

    这几个字是敲在一阵呼啸的南风中的,窗是开着的,本为给阳台上喜阳的茉莉,仙客来多接受点阳光,可沙土和窗纱齐鸣的噼啪声让我歇了心思.午后的阳光本来就短暂的可怜,而我,为了闻着花香,看着明媚的艳也是下了些功 ...

  • 猪坚强已入弥留!具体怎么回事?看详情!

    猪主要分为家猪和野猪,一般家猪的平均寿命是5年左右,野猪可以达50年.猪坚强是汶川大地震后被埋废墟下36天坚强地活着,因此被人称为"猪坚强".近日有消息称猪坚强已入弥留!具体怎么回 ...

  • 立夏已过,天气渐热,美缝施工如何保证效率最大化?

    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家庭装修.但是,夏季高温且多雨,空气湿度大,对施工师傅来说也是一种挑战,特别是深受温度影响的美缝产品. 01 爆管 夏季气温高,美缝胶体的温度也会随之升高,热胀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