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有条“磨刀巷”,古时候住军队后勤匠役,近代文人和生意人汇聚!

本文由“李赞扬”老师原创、授权,讲诉镇江的文化故事,欢迎大家分享给朋友。

掌故:磨刀巷是冷兵器时代后勤匠役的治所遗迹,这恐怕在全国的地名中非常罕见的。在成语中,和磨刀有关的成语都是军事的。

01

磨刀巷,在城里以西,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古老巷子,它坐落在双井路北头子上,东边连接斜桥街。

说它古老,那是因为在元朝的地方志上就有磨刀巷记载,在元《至顺镇江志》上,82古巷27坊中列着磨刀巷的地名。

磨刀巷为什么叫磨刀巷?它的地名来历含义是什么?30多年前,一位对地方史有研究的老教师告诉我,它是古代随军匠役的治所。

什么是随军匠役?说白了就是古代军队的后勤人员,这地方就是后勤人员办公聚集的地方,也许管理这些后勤匠役朝廷需要指定一个负责人,所以这地方称匠役治所。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异彩绚烂,在世界军事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杰出地位。

战争依赖于经济条件, 依赖于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换句话说,战争离不开后勤, 后勤制约着战争, 后勤补给的保障程度决定了战争的规模、持续的时间、进程与结局。

古代随军的磨刀匠役,是个非常重要的后勤机构,战争未打响,磨刀匠役已经预先做准备了;军事上讲究磨刀擦枪、磨刀霍霍,这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成语。

军事上最忌讳的是“临阵磨刀”,那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经验总结。物质上的充分准备,带来精神上的亢奋,能够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磨刀匠役的治所成为一个城市的地标,最后变成地名保存了下来,这使用了千年的老地名已经成为我们这个城市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老的中国是个战争频繁的国度,出现过许多闻名世界的军事理论家,他们的许多理论至今还在影响着世界。

同时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军事著作失传,特别是相关军事后勤理论,现在能够看到后勤管理细则的军事著作非常稀缺,到镇江磨刀巷来找寻当年的军事后勤也许能够给你带来启发。

现在的磨刀巷只剩下一小段

02

古代的磨刀匠人是一门技术,磨刀有窍门,有专门的辅助工具,我们现在仍然能够看到一些走街串巷的老匠人给人们“磨刀、炝剪子”。

但是古代打磨军刀、军械的场景和工具已经无法看到了,那样的大刀长矛怎样磨砺?

我想起50年代,西门下桥那地方有个古纸坊,那古纸坊主要的工作就是切纸,那作坊的墙上挂着好几把形状各异的大刀,有铡刀的形状,有半月形、圆形的大刀,这些大刀大约和当年的军刀相仿,他们怎样磨砺?

幼小的我曾经跑去“望呆”。那磨刀人是个壮实的大汉,个子非常高,他的女儿现在还住在花山湾,现在也应该有60多了,他用一个木架夹住磨刀石,大刀配上一个木夹子固定,那样的大刀不是靠手水平推动,而是用小臂按住,使用后腿的蹬力,吊住刀夹子的是两竹片,他人一按住,那竹片就下垂,一停止,那竹片就像弹簧让刀离开磨刀石。

那年头,还没有砂轮一类的机器,这纸坊仍然依照古法磨刀,一本书在装订完成以后,那大汉单手拎着铸铁的镇纸按住需要切削的半成品书,一刀下去,书的一面就变得非常光整了。

这古法的磨刀术,我想只有使用绘画才能表现出来。古代磨刀是门手艺,文雅一点,称“砥砺”砥是砥;砺是砺它是二道工序,砥是在粗糙的石头上打磨,砺是在细腻的磨刀砖上擦出“刀锋”。

磨刀巷的地名来历地方志上没详细记载,只有前人的考证,你看这磨刀巷的周边许多地名都和驻军有关,古代的军事活动和这个军事重镇相伴了几千年,古老的地名留下了中华军旅文化印痕。

巷子里面有着百年历史的住宅

不知道地上的石块是不是当年的磨刀石

03

这个古老的巷子到清代,我们还能发现我们这个城市古代街巷的规制,巷子中间是条石铺设,条石下面是排水设施,巷子的边缘是乱砖填砌,每家门前有个阴沟,这阴沟应该属于私用的,要是有人跑到他人的门前倾倒污水,那就坏了规矩,要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责,那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公序良俗,大家都应该遵守。

巷子里有公用水井,无偿让街坊使用。据说这巷子的规制出现是在康乾盛世。但是,早在上世纪30年代,有人发现了北宋淳化三年“润州砌大市砖街”,古人在赵光义当皇帝的时候,就用砖铺设了大市口,这块残碑现在市博物馆存放着;

还有人考证,元代朝廷就有了城市建设的规制,“胡同”一词的来历含义,就是在每个街巷头子上设立水井。

这种规制到70年代,我们仍然可以看见,只不过每户门前的阴沟用白石灰做了个方框,上面写着阴沟卫生的责任人,这也算是城市规制中的进步吧。

磨刀巷曾经住着不少文化人和成功的生意人,房子建得非常精致,规模也不同一般。清代著名的书画大家笪重光故居,那是一个靠文化来赚钱的大文人,其当年富裕的程度,不是现在人能够想象得出来的。

镇江籍著名史学家陈庆年他晚年定居在磨刀巷18号,建起了他的私人藏书楼,名曰“传经楼”,又名“横山草堂”,藏书20多万册,内含珍贵的印度贝叶经和我国早期发现的甲骨文片。

1918年在磨刀巷创建县立通俗教育馆,古城一些仁人志士在这里进行了国民教育的伟大尝试:开办古城第一家公共图书阅览室和第一家科学讲堂,展示了普通民众前所未见的科普挂图和标本。

这家教育馆还开办了民众夜校,这所夜校后来成了磨刀巷国民小学,磨刀巷小学七十年代初与一墙之隔的跃进初级中学合并,成为七年制学校并更名为《长征学校》。后停办,改名为十五中。

现在磨刀巷已经在城市建设的洪流中只存一小段了,老街巷的面貌已经消失了,老街坊已经搬到了新的生活小区,但是古老的地名却让人难以忘怀,记住磨刀巷,你就能够找到这个城市的文化印痕,找到你童年时光和先人的足迹。永远的磨刀巷和这个城市共存。

条石堆叠的墙壁满是斑驳的痕迹

巷子里最大的旧式建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