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味中药--麻黄

水碧霞光 音乐: 王俊雄 - 书香音乐系列(三)河月

【名称】:麻黄

【英文名】:HERBA EPHEDRAE

【拼音】:Má Huánɡ

【别名】:龙沙(《本经》),卑相、卑盐(《别录》),狗骨(《广雅》)。

【药材类别】:根茎类

【形态】

①草麻黄,又名:华麻黄。多年生草本状小灌木,高30~70厘米。木质茎匍匐卧于土中;草质茎直立,黄绿色,节间细长,长2~6厘米,直径1~2毫米。鳞叶膜质,鞘状,长3~4毫米,下部1/3~2/3合生,围绕茎节,上部2裂,裂片锐三角形,中央有2脉。花成鳞球花序,雌雄异株,少有同株者;雄花序阔卵形,通常3~5个成复穗状,顶生及侧枝顶生,稀为单生;苞片3~5对,革质,边缘膜质,每苞片内各有1雄花;雄花具无色膜质倒卵形筒状假花被;雄蕊6~8,

伸出假花被外,花药长方形或倒卵形,聚成一团,花丝合生1束;雌花序多单生枝瑞,卵圆形;苞片4~5对,绿色,革质,边缘膜质,最上1对合生部分占1/2以上,苞片内各有1雌花;雌花有厚壳状假花被,包围胚珠之外,珠被先端延长成细长筒状直立的珠被管,长1~1.5毫米。雌花序成熟时苞片增大,肉质,红色,成浆果状。种子2枚,卵形。花期5月。种子成熟期7月。生长于干燥高地、山岗、干枯河床或山田中。分布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②木贼麻黄 小灌木,高70~100厘米。木质茎粗大,直立;草质茎节间纤细而短,通常长1.5~2.5厘米,直径1~1.5毫米。鳞叶膜质鞘状,下部3/4合生,上部通常2裂,钝三角形。雄花序多单生,或3~4集生于节上,有苞片3~4对,基部约1/3合生;假花被窄倒卵形,雄蕊6~8;雌花序单生,常在节上成对,花序窄椭圆形,苞片3对,最上1对约2/3合生,胚珠1~2,珠被管长1.5~2.5毫米,常略弯曲。雌花序成熟时成肉红色浆果状,有短柄。种子多为1枚,窄长卵形。花期6~7月。种子成熟期8~9月。生长于干燥山地及山壁石缝中。主要分布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新疆、四川西部等地。

③中麻黄 灌木,高达1米以上。茎枝较前两种粗壮,草质茎对生或轮生,常被白粉,节间长3~6厘米,直径2~3毫米。鳞叶膜质鞘状,下部2/3合生,上部3裂(稀2裂),裂片钝三角形或三角形。雄花序数个簇生节上,卵形;苞片3片1轮,有5~7轮,或2片对生,共有5~7对;假花被倒卵形或近圆形;雄蕊5~8,花丝完全合生,或大部分为2束;雌花序3个轮生或2个对生于节上,长椭圆形;苞片3~5轮或3~5对,最上1轮或1对苞片有雌花2~3,珠被管长1.5~2.5毫米,常螺旋状弯曲;雌花序成热时红色肉质,常被白粉。种子2~3。生长于多沙地带、沙漠或干燥山地。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新疆、青海、四川等地。

【炮制】

麻黄:拣去杂质,去尽木质茎及残根,用水洗净,微润后切段,干燥即得。麻黄绒:取已经加工切碎的净麻黄放在碾槽里,研至纤维疏松成绒状。蜜麻黄:取麻黄段,加炼熟的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麻黄段100斤,用炼熟蜂蜜10~15斤) 《本草备要》:'用醋汤略泡,晒干备用。亦有用蜜炒者。'

【性味】:辛、微苦,温。

①《本经》:味苦,温。

②《药性论》:味甘,平。

③《医学启原》:《主治秘要》云,性温,味甘辛。

【归经】:入肺、膀胱经。

①《珍珠囊》:入手大阴。

②《汤液本草》:入足太阳经,走手少阴。

③《药品化义》:入肺、大肠、包络、膀胱四经。

【禁忌】

凡素体虚弱而自汗、盗汗、气喘者,均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厚朴为之使。恶辛夷、石韦。

②《别录》:不可多服,令人虚。

③《蜀本草》:白薇为之使。

④《医学入门》:伤风有汗及阴虚伤食者禁用。

⑤《本草经疏》: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肺虚有热,多痰咳嗽以致鼻塞;疮疤热甚,不因寒邪所郁而自倒靥;虚人伤风,气虚发喘;阴虚火炎,以致眩晕头痛;南方中风瘫痪,及平日阳虚腠理不密之人皆禁用。

【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以及风疹瘙痒;阴疽痰核。

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①《本经》: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②《别录》:主五脏邪气缓急,风胁痛,字乳余疾。止好唾,通腠理,解肌;泄邪恶气,消赤黑斑毒。

③《药性论》:治身上毒风顽痹,皮肉不仁。

④《日华子本草》:通九窍,调血脉,御山岚瘴气。

⑤《珍珠囊》:泄卫中实,去营中寒,发太阳、少阴之汗。

⑥《滇南本草》:治鼻窍闭塞不通、香臭不闻,肺寒咳嗽。

⑦《纲目》:散赤目肿痛,水肿,风肿,产后血滞。

⑧《科学的民间药草》:治气喘,干草热,百日咳,气管支炎等。

⑨《现代实用中药》:对关节疼痛有效。J

⑩《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腹痛,下痢,疝气,目疾及感冒。

【选方】

①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伤寒论》麻黄汤)

②治太阳病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③治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金匮要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④治风痹荣卫不行,四肢疼痛:麻黄五两(去根节了,秤),桂心二两。上捣细罗为散,以酒二升,慢火煎如饧。每服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茶匙,频服,以汗出为度。(《圣惠方》)

⑤治伤寒热出表,发黄疸:麻黄三两,以淳酒五升,煮取一升半,尽服之,温服汗出即愈。冬月寒时用清酒,春月宜用水。(《千金方》麻黄淳酒汤)

⑥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短:麻黄(不去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生用)各等分。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五片,同煎至一盏,

去滓。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局方》三拗汤)

⑦治病疮疱倒黡黑者:麻黄(剪去节)半两,以蜜一匙同炒良久,以水半升煎,俟沸,去上沫,再煎,去三分之一,不用滓。乘热尽服之,避风,伺其疮复出。一法用无灰酒煎,但小儿不能饮酒者难服,然其效更速。(《本草衍义声)

【故事】

有位老中医,无儿无女,收了一个小徒弟,很是喜爱,想把平身所学和临床经验传授给他。谁想,这个徒弟很是狂妄,又不用心学习,一知半解,自以为是。才学了点皮毛,认为自己都会了。就瞧不起老师,甚至收的诊金和卖药的钱,也不交给老师,自己偷偷花掉,老师伤透了心,就对徒弟说:“你翅膀硬了,另立门户去吧。”
  徒弟倒满不在乎:“行啊!”
  老师还是不放心,叮嘱他说:“有一种药用时要分辨清楚,切不可随便开给人吃”。
  “什么药?”
  “无叶草。”
  “怎么啦?”
  “这种药的根和茎用处不同;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记住了吗?”
  “记住了”。
  “你背一遍”。
  徒弟张口就背了一遍,不过,他背时有口无心,压根儿也没用脑子想。

 从此,师徒分手,各自行医卖药。徒弟自立门户后,没有老师在跟前管教着胆子更大了,虽说医术不怎么样,却什么病都敢治。没几天,就让他用无叶草医死了一个。死者家属哪肯善罢干休,当时就抓住他去衙门见县官。县官问道:“你是跟谁学的?”
  徒弟只好说出老师的名字。县官命人把老师找来,说:“你是怎么教的?让他把人给医死了!”
  老师说:“小人无罪”。
  “怎么能说你无罪?”
  “关于'无叶草’,我清清楚楚地教过他几句口诀”。
  县官听了,就问徒弟:“你还记得吗?背出来我听听”。
  徒弟背道:“发汗用茎,止汗用根,一朝弄错,就会死人”。
  县官又问:“病人有汗无汗”。
  徒弟答道:“浑身出虚汗”。
  “你用的什么药?”
  “'无叶草’的茎”。
  县官大怒:“简直是胡治!病人已出虚汗还用发汗的药,能不死人?”说罢,命人打了徒弟四十大板,判坐三年大狱。老师没事,当堂释放。 

徒弟在狱中过了三年,这才知道医道深奥,后悔不该自以为是,这才变得老实了。他找判老师认了错,表示痛改前非。老师见他有了转变,这才把他留下,并向他传授医道。打这儿起,徒弟再用“无叶草”时就十分小心了。
  因为这种药草给他闯过大祸惹过麻烦,就起名叫作“麻烦草”,后来,又因为这草的根是黄色的,才又改叫“麻黄”

(0)

相关推荐

  • 麻黄炮制历史沿革——中药炮制课堂作业

    麻黄是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或木贼麻黄Ephedra equisetina Bge.和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 ...

  • 每日一味中药-羌活

    羌活 [来源]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干燥根茎及根. [产地]羌活主产于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地,宽叶羌活主产于四川.青海.陕西河南等地. [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性状 ...

  • 每日一味中药——杜仲,以皮厚而大,糙皮刮净,折断多白丝者为佳

    杜仲小故事 古时候,有位叫杜仲的大夫,一天他进山采药,偶尔看见一棵树的树皮里有像"筋"一样的多条白丝"筋骨".他想人若吃了这"筋骨",会像树 ...

  • 每日一味中药——金银花

    金银花小故事 从前有一对孪生姐妹,姐姐叫金花,妹妹叫银花.一天遇见一个遍体鳞伤.伤势极重的瘦弱女子,周身红斑发热.金花为寻求一种药草而遇难,后银花寻找到此草,女子服用后康复,但银花却因过度劳累而死.被 ...

  • 每日一味中药--威灵仙

    [名称]威灵仙 [拼音名]Wēi Línɡ Xiān [英文名]RADIX CLEMATIDIS [别名]铁脚威灵仙.百条根.老虎须.铁扫帚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棉团铁线莲(山蓼)或东北铁线 ...

  • 每日一味中药--三拗汤

    三拗汤是一种方剂,源于张仲景,后被<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收录.由麻黄,杏仁,甘草组成,主治宣肺解表,具有镇咳.平喘.祛痰,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和抗过敏作用. [类别]:解表剂,辛温解表 ...

  • 每日一味中药——臭梧桐

    臭梧桐[药名] 臭梧桐[出处] <本草图经>[别名]臭桐.八角梧桐.海州常山[来源]马鞭草科植物海州常山的干燥嫩枝和叶.[处方用名]臭梧桐[药性]辛.苦.甘,凉.归肝经.[功效] 祛风湿, ...

  • 每日一味中药——赤芍

    赤芍小故事 安徽毫州别名小黄,古称谯,华佗故乡,有华佗庵(即现在的华佗纪念馆).相传华佗始初尝了芍药的茎.叶.花,误认为芍药没有药用价值.一夜,植芍药的窗外有美女啼哭,华佗出去看时,只有芍药没有美女. ...

  • 每日一味中药——龙眼

    龙眼小故事 据说,很早以前,在福建一带,有条恶龙,每逢八月海水大潮,就兴风作浪,毁坏庄稼,糟蹋房屋,人畜被害不计其数.周围的百姓只好逃离家园,在石洞里躲起来. 当地有一个武艺高强的少年,名叫龙眼.他看 ...

  • 每日一味中药--远志

    [名称]远志 [拼音名]Yuǎn Zhì [英文名]RADIX POLYGALAE [别名]小草.细草.小鸡腿.细叶远志.线茶 [来源]本品为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