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湾杉林永分桥:辰溪历史上的汉苗分界线
“过了永分桥,就是十合苗”,这是随大酉文旅调查队前往潭湾铜山进行文旅调查时记下的一句俚语。永分桥,潭湾杨溪上十几座石拱桥中的一座;十合苗,铜山人对麻阳一带苗族的称呼。永分桥位于潭湾镇杉林村和杨溪村交界处,石拱,红砂料岩堆砌,条纹清晰,跨溪顶拱,桥两头的桧柏青翠。桥的上游古代是苗族的地方,桥的下游归汉人管辖。很明显,这座桥便是古时汉苗分界线。
在铜山一带,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古迹吸引着我的注意力。对于这样一句简单的俚语,我也一直没有放在心上,笔记本合上,翻开新的一页。直到近日,又一次翻看县志中的“武功志”时,又想起了这句俚语。其记述了频繁发生在潭湾铜山的苗汉战事:
乾隆六十年乙卯正月,镇筸苗叛。二三月间,苗匪焚掠县属西乡铜山、桥头及南乡潭湾、北乡军屯坪等处。……乡民曾贤龙、熊大鹏、刘慕德、张明著、李祥正带领乡勇分守各该处关谥。自是嘉庆三年,苗匪屡出西乡并小河西,沿河各村蹂躏不堪。
刘家传《乡民守卡轶事》记载:……其上铜山枫香坡,下铜山深泥塘,桥头长流坳,尤为要隘。……嘉庆元年九月十二日夜,在覃家塘对敌,……十三日,乡民谢特士败死。二年三月初三日夜,于中乐坡与苗对敌,杀苗匪二十余,乡民叶发明、覃强受、欧次龙、车有明、车老四战死。是月……苗出教场嘴……苗出铜桥二乡……追至龙埠、札住檀龙坡……击毙苗匪二十九人,尸俱缚牛马驼回。……自是苗匪不复入境。
再往后,再无铜山的苗汉战事记载。“武功志”中记载的乾隆、嘉庆朝频繁的苗汉战争,让我又思索着这一句“俚语”告诉我们的:“这不仅仅只是一座桥,而是汉苗战争结束的标志”。
那么,永分桥始于何时?或者是“永分”这一名称始于何时呢?在永分桥头,杉林人告诉我:杉林是汉苗长期冲突的的最前沿,常起争端和战争。1300年前,巡检司贯彻德教,召集头人开协调会,以桥为苗汉分界线,永远不许械斗,自此方有永分桥之名。而我翻开1300年前的官制,并无巡检司一职,巡检司始设五代,盛于两宋,元、明、清仍置。由此可见,“永分桥”得名肯定不会是1300年前。
从汉初辰阳置县以来,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至皇清,以乾隆、嘉庆朝铜山前沿的苗汉战事最多,之后再无记载。由此可见,永分桥一名应始于嘉庆朝治苗方略的胜利。可能正如杉林人所说,此次平苗,巡检使贯彻德教,以和为贵,和谐相处,宴请苗汉头人,召集头人开协调会,以这座不起眼的石拱桥为苗汉分界线,永远不许械斗。并在永分桥头植下桧柏,立下盟誓。自此方有真正意义上的“永分桥”之名,苗汉再无战事发生。
杨溪村先属麻阳后归辰溪,永分桥正是居于杉木村与杨溪村交界处,这也正是皇清时期辰溪与麻阳的分界线。永分桥下游,有“校场坪(县志记:校场嘴)”,“衙门前”等和县治有关的地名以及古衙门(改建欧氏祠堂),正好印证了这里自汉朝以来,设置有用以管辖少数民族的衙门,可能是县衙,也可能是军事机构,或者是军政合一的衙门,反正是随着辰阳县邑的变迁而在变化着它的职能。
历朝历代,地处苗汉前沿地带的铜山地区,苗汉矛盾尖锐,战事不断。如何化解汉苗矛盾一直困挠着一代代辰阳的县令们。而划定永分桥作为苗汉界限,为苗汉两族真正意义上划出了缓冲区,汉苗关系逐渐和谐,不再尖锐,成为了化解民族矛盾的象征之地。
“三步两拱桥,两个土堂背靠背”苗汉前沿的铜山地区,汉苗两族历经千年,在善卷归隐之地的永分桥头,用另类的方式化解了民族间的矛盾冲突,让善卷的“德”文化得以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