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有用吗?

教科研有用吗?

作者:李广生

每个学期的开学初,都要召开科研大会,部署科研工作,这个学期同样如此。上学期,我和大家探讨的话题是“科研转型”。为什么要提出“科研转型”?理由很简单,那就是让教育科研焕发生命活力。迭代在各个领域悄然发生,教育科研怎能置身度外?何谓教育科研,说起来同样很简单,即: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采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困难并非来自教育科研本身,虽然它真的很难,但最大的难题在于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中小学教师要上课、备课、辅导、批改作业,还要处理一大堆事务性工作,哪有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科研?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所以,我们提出“科研转型”,鼓励并支持教师开展“草根研究”,让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深度融合,既不增加教师负担,又能实现相互促进。

所谓“草根研究”,通俗地讲就是:“草根教师”用“草根方法”研究并解决“草根问题”。研究主体是一线教师,他们主持研究而不是为专家打工;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真实存在的、给教师带来困扰的、最实际的问题;研究方法是基于现场的、适合教师的、基础性的科研方法。“草根研究”通常为应用性研究,所以“草根研究”追求的是行动改进而不是形成成果。其实,对于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来说,最好的成果是:教师的课堂发生了变化、班级的面貌发生了变化、学校的管理发生了变化。当然是往好里变。

为了推进“科研转型”,区教科室做了很多努力,概括而言是两个方面。一是改进工作方式,科研员走进课堂、深入学校,以“基于现场的科研指导”推进科研工作;二是启动“助力草根研究计划”,对“草根研究”给予专业和资金支持。目前已经有十几所学校的十几名教师加入此计划。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学术范式的教育科研,或是说注重成果而不是实践改进的科研,给我留下太深的影响,禁锢了我们的思维,使我们产生路径依赖。例如,谈到科研我们立即就会想到课题,就会想到一系列的符合科研范式的工作。而正是这些让一线教师望而却步。还比如,谈到科研我们立即就想到那些高深的理论、复杂的方法,而这些恰恰是一线教师的“软肋”,所以他们敬而远之。“科研转型”目的在于唤起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研究之中,但很多教师存在这样的疑问:教育科研有用吗?

教育界几乎没有人肯定的回答教育科研没用,但论及它具体的作用,很多人又含含糊糊。于是就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都说很重要,但谁都不重视。这也是制约“科研转型”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这次我重点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对科研之用的理解。

教育科研的用处可以从两个维度理解,一是工具性价值,二是人文性或内涵性价值。教育科研有用,不仅对开展教育工作有用,而且对从事教育的人更有用。

工具性价值又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能够解决问题,二是能够带来利益。我们必须要对教育科研的定义的外延再次进行界定。从研究主体来看,至少存在两种教育科研,一是专业的教育科研,如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进行的教育科研,科研是他们的“主业”;二是教师的教育科研,一线教师为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的教育科研,科研是他们的“副业”。这里所说的教育科研是后者。用科研的方法帮助教师化解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研究成果在教师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综合到一起构成了教育科研的工具性价值。既然是工具,就不可避免地遭遇“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命运。一旦问题得到解决、利益得到满足,作为工具的教育科研就会被抛弃。为什么很多年轻教师热衷科研,因为他们有很多问题需要借助科研的力量解决。而那些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更有精力和优势开展科研,却对科研表现冷漠,因为他们已经能够凭借经验解决问题无需借助科研。科研帮助一些教师获得较好的发展,但相当一部教师“功成名就”之后就把科研仍到一边,再也不写论文,再也不做课题。这就是工具的命运。

科研的人文性或内涵性价值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教育工作专业性的基础,二、教师个体尊严感的保障。教育是科学,这是教育的基本属性。虽然它不像自然科学那样“是非分明”,但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也必须遵循科学的基本规律。而随着心理学、脑科学、社会性等学科的发展和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学日益表现出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是一门大学问。教育是一个专业,而不是一个工种,教育科研是其专业性的基础。教师为什么受到全社会的尊重,难道就因为他们起早贪黑、辛勤工作吗?按照这种逻辑,环卫工人、农民工、快递小哥岂不是……?教师的尊严感不应该是别人赋予的,而是通过自己工作的不可替代性获得的。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你思考教育、谈论教育的思维模式和话语体系与街谈巷议者没有区别,人家凭什么给你特别的尊重?教育工作没有专业性,教师个体就不可能有尊严感。

推进“科研转型”,不仅要关注教育科研的工具性价值,更要挖掘和实现它的人文性或内涵性价值。教育科研之于人的意义何在,仅仅是一张证书吗,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才会有更多的教师加入科研队伍,“科研转型”才可能实现。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