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师和教研员
收纳师和教研员
作者:李广生
收纳居然成为一门学问,这是我始料未及的事情。不就是把家里的东西收拾收拾、整理整理,显得整齐美观一些、保管取用方便一些吗,何至于升级为学问?精于此道者竟冠之以师,美其名曰——收纳师!他们以此为生,被请至家中,礼遇之,厚待之,奉上大把的钞票。这更让我想不明白,且羡慕嫉妒。
很多事情我都会和老母亲交流,听取她的看法。虽然她是个文盲,但八十多年的生活阅历使她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往往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一语中的。说她是文盲,确实有点冤枉,因为她对文化的理解和体悟,远比很多认识几个字、读过几本书的人丰富和透彻。但这件事,我从未与她谈起,我相信她的态度一定不是理解,而是鄙视。
每天早晨,她起床之后,便开始收拾家,整理整理这个,鼓捣鼓捣那个,没闲着的时候。吃完饭,又开始收拾厨房,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弄的干干净净,摆的整整齐齐。各种东西,放在哪里,心里头清清楚楚。我在家里做饭,一刻也离不开她。一会儿隔着窗户喊一声:“妈,大葱在哪?”一会儿跑过去当面请教:“妈,花椒在哪?”她总是能随口答出,然后露出一脸的不耐烦。“长俩眼干啥吃的!”她时常这样教训我。
自己的家交给别人收拾,自己的生活让别人打理,这绝对是她不能理解的,也是她不允许的。或许,在她的意识中,这是自己的权利,掌控自己生活的权利。
越来越多的人甘愿把这一权利让渡出来,交给所谓的专业人士,收纳师应运而生。他们确实在这些方面有独到之处,比如叠衣服的技巧。对着视频,跟随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姑娘学习叠衣服。因为基本功比较扎实,所以我学的很快,还能举一反三。屏幕这边是老教研,那边是出纳师,学习正在发生。我有个习惯,学会了就立即动手。打开自己的小衣橱,所有衣服拿出来,重新叠了一遍,果然节省出很多空间,关键是整齐了很多。成就感油然而生,欣欣然而踌躇满志。
在信息高度发达、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学习显得如此的重要,学习力差不多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人们学习的兴趣和意愿,用专业术语说便是学习动机,反而下降了。就拿教师这个群体来说吧,可学的、能学的实在太多了,只要你想学,没有什么学不到。可真正埋头学习的,究竟有多少呢?教师培训部门天天琢磨着让教师学点什么,花了不少钱,也花了不少功夫,效果却只能是天知地知。不想学,再好的课程和专家都没用。还有就是,学了不用,还不如不学呢,瞎耽误功夫。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巨大落差让人疑惑,到底学了什么、学了没有?教师群体尚且如此,其他群体的表现会更好吗?有这种可能。正所谓身在福中不知福,天天讲学习的人可能不学习,天天讲读书的人可能不读书。
在学习资源匮乏的年代,人们如饥似渴地学习,但苦于学不到。在学习条件极大改善的今天,人们反而不想学、不爱学了,送到身边的学习都懒得搭理。是不是很吊诡?
家里的东西多了,有用的、没用的,一大堆,收拾起来确实费时费力。要做的事情也多了,工作、生活、娱乐、社交、旅游、购物,哪一样不需要时间?收纳师这个职业,究其本质而言就是帮助人们把时间和空间节省出来,用于做自己更喜欢的事情,从而让生活更美好。所以,对收纳师来说收纳的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传播一种生活理念。家居物品的收纳和摆放,正是一个家庭生活理念的体现。
我喜欢整理家务,不是因为我多么勤劳,而是因为我崇尚一种有理念的生活。有品质的生活,首先是有理念的生活,但有钱也很重要。
必须要承认,这与我的职业有关。作为一名教研员,我帮助教师梳理教学,更主要的目的是传播一种教学理念,比如生命课堂。我希望自己的服务对象,也就是一线教师,因为我而成为有主张的人,因为我他们的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一个好的收纳师把一种生活理念植入家庭,一个好的教研员要把对生命的热爱注入课堂。在我的老家,收拾家务被称为规治,很土的一种说法。写出来才发现,根本不土。规治,不就是规划和治理吗,多么高大上的两个词。事实也是如此,课堂和生活,都需要规划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