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哪了?
时间都去哪了?
作者:李广生
为了庆祝“教育人生”四岁生日,我又去学校上了两节课,这次是给高中生上课。感觉比较轻松,一是我熟悉高中生,基本不存在交流的障碍;二是没人围观,不用表演,所以很自如。下课后最大的感触是——时间短,好像还没有说什么、做什么,下课铃就响了,意犹未尽,匆匆收场。
我设计的第一个活动是猜作者。我朗读一篇学生习作,大家猜作者可能是哪位同学,并告诉我理由。不允许猜不出,也不允许胡猜,也就是说,我随机点名,不管叫到谁,都必须告诉我猜的结果和依据。这是导入活动,但不仅仅为了活跃气氛、激发兴趣,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他们专注地倾听,还有更重要的用意是:1.重新认识文本。阅读文本就是与文本对话,文本像人一样,用文字诉说,它有自己说话的口吻、语气、习惯,它有性格、年龄和精神。2.重新认识同学。虽然你们相处在同一间教室,每天生活在一起,但也许你并不了解对方,虽然你们关系亲密,但像是萍水相逢一样彼此陌生。3.重新认识自己。书籍像一面镜子,映射出读者的隐秘的精神世界,阅读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也是为了认识更好的自己。
这个活动我计划十分钟完成,可实施起来才发现,十分钟远远不够。十分钟对五十名学生而言,如同杯水车薪。没办法,为了让后面的活动顺利进行,我只好压缩了体验和思考的时间,把设计的初衷直接告诉他们。但我清楚的知道,没有体验和思考,我告诉他们的都是空话。或是说:我完成了教的任务,但没有实现学的效果。下课后学生告诉我这个活动很有意思,但我一点成就感都没有,因为他们没有体会到这个活动还很有意义。
时间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思考啦、探究啦、体验啦、实践啦,没有时间做保证,都是空头支票。为什么我们总感觉时间不够,时间都去哪了?
首先是班额大。一节课45分钟,一个班50个学生,平均每人只能得到0.9分钟,连一分钟都不足。这点时间能干什么?思考,大脑还未启动,时间就没了;交流,一句话还没说完,时间就到了;探究,准备工作还没完成,还没来得及发现问题,时间就用完了。班级学生人数多,平均分到每个孩子的时间非常可怜。
其次是课程多。三级课程实施以来,学校掀起一轮轮课程建设高潮,加之各种各样的专题都要进课堂,导致课程内容五花八门,课程方案千变万化,不少学校陷入一场以课程多少论英雄的竞争。课程遍地开花,一片繁荣景象,丰富了教育供给,焕发了教育活力,但也给合理的时间分配带来沉重压力。课表被课程塞的满满的,书包被教材塞的满满的,学校被活动塞的满满的,自由的时间越来越少。课程就像一把刀,每增加一门课程,就从时间总量中割去一部分。一门门课程挥舞着钢刀扑来,把教育砍的七零八落。因为课程太多而时间有限,核心课程得不到深化,创新课程得不到突破,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得不到保证。课程建设急需要做减法,学校课程急需要减肥。
第三是知识点杂。从小学到中学,每门课程都规定了一大堆知识点,琐碎而繁杂。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研究这些知识点,并把它们落实到课堂上和教学中。每个知识点似乎都很重要,因为考试中都可能会考到,所以要面面俱到、各个突破,哪个都不容忽视,时间因此而变得紧迫。这是以知识点为命题依据的考试带来的后果,把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浩如烟海的小知识点上,但忽视了这门课程核心的价值和整体的效益。如果是课程是一把把大刀,那么知识点就是一把把小刀,残忍的把学习切成碎片。
第四是课时短。小学一年级一节课40分钟,高中三年级一节课还是40分钟,如此怪现象只有在教育中才能出现,它的不合理性不言而喻,但我们视而不见。为了应对课程增加的难题,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方式是压缩时长增加时数。原来是45分钟一节课,变成40分钟一节课,每节课挤出5分钟,八节课就挤出40分钟,正好是一节课的时间,于是每天八节课就变成了每天九节课,课时长缩短了,课时数增加了。对于高中生来说,四十分钟能做什么事情,能思考什么问题,何况是几十个孩子共享这40分钟。所以说,这样的办法是治标不治本,有利于教,但不利于学。
班额大、课程多、知识点杂、课时短,把时间切碎,把时间蚕食,让我们感觉时间紧迫,教师不能从容的教,学生不能从容的学,学校不能从容的办学。教育中人都一副时不我待、火急火燎的样子,像打仗一样,而且还是打乱仗,教育因此而变得失魂落魄。
因为没有大块和大把的时间,我们的学生就只能用碎片的时间学习碎片的知识,迷恋于小知识但无暇于大智慧,缺乏深刻而持久的思考,因而变得越来越肤浅而且越来越浮躁,自以为掌握了许多知识,其实都是些小聪明。
时间都去哪了?这个问题不解决,教育就会失魂落魄,学生就会沾沾自喜于小聪明。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